盼儿看着眼前的银票和地契铺契,心潮澎湃。
当初她跟相公不过拿出一些方子,再拿出身上的存银,再帮着制些药和美肤霜等等,如今不仅拥有了如此丰厚、且能持续生利的产业!还能拿回这么多银,这感觉,踏实又充满希望。
她将六千五百两的银票仔细收好,到了京城,各方面的开支大了许多,家里多备些银子没坏处。
然后她将其余的地契铺契轻轻推回到顾苏合面前。
“二叔,这六千五百两我收下,家里用度、小宝的花销,还有人情往来,确实需要些现钱。
至于这些田产铺面……还是劳烦二叔继续帮我们管着吧。
您眼光好,路子熟,管得比我强百倍。
每年的出息,您也一并帮我们打理着,或是再添置产业,或是存起来都好。
该支出的,您一定要从里面扣除。
明年宝宝也大了,让他祖母和叔祖母看着,我会带着半夏她们几个多制药,多制美颜霜,包括酒、香料等……
做事我不怕,就是打理产业这上面,还是得麻烦二叔了。”
她看看二叔,又看看陈知礼,陈知礼也微笑着点头,表示完全赞同妻子的决定。
他们夫妻一体,对二叔的信任是毫无保留的。
比起自己费心去管理这些产业,交给精明能干又真心为他们着想的二叔,无疑是最稳妥、最省心的选择。
顾苏合没有推辞,郑重地将那些地契铺契重新收好:“好!既然你们信得过二叔,二叔就继续替你们管着!放心,二叔定不让你们吃亏!这些产业,只会越来越值钱,出息也只会越来越多!
只是明年你得把文元交给我,知礼,还有你那个小护卫钱仲山也得给我,那孩子调教的好,日后会是个呱呱叫的大账房,文元则是胆大心细,能文能武,可以调教成一个大掌柜。
王齐山不错,光他一个人也不行,你们日后的产业只会越来越多,他可以跟文元相互配合,管理产业。
我自己的人也得多带几个,宇瀚之前对做生意很感兴趣,现在却心思扑在医毒上,将来我不一定能指上他。
宇清翻年十六,你爹说等他有个秀才身份,实在科举无望,就先跟他后面学医,以后再跟我跑跑。
剩下宇齐,他翻年才十二岁,读书不是很用功,倒是鬼精鬼精的,说不定…,不过现在他太小,有些事情不能说太早…”
他自己也快四十了,常年在外奔波,偶尔已经感觉吃力了,十年、二十年后呢?
顾家不论医堂还是生意,都得有人守着…
他又补充道:“江南那几处水田,位置极好,靠近运河,灌溉便利,是上等的良田。
苏杭那两间铺面,一间在闹市,一间临河,都是生金蛋的母鸡。
京城近郊那几十亩地,我打算看看行情,或许明年开春种些药材,或是转手也能赚一笔。
具体的账目,年后我让人抄一份明细给你们过目。”
大事落定,书房里的气氛更加轻松融洽。
三万两的分红,扣去旧账,实拿六千五,剩余两万化作江南良田与繁华铺面,由最信任的二叔掌管生息。
这份沉甸甸的年终“大礼”,不仅代表着过去一年的成功,更铺就了未来安稳富足的基石。
陈知礼看着妻子眼中闪烁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再看看二叔欣慰的笑容,只觉得心中无比踏实。
权势、财富、家人的安康与信任,这一世,他正一步步稳稳地握在手中。
这个年,注定是前所未有的富足与圆满。
大年初二,按习俗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但对于穆云一家而言,京城之中,能称得上“娘家”般温暖亲切的所在,唯有顾家和陈家。
而顾家几个主子都在陈府住,顾府住的都是护卫和管事这些人。
那么他们就只需要来陈府就行了。
穆云生母早逝,外祖家远在千里之外,多年疏于往来,情分早已淡薄。
穆娘子虽是江南闺秀,但娘家远隔千山万水,京城也只有盼儿他们是亲人了。
穆知府身为一州之府,年节期间迎来送往、官场应酬繁多,本就分身乏术。
他只在初一上午匆匆来顾家和陈府拜了个年,送上丰厚的年礼,略坐了坐,便又赶着去赴同僚的宴请了。
因此,初二这天一大早,穆云便携着妻子穆娘子,带着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子——七岁的之涵和之清,还有几个捧着礼物的随从,熟门熟路地来到了陈府。
府门大开,陈知礼和孟涛早已在门口笑呵呵地迎着。
院子里还残留着昨夜和今晨燃放爆竹的红纸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和食物的香气,处处透着年节的喜庆。
“穆大哥,嫂子,新年好!之清、之涵,这是给你们的红包。”陈知礼打了招呼,就跟孟涛一人牵一个孩子往院子里走。
“知礼,孟兄弟,新年好!叨扰了!” 穆云笑着拱手,他今日穿着簇新的宝蓝色锦袍,精神奕奕。
穆娘子则是一身喜庆的玫红袄裙,温婉含笑。
之涵、之涵喊了人后,迫不及待往里钻,恨不能一下子就看到白白胖胖的小弟弟。
暖阁里已是热闹非凡。
顾四彦坐在上首,红光满面,正逗弄着被盼儿抱在怀里、穿着大红袄像个福娃娃似的小宝陈昀。
陈富强夫妇、富才两口子、顾苏合、宇瀚宇辉都在,春燕因着身孕,被吴氏勒令在里间歇着。
众人见穆云一家进来,纷纷笑着起身相迎,拜年声、问好声、孩子们的欢笑声顿时充满了整个暖阁。
“太祖父、顾祖父!两位陈祖父!陈祖母!顾二叔!顾三叔!婶婶!新年好!恭喜发财!” 之清、之涵小大人似的,像模像样地给长辈们作揖拜年。
“好好好!之涵真乖!之情也乖!来,压岁钱拿着!” 顾四彦、顾苏合和吴氏、郝氏乐呵呵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封塞到两个孩子手里。
盼儿也笑着将小宝递给旁边的陈知礼,拿出两个精致的、绣着平安符的小荷包递给之涵和之清:“这是婶婶给你们的压岁钱,还有里面放了些安神的香药丸子,晚上放在枕边,睡得香。”
穆娘子感激地接过:“多谢盼儿妹妹,总这么费心。”
她看着盼儿气色红润,眉眼间尽是幸福安宁,心中也为她高兴。
她不由得抚上小腹,俩孩子今年都七岁了,肚子再也不曾有动静,如果可以,她自然还想有一两个孩子,孩子多了,家里才会热闹。
过了初七,要不过来让老太爷给诊诊,看看要不要吃些盼儿妹妹熬的药膳?
大人们寒暄落座,孩子们很快玩到了一起。之涵对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充满了兴趣,吴氏干脆把宝宝放在厚毯上,如此方便俩孩子带着他玩,又不必担心摔倒。
之清、之涵看着宝宝笑,宝宝不知道两个小哥哥笑什么,也笑的很大声。
宇瀚很快也加入了“带孩子”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