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3一炮而红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晚餐桌上。


    顾苏合笑道:“陈大哥,陈二哥,接下来我准备在宜元庄多做几个小院,你们几家也一家一个院子,如此,两边庄上和城里都有地方住。”


    陈富强跟陈富才抿嘴笑。


    这样的日子其实挺好的。


    白天他们兄弟俩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家庄上,盼儿请公公当大管事,二叔就是二管事,庄子大,虽然有庄头和王齐山,可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而吴氏和郝氏暂时只能在宜元庄帮忙,等以后人手充足了,才可以不去。


    文阳媳妇马氏和春燕则愿意在药膳坊帮忙,这样日子久了,也会学一手药膳功夫,还能另外多一些收入。


    更何况一个月只有半个月,另外半个月则可以留在城里的宅子。


    宇辉已经进了国子监,宇齐则进了一家名声很不错的书院。


    钟氏身体好了许多,跟顾苏沐住进了城里,能顾着两个儿子,顾苏沐还能照顾新开的宜元堂。


    虽然不能日日来庄上,可隔三差五就能去药膳坊看看,也能乘马车去庄上跟亲家母聚聚。


    心情好则身子恢复也快,如今已经快十月,今年他们是不打算回江南了。


    至于明年,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呗。


    顾氏药缮坊开张一月有余,名声却已传遍半个京城。


    这日,不过辰时初,药缮坊门前就已排起了长队。


    文阳两口子现在就住在后院,推开大门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队伍从门口一直延伸,少说也有三四十人。


    “各位,实在抱歉,今日还是只接诊二十位,而且还有十二人是昨日就排队登记的。”文阳拱手作揖,满脸歉意 。


    “顾老大夫年事已高,实在不能劳累过度。而且我们少夫人药膳也熬不过来。”


    队伍中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声。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说:“小哥,老身从通州赶来,已经在客栈住了两日,能否通融一下?”


    文阳面露难色,正不知如何回答。


    盼儿从里面走了出来。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青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显得干练而温和。


    “老人家,您先到里面坐。”盼儿上前扶住老妇人,又对队伍说道,“诸位,实在抱歉。


    从今日起,我们会登记排队者的姓名住处,按顺序安排就诊日期,如此就不必再连夜排队了。”


    人群中传来议论声,大多表示赞同。


    用药膳调理的本都是些慢性病,一时半会儿也不打紧。


    他们也都知道这是顾老神医的孙女,一手药膳手艺无与伦比,谁不想顾老神医的孙女亲手熬的?等几日又有何妨?


    文阳立刻拿来纸笔,开始逐一登记。


    盼儿则亲自将老妇人扶进诊室,安排她坐下歇息,又让半枝端来热茶。


    “顾小姐真是菩萨心肠。”老妇人捧着茶碗,感激地说,“我那老姐妹吃了您熬的药膳,多年的腿疼好了大半,说什么也要我来试试。”


    盼儿温和地笑笑:“您先歇会儿,祖父马上就来。”


    回到后堂,顾四彦正在检查今日要用的药材。


    见盼儿进来,他头也不抬地问:“外面又排长队了?”


    “嗯,至少五十人。”盼儿叹了口气,“祖父,我让文阳表哥一一按顺序登记,就诊的日期就按这个来。


    只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每日看二十人已经是极限,可需求远远不止这些。”


    顾四彦放下手中的药材,捋了捋胡须:“医者仁心,见病不救是为不仁。但若因救人而累垮自己,也是不智。”


    他沉思片刻,“这样吧,从明日开始,就诊人数增加到三十人 这样能多看些病人,也不至于太累。


    但逢单就诊的规矩不能变,我们需要休息,更需要有空制药,你制药材精华液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因为你娘的病,还有药膳坊开业,你跟知礼到现在都没有圆房,这个不能拖了,再拖那小子得生气了。”


    盼儿小脸一红:“这个有什么?我不过刚刚十七岁...”


    顾四彦轻笑:“你娘跟你婆婆还有二婶商量好了,就三日后,十月初六,两家人回城热热闹闹吃过饭。”


    盼儿点点头。


    这样也不是不行。


    正说着,前堂传来一阵骚动。


    顾四彦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衣着不错的中年管事正在与文阳争执。


    “我家老爷乃兵部侍郎,难道还要排队不成?”管家语气不怎么好。


    文阳不卑不亢:“抱歉,顾氏药缮坊规矩就是这样的,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我也可以替你问问老太爷。”


    那管家正要发作,顾四彦上前:“我就是顾四彦,这位管事,我每日确实只能看这么多病人。


    不过...”他话锋一转,“若是急症,我可先去看看,若是不急,登记后按顺序通知,绝不会耽误病情。”


    那管家见到来人就是老神医顾,语气立马缓和:“老神医,我家老太爷倒不是急症,只是近日食欲不振...”


    顾四彦微笑:“这样吧,我给你一个号牌,三日后带患者过来,必定安排妥当。你看如何?”


    管家连忙谢过,接过号牌走了。


    顾四彦这才对着排队登记的人道:“各位,考虑到求药膳的人实在太多,从今日起,我们每日看诊多预留三个号,给一些应急病人,这也是无奈之举。”


    药膳里面有普通药材,也有稀罕药,方子加熬药膳人的手艺,再加上药材,一罐药膳不可能便宜。


    来此求药膳的不能说一个穷人没有,但绝大部分都是非富即贵,起码是家中小有家产之人。


    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精?


    京城可以说是全大珩最尊贵的人都聚在这里,随时都会遇上一个五六品的官员,二三品的大官也不少,家里没什么硬靠山的想不受人欺负也难…


    顾老神医祖孙也实在不容易,那样麻烦的药膳,一日熬二十三份的确够呛,毕竟每个人的病都不同,药膳自然也不是相同。


    当天晚上,陈知礼得知三日后两人要圆房。


    “娘子,我这样的相公实在天下都没有,十五岁成亲,今年都十九岁了。


    本来回京后就圆房的,竟然拖至这么久,而且这阵子你还经常陪岳母一起住...”


    陈知礼说着委屈起来。


    “这不是我娘身子不好吗?我不得照顾?你又刚去大理寺上职,分心对你也不好。”


    陈知礼抱住她:“还不是我老实?你祖父说年纪小不能圆房,对你身子不好,我就等着。”


    盼儿红着脸不吱声。


    老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