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霆走后。
陈知礼心里还是有些酸溜溜的。
当初要不是自己要求爹娘给自己跟盼儿重新补办了婚礼,而是让顾祖父直接带了盼儿走。
说不定如今盼儿就是霍霆的娘子了。
一下午,盼儿忙着给二叔做过年的衣服,看相公就窝在房间里不走,也不说话,就拿着书看,还时不时的瞥她一眼。
也不知道他半下午到底有没有看进去书。
盼儿知道他的心思,不想惯着她,如今两人虽然没有圆房,哪天晚上不是抱着睡来着?还时不时的提一下王齐山,吃他的醋有意思吗?害得王齐山到现在都在江南帮她打理生意。
如今又喝起霍霆的醋来着。
王齐山这个人,她当初不止一次动过想嫁他的心思,甚至想过日后如何过日子,无关于情爱,只是觉得这人稳妥,跟自己一样孤苦无依,适合自己罢了。
对霍霆,她一个有夫之妇动什么歪心思?不要脸吗?再说跟着相公不好吗?家境普通,不会有大宅门的复杂和无奈。
她只是应祖父的要求,帮着他熬药膳而已,是一个医者跟大夫的关系。
“娘子。”
“嗯。”盼儿没抬头,缝衣针飞快的动着。
祖父、二叔、相公、之清、之涵,还有自己的衣服,都是她亲自做。
鞋子袜子则要半夏她们帮忙。
孟涛、许巍都有,但他们跟护卫们一样,过年的衣服从外面成衣铺采购,这些二叔派人去做,明年府上就自己养绣娘了。
“娘子,为什么不理我?”陈知礼突然就有些委屈。
盼儿放下手中的活,突然凑近他,亲了他一口,而且这次不是面颊,而是他的嘴。
陈知礼一下子就搂住了她,这亲一下下根本就是火上浇油。
盼儿让他得逞一次,就狠心推开了他:“相公,还有一旬就过年了,年后很快就到了会试日,你不去书房老是在我这里,要不要晚餐时我跟祖父提一下?”
陈知礼再次亲了一下她的小嘴,站起身来:“你是最最心狠的人,我在这里为何事你不知道吗?我跟你说,他送的笔墨不准你用,我不会给你买?
霍家人也是,二十岁的男人了,还不给他定亲,专门让他打别人家娘子的主意吗?”
盼儿无奈了:“你够了,明明没有的事,你非吃干醋,我都成亲的妇人了,祖父说等明年六月份之后,就让人叫我少奶奶了,不能再小姐、姑爷的喊。”
陈知礼这才乐了:“的确如此,我看开春你就换了发式,小姑娘的发式根本不合适你了。”
说完就笑眯眯地出了房门。
再有一会该吃晚餐了。
来京城的这些日子,他抽空都在想上一世的这个时候,京城都有哪些事,又有哪些生意可做。
如今他脑子里已经有了想法,今晚就找二叔好好谈谈。
他现在只是一个即将考试的学子,几个月后也是一个走马上任的小官,不论何时,他都不能正儿八经的做生意。
没有人比顾二叔更合适当合作伙伴。
晚餐过后,陈知礼特意等到顾祖父回房休息,才拦住准备去账房的顾二叔。
"二叔,可有空闲?侄婿有些想法想与您商讨。"陈知礼恭敬地拱手。
顾二叔挑了挑浓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个向来专注于读书的侄女婿,今日竟主动寻他谈事?两年前给他一些方子后,就再也没有掺和过他生意上的事。
得亏这个侄女婿心性是好的,不然一百个盼儿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拍了拍陈知礼的肩膀:"正好,我也有些账目要理,不如去我书房详谈?"
"求之不得。"陈知礼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两人穿过回廊,来到顾二叔位于东厢的书房。
这书房比陈知礼想象中要简朴许多,根本不像是江南顾家二爷用来处理事情的地方。
房间不算小,能同时容纳十几个人,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再就是同色配套的几把椅子,靠墙而立的两排书架,上面整齐码放着各地生意的账簿和还有一些商路图志。
顾二叔示意陈知礼坐下,自己则从柜中取出一套青瓷茶具,熟练地沏起茶来。"说吧,什么事让你这个读书人放下圣贤书来找我这个商人?"
茶香在室内氤氲开来,陈知礼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倒出几页写满蝇头小楷的纸张。
"二叔,这些日子我在读书之余,也常思索一些生意上的事。
顾家虽在江南根基深厚,但京城才是真正的富贵之地。"
陈知礼将纸张在桌上摊开,"我整理了一些想法,想请您过目。"
顾二叔接过纸张,初时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他的目光变得专注起来,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陈知礼安静地品着茶,不急不躁,给他足够的时间消化内容。
这些纸上详细列出了未来五年京城最有前景的几项生意:药材、香料、茶叶、酒楼和海运。
每一项后面都附有市场分析、经营策略和预期收益,甚至备注了一些方子,甚至精确到某个街区最适合开什么样的铺子。
"这..."顾二叔抬头,眼中满是震惊,"知礼,你从何处得来这些见解?特别是这海运一项,朝廷刚刚解除海禁不久,你怎么就断定两年后会有大发展?"
陈知礼早已准备好说辞:"二叔有所不知,我在江南书院读书时,曾经游学一段时间,游学期间曾结识过几位海商,听他们说起海外物产之丰饶,利润之丰厚。
如今朝廷开海,正是抢占先机之时。至于其他,不过是从古籍和平时观察中总结而来。"
顾二叔将信将疑,但纸上所列确实与他私下收集的商业情报不谋而合,甚至更加详尽准确。
"药材一项,你为何特别指出要在西城开铺?那里并非繁华之地。"顾二叔继续追问。
陈知礼微微一笑:"二叔可曾注意到,太医院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医都住在西城?他们的弟子、求医的达官显贵也多聚于此处。若能在那里开一家品质上乘的药铺,..."
顾二叔眼睛一亮:"妙啊!如此一来,不仅能卖药,还能借机结交权贵!"
"正是此意。"陈知礼点头,"京城有回春堂和百草堂,尽管祖父的医术很厉害,但也不需要吃这份苦,顾家的成药质量上乘,名声早已经在外。
顾家不抢其他医堂的生意,只是卖药,如此不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再有,物以稀为贵,好药往往一药难求,这些也正是顾家赚钱的同时,结交一些权贵的好时机,在京城,光有钱也是不行的。"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天南聊到海北,又从药材谈到聊到海运贸易。
陈知礼的生意头脑,以及对京城未来商业走势的判断令顾二叔惊叹不已。
有些见解甚至超越了他这个在商场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