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4章 采访大棚

作者:辣条九重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位请跟我来。”


    王天带着张主任和林苗苗一起去了大棚,村里人好奇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


    王二狗却连忙招呼起来,“大家伙先别看热闹了,咱们赶紧干活。”


    “一会儿记者同志,肯定会回来的,没准还要给大家伙拍照呢。”


    此话一出,有些疲惫的乡亲们,纷纷有了干劲。


    “二狗说的对,咱们加把劲,赶紧把这个坑挖出来,一会儿也好让城里来的记者好好看看。”


    “咱们这次是不是能登上报纸了,俺的娘嘞,那可太好了!”


    “别说登报纸了,我都没拍过照片!这次咱们村,可要在易江县出名了。”


    众人说说笑笑,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希望能给城里来的记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享受享受,登上报纸的感觉。


    另一边,王天掀开大棚门口的简易门,里面涌出一股热浪。


    张主任顿时有些惊讶的探了探头,这大棚内外,简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王天同志,这还真是给土地搭了个房子啊!你这主意,想的也太好了。”


    林苗苗摸了下塑料布,也开口感叹。


    “天哥,这塑料布,以前都是用来糊窗户的,没想到的是,竟然让你用来搭建大棚了,真是好想法啊。”


    张琼笑笑,忍不住开口插话,一脸的得意。


    “苗苗姐,张主任,你们可别小看了我姐夫,他什么都懂,而且什么都会。”


    “这冬天不可能种出东西的想法,没准,还真能让他给改变了呢。”


    王天看了张琼一眼,“小丫头,别夸大其谈,能不能,还不一定呢。”


    张琼吐了下舌头,乖乖闭嘴了。


    张主任却笑了,“这丫头说的也没什么错,王天同志,你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你的想法,是很多人都琢磨不出来的,就比如这塑料布扣大棚的事情。”


    “很多农民种了一辈子地,也从来没人想出这个法子。”


    王天摆摆手,“张主任,这么高的评价,我可不敢当。”


    “我只是利用了前人的智慧罢了,要是这塑料布没有生产出来,我拿什么盖大棚?”


    “所以说,还是前人成就了后人。”


    张主任点点头,弯腰走了进去,感受着大棚中的温暖。


    林苗苗也趁机拍了张照片,将大棚的全貌拍了进去。


    她可要好好记录,这些都是宝贵的知识。


    “王天同志,你为什么要将试验田,选在这块坡地呢?”


    “这里的土质,应该不是村里最好的吧?”


    张主任果然是老记者了,看问题的眼光简直一针见血。


    王天笑笑,“张主任,理由很简单,如果这块算不上最好的土地,都能种出粮食,那不就意味着,咱们易江县的饥荒年代,可以过去了吗?”


    听到这个回答,张主任和林苗苗都愣了愣。


    两人怎么也想不到,王天的格局竟然这么大。


    他想的并不是自己的小家,或是王家屯这个村落,而是整个闹饥荒的易江县。


    张主任心中忽然有些感动,忍不住抬手拍了拍王天的肩膀。


    “王天同志,我相信,你的愿望和理想,一定会实现。”


    “到时候,你就是咱们易江县数万老百姓的大恩人。”


    王天摇摇头,“张主任,没那么严重,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该做的事情。”


    “好啊,真好。”


    逛完了大棚,王天便带着两人回到了化粪池附近,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牲口的粪便,放在这个深坑中,混着秸秆和草木灰之类的发酵物,发酵上十天半个月左右,就能转化成有用的肥料。”


    “种子用上这种肥料,也就有劲生长了。”


    张主任赞同的点头,“王天同志,这些知识,你都是从哪学来的?”


    “难不成,你还是大学生?”


    王天嘿嘿一笑,一时倒不知道要如何解释了。


    原主从前,可是个不学无术的街溜子。


    “张主任,我比较喜欢看书,很多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而且,我们家,的确将要出一位大学生呢,就是站在您身后的这位。”


    张主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张琼顿时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姐夫,我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呢。”


    不等王天反驳,林苗苗立马开了口。


    “张主任,这事儿我可以作证,小琼的成绩特别好。”


    “我能保证,她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


    张主任认真的看了眼张琼,赞赏的点头。


    “林记者可是很严谨的,她说你可以,你就一定可以。”


    “小姑娘,好好努力吧,将来考上大学,可以报效祖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张琼认真的点点头,“张主任,我一定会的。”


    “不过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比姐夫厉害就行了。”


    几人顿时被逗笑了,“你这小丫头,这要求也不低了。”


    聊的差不多了,王天看了眼干活的众人,提出了一个要求。


    “张主任,林记者,这件事,应该要登报纸吧?”


    “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伙一起拍个照片,让易江县的百姓都知道,这试验田的事情,是我们全村都在努力呢,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张主任点点头,“好,林记者,你来给大家拍一张吧。”


    有耳朵尖的,已经听到了,立马欢呼一声。


    王天朝远处闷头干活的人喊了一声。


    “行了,都先别干了,都过来拍照了。”


    “咱们这照片,可能要登报纸呢,都拍拍身上的灰,把扣子系好。”


    林苗苗趁大家准备的时间,调试着手中的相机。


    直到她看到镜头前一张张憨厚的脸,心中有些感动。


    王天被众人推搡着,站在最中间的位置。


    “好了,大家看着镜头笑一笑。”


    林苗苗话音刚落,众人便默契的喊起了一二三——


    “茄子!”


    “咔嚓”一声,一张照片,留住了试验田项目最初参与的人民面孔。


    大多人都是一脸兴奋的模样,只有正中间的王天,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眼中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