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旅团指挥部。
旅团长坐在座位上,而他前面站着两位鬼子大佐,旁边的鬼子少尉拿着一个文案夹子念道:
“就我们的情报人员汇报,对岸的守军不是韩部的22师,是一支叫血狼军的队伍,大概是一万人左右,他们已余三天前开始在对岸构建工事,战斗力不详,指挥官不详细”
“纳尼?不详”
高田仁疑问道,一支一万人的队伍,对他们的情况知之又少,实在是不应该,这帝国情报是如何做的。
“是的,这支血狼军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其他扬合,甚至他们在他们军队序列中也没多少个人知道,所以战斗力无法判别,但......”
见鬼子少尉停顿下来,高田仁催促道,“快说,你们调查出什么?”
“据调查,前段时间我们的舰队被一支不明舰队打击下,损失惨重,情报人员推测,那支舰队很有可能出自血狼军”
“纳尼?”
听到这个消息,高田仁实在是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推测是真的,那么血狼军的实力就应该很强。
不,或许他们只比海军强,但陆军就不一定了。
而且陆军不是是要刷经验的,自己的部队一路打下来,怎么也能把对面那支毫无战斗经验的军队打下去。
想到师团长矶谷廉介的命令与对他的期许,高天仁立即抛开这些不安的因素,因为他对自己的部队很有信心。
“高田少将,我部帝国勇士愿意渡河,一举拿下对面”
见高田仁不说话,他的下属,即高田旅团第一联队队长木村盛却自主请战。
“呦西,好,命令你部明日一早发起第一波渡河冲锋”
“嘿”
鬼子的这个进攻时间,济阳段黄河东岸血狼军这边自然是不知道。
此时李安国和罗四海坐在一处山上,远眺着500外的黄河和血狼军的防守阵地上。
这三天以来,黄河延安都被血狼军架构了许多尖尖的拒马和木桩,还有几公里的铁丝,同时沿岸构建了三道防守战壕以及新罗密布的暗堡。
在隐蔽的地方还有炮团阵地,拆分成三个部分,就是为了防止鬼子飞机轰炸。
另外李安国还从空间调出了获得维克斯M1936坦克?5辆,日本97式中型坦克5辆,T34坦克5辆。
不过目前都在秘密的地方训练,除了罗四海和廖大海和挑选的坦克兵知道,血狼军目前是不知道的。
因为这是最后的大杀器,一旦顶不住登陆,就只能派遣坦克参战。
“安国 ,鬼子还真是聪明,这片河道连大型的船只都无法通航,要不然我们的军舰往这一摆,那不就是省事了”
说到这里,罗四海都摇摇头,感觉很无奈,但是李安国却听进去了,他这个时候才感觉遗忘了一件事情。
就是与其被动的防守,还真不如进攻,老李不是有句名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至于不能放军舰这个问题,在李安国眼里好像不是事,他可以兑换冲锋舟之类的小艇,让放上一把重机枪,利用高速移动的速度,鬼子只要渡河,他们的木船还能有冲锋舟机动性强?
“我去解个手”
来到偏僻的地方,李安国调出系统面板,然后参看小型登陆舰。
五分钟后,李安国无奈关闭了系统面板,最终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是里面没有,而是带动力的登陆艇都在这里都不合适,倒是网上翻,很多木船舢板船合适,但都是靠人力的。
但如果要依靠人力,那肯定是无法与鬼子单挑,毕竟自己这一方的战士没有打仗经验,让他们去拼命,相较于在防守阵地上,是非常不划算的。
所以思考一下,还是按之前的方法来,只要自子这边武器够厉害,阵地做的够好,以逸待劳,配合多种武器,挡住鬼子应该不难的。
“安国,你看鬼子那边”
拿出望远镜,李安国看了过去。
只见望远镜里,鬼子已经准备好了许多船只,还有一些登入的设施,并且有大批量调动人马的迹象。
“看来,鬼子是要准备渡河了”
“是呀,要不要现在开炮干他们”罗四海提议道。
现在黄河的宽度大概在400到500米左右,血狼军距离黄河边最近在300米,而鬼子估计也差不多,也就是说现在两方的前沿阵地也就是1000米左右。
这个距离,虽然枪打不到,但是大炮的射程是够的,比如鬼子那边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就是60以上的迫击炮也是够的。
而血狼军这边可是布置了50门九二式步兵炮、10门ZIS-3型76毫米加农炮、81毫米迫击炮30门、60毫米迫击炮40门、掷弹筒200支。
除了掷弹筒不够精准,其它打到对面,都是轻而易举。
但对于罗四海的建议,李安国摇头道,“不行,现在鬼子只是在准备,虽然我们够距离,但是打一波过去,伤害很有限,如果等鬼子在渡河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开炮,这样会给鬼子一个出其不意”
“是我考虑不周了,我想鬼子现在没对我们开炮,也有这个考虑,现在他们九二式步兵炮肯定没我们多,炮弹供应有限,估计是想留着渡河时压制我们火了再用吧”
“我同意你的分析”
对于罗四海的分析,李安国认为是正确的,现在鬼子拿的出手的无非就是九二式步兵炮和少量迫击炮,最多的就是掷弹筒了。
他们一路打下来,后勤压力也很大,如今第二舰队占领了大连港,封锁了渤海口,也许这才是鬼子要提前东渡济城的原因,就是要打通京浦线,占领多个港口,通过华中供应后勤。
山城。
黄山官邸?。
这里位于山城南山深处,占地280亩,建筑群掩映在茂密树林中,具有隐蔽性以躲避日军空袭?的防空洞。
国府元首从淞沪撤出后,带着随行人员就来到了这里,而在金陵的重要政府部门目前有的还在武城,也有的一部分也来到了山城。
“娘西皮的,韩渠那个东西敢放弃济南和泰安防线逃跑,现在国人都在嘲笑于我,奇耻大辱,国府有这样的将军,真是丢脸”
“元首,韩渠来电说,日军攻势太强,他要为抗战留下战力,所以才主动撤出来”一旁的中年人说道。
元首看了看中年人,冷哼一声道,“雨农,你不要帮他讲话,说到底他就是要保存实力,但是他这一退,让我们从金陵撤出的部队就有两线夹击的危险”
戴雨浓戴先生,是元首身边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方天翼在复兴社的总领导人。
这个道理其实戴先生也懂,点点头说道,“元首说得对,不过他留下了一个师还在防守,另外据情报得知,那个李安国也调遣了一万多人前去黄河驻守,另外还有八路军的一个旅,那个旅长,元首也熟悉”
听戴先生这么说,元首也是有了兴趣问道,“是谁呀?”
“陈康”
“哦,是他呀,想当年他在东征时还......”
说到这里,元首喜悦的笑容又顿住了,可能不想再提起那段不好的旧事,于是就没再说下去。
但是旁边的戴先生自然是知道为什么的。
元首此时却更加生气道,“哼~就连八路军和那个赵若安都知道黄河防线的重要性,他韩渠怎么就敢弃之不顾,娘西撇的”
“元首息怒”
“电令,通知华北各地将领,我要在开封城举行会议,所有人都要到期,特别是韩渠”
“是,我这就去安排”
此时戴先生已是额头冒汗,他知道这一次所谓的会议,其实就是鸿门宴。
而目标就是韩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