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听得很认真,手指不断摩挲着茶盏,内心不断推演,盘算着现在太平道拥有的一切资源,随后问道:“如今囤粮几何?”
张天道:“足够十万大军饱食三年之粮!”
贾诩摇头道:“不够!如今北方缺粮,可去南方购买,若钱财足够,至少要囤积三十万大军三年粮草。”
张天无语,你这是不是太谨慎了些?
但随后一想,上一世太平道起义,裹挟百姓数百万之众,这点粮食的确远远不够。
虽然他这次没打算裹挟百姓,但到时候扩军是必然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粮食才是他未来能大量招募士卒,让那些百姓愿意跟着他拼命的根本!
可算了算,一石粮食约一百二十斤,相当于后世六十二斤左右。
就按每人每月一石粮食计算,三十万大军三年粮草,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自己如今还要打造兵器,支持各方训练士卒,只靠一个东莱盐场造血,根本不够。
就算加上之前从中陵城运走的那批鲜卑人劫掠的钱财也是远远不够的。
可其他的,他也不会呀!
造纸术他虽然想搞,可没什么头绪,需要有会造纸之人,他在一旁观看,看看能不能提出改进。
至于酿酒他倒是会,可如今粮食精贵,他还要留着发展军队,要是用来酿酒,未免有些可惜。
但这可以作为一个家族的发家之路,却没办法成为一方大势力的财政支撑。
如今百姓生活艰难,哪有余财买酒?
咦?不对!
百姓虽穷,但大汉缺有钱人吗?
不缺!而且那些世家、豪强、朝廷官员基本上个个都富得流油!
他还可以提供酿造方法,找甄家这种大商贾合作,自己负责酿造,甄家负责提供酿酒的粮食和销售。
有搞头!
张天点头道:“当前钱财不足以购买如此多的粮食,但此次回去之后,我便命人南下购粮,尽全力购买尽量多的粮食。”
贾诩思索片刻道:“未谋胜,先谋败,如今大汉仍旧有余力,一旦朝廷下令全民皆兵,仍旧有雷霆之势。
太平道骤而起事,前期虽可形成横扫之势,可一旦朝廷反应过来,大势受阻,主公可有想过退路?”
张天指向并州方向道:“如今并州、幽州两地已有布局,可作为退路。”
贾诩微微点头道:“难怪主公要以十五义骑之名,抵御北地鲜卑,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收复北地百姓民心,以谋退路。
高瞻远瞩,主公英明!
一旦起义失败,占据并州,进而兼并幽州,虎视冀、兖、青三州之地,称霸北方,如此,大业可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能阻挡住来自大汉官兵的进攻,守住并州。
而并州东侧太行山脉将幽、冀、兖三州阻挡在外,又有数座雄关可守,可谓易守难攻。
只需要把守住司隶方向,便能安枕无忧。
至于西侧,上郡至北地郡一带有荒漠阻隔,又是羌人领地,汉军基本上不会选择从这边进攻。
可以说,从地形上看,并州的确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又有发展潜力的好地方。
说到这里,贾诩又道:“主公可有想过借助鲜卑、羌渠、匈奴、乌桓等外族之力,以抗朝廷?”
张天闻言皱眉摇头道:“文和莫要试探于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虎谋皮之事,张天绝对不做。”
要是邀请这些外族进入大汉,恐怕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五胡乱华的惨剧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对待这些外族,只能征服、教化、汉化,但绝对不能当成盟友。
贾诩嘿嘿一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约束,也未尝不可一试。
若无法对抗朝廷军队,能借助外族保存实力,以图后事,又有何不可?”
张天一愣,第一次被贾诩的狠辣震惊到。
引外族入中原,不惜一切为自己谋求出路,够狠!
但是,我不需要!
张天霸气摆手道:“我等与大汉朝廷对抗,是为了推翻腐朽朝廷,为天下百姓谋求一条活路,再怎么打,那都是大汉内部之事。
羌人也好,胡人也罢,都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伤人伤己,会将大汉百姓推入万丈深渊!
若凭借太平道之力无法成事,只能怪我等能力不足,唯死而已!”
见张天态度认真,贾诩收敛笑容,暗自点头。
引外族入境虽然是他想的绝境之下的一个计策,但内心并不认为是一个好的计策。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试探张天底线的意思。
贾诩继续道:“好!退路已定,再谈进取之策。不知那三十六方都分部在何处?实力如何?”
他只知道太平道有三十六方,麾下信徒众多,却不清楚这三十六方的具体兵力。
张天道:“三十六方遍布幽、冀、青、并、豫、兖、徐、扬、荆、司隶十州之地。
大部分都是马匪山贼收编组建,当下兵力多则数万,少则八千,当前以收编周边山匪扩充队伍,训练士卒为主。”
太平道组建的这三十六方,除了益州、交州、凉州没有势力,大汉十三州,就已经布局了十州之地。
想了想,张天继续道:“如今各方都在囤积粮草,一旦起事,在粮食方面,短期之内不需要担心。”
接下来,两人一问一答,在张天的知无不言之下,贾诩将太平道了解了个透彻。
不知不觉,天色已然暗了下来。
吃过晚饭,两人又继续聊了起来。
贾诩在得知太平道在洛阳的谋划之后,果断提出,让封谞、徐奉二人给刘宏下药,毒杀皇帝。
但这件事被张天拒绝,这样的手段并不光彩。
贾诩退而求其次,再次提出,上马元义到时在洛阳提前一天当先发难,杀入皇宫,控制皇帝。
第二天太平道同时在各地举事响应,让这场起义更加汹涌!
张天笑着点头认同。
一旦刘宏被控制,大汉群龙无首,肯定不能像上一世那样,及时发出让各地全民皆兵,共抗黄巾的旨意。
到时候只要能坚持三个月,则大势已定!
三个月,足以让黄巾军占领大部分地盘,对各地官兵形成碾压之势!
如今,太平道起义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两人谈至深夜,包括准备何时起义,未来如何治理地方,如何选拔官吏等等都涉及到了。
最后,张天更是提出让张四、张五在贾诩身旁做护卫,以保证贾诩的安全。
而且是贴身护卫那种。
贾诩欣然答应,他也能理解,毕竟如今张天将所有计划给自己透了个彻底,派人盯着自己也是有必要的。
这无关信任与否,成大事者,谋事不秘,何以成事?
反而,这越发体现出张天对自己的看重!
毕竟,这二人可是十五义骑之二,张天的绝对心腹,如今也算响当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