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3章 这可是真的

作者:一星二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齐教授戴上手套,接过韩云逸递来的画卷,在工作台上小心展开。


    画纸泛黄,边角处有些破损,但主体部分保存尚可。齐教授先是看了看整体构图,又凑近观察笔触,最后拿出紫外线灯和放大镜,对印章、题跋进行细致检查。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韩云逸站在一旁,心跳得厉害。这幅画关系着他能不能还清债务,开启新生活。


    “云逸。”齐教授终于抬起头,摘下眼镜,“这幅画是真的。”


    韩云逸握紧的拳头松开了。


    “从纸张、印泥、笔法来看,确实是石涛真迹。”齐教授继续说,“不过品相有些问题,右下角有霉斑,装裱也需要重新处理。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应该在400万到500万之间。”


    400万!


    韩云逸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齐教授,您能帮我联系买家吗?”


    “这个不难。”齐教授想了想,“下周有个私人藏家聚会,我带你去认识几个人。不过云逸,你真的要卖掉它?石涛的画可遇不可求。”


    “必须卖。”韩云逸苦笑,“我现在急需用钱。”


    齐教授点点头,没再多问:“那行,你先把画留在我这儿,我帮你做个初步修复和装裱,能提升不少价值。”


    “谢谢齐教授。”


    “客气什么,你父亲当年帮过我不少忙。”齐教授拍拍韩云逸的肩膀,“对了,最近还有收到什么好东西吗?”


    韩云逸想了想,决定先不透露自己能穿越的秘密:“暂时没有,不过我会留意的。”


    离开博物馆,韩云逸长出一口气。有了齐教授的鉴定,这幅画就等于有了保障。接下来只要等买家,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不过光靠卖古董不是长久之计。穿越回去收东西,还得时刻担心被人盯上。得想个稳定的生意门路。


    韩云逸回到流云斋,拿出本子,开始盘点手里的资源。


    90年代初期,正是下海经商的黄金时代。很多后来的大企业都是那个时候起步的。自己有穿越的优势,又在木器厂工作,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台球!


    韩云逸眼前一亮。90年代初,台球在国内刚刚兴起,很多城市都还没有像样的台球厅。而且台球桌的制作技术并不复杂,自己在木器厂工作,完全可以自己做。


    唯一的问题是缺少大理石台面和一些金属配件。但这些东西可以从外面采购,成本不算太高。


    想到就做。韩云逸拿起电话,打给木器厂的老搭档李师傅。


    “李师傅,在忙吗?”


    “不忙不忙,正准备下班呢。云逸,找我有事?”


    “想跟您商量个事。90年代娱乐业刚起来,我想做台球生意,设备我来投资,您负责经营管理,咱们五五分账,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台球?这玩意儿能赚钱?”李师傅的语气有些犹豫。


    “能!”韩云逸很肯定,“现在城里年轻人越来越多,都想找地方消遣。台球厅干净又体面,肯定受欢迎。而且咱们有技术优势,台球桌可以自己做,成本比买现成的低一半。”


    “这倒是。”李师傅动心了,“可是启动资金得多少?”


    “我算过了,五张台球桌,加上场地装修、配套设施,大概需要两万块。我出设备钱,场地租金咱们一起分担。”


    “两万……”李师傅咂咂嘴,“云逸,不是我不信你,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李师傅放心,钱的事我来解决。您只要把场地选好,把经营管理做好就行。”


    李师傅那边又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行!我信你一回。明天我就去看场地。”


    挂了电话,韩云逸开始盘算资金。


    手里收的那些古董,暂时不想动。石涛的画要等齐教授联系买家,也来不及。眼下最快的办法,就是去典当行抵押点东西换现钱。


    那枚翡翠戒指,成色不错,应该能借到一笔钱。


    第二天上午,韩云逸找到城西一家老字号典当行——恒昌当铺。


    这家当铺开了几十年,在本地小有名气。韩云逸推门进去,里面陈设简单,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坐在柜台后面,正拿着放大镜看一件东西。


    “老板,想当点东西。”


    那人抬起头,打量了韩云逸一眼:“当什么?”


    韩云逸掏出那枚翡翠戒指,放在柜台上:“这个。”


    男人拿起戒指,仔细观察。翡翠质地温润,颜色翠绿,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拿出放大镜看了看内部结构,又用手电筒照了照。


    “东西不错。”男人放下戒指,“能当五千。”


    “五千?”韩云逸皱眉,“老板,这可是冰种翡翠,成色上佳,起码值两万。”


    “值归值,可我做的是典当生意,不是收购。”男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市场行情不好,翡翠不好出手。五千已经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


    韩云逸正要讨价还价,当铺门被推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


    “老板,收表吗?”


    男人从包里掏出一块手表,放在柜台上:“劳力士,正品,我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


    柜台后的老板接过手表,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表盘和表带。


    韩云逸瞥了一眼,心里顿时明白了。


    这表是仿的。


    90年代初,南方沿海地区已经有人开始仿造名表,技术越来越高明。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但韩云逸在现代见过太多真品,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表盘上的LOGO印刷略显粗糙,表带的做工也不够精细,最关键的是,这款劳力士在90年代初根本还没上市。


    韩云逸轻咳一声,凑到老板耳边低声说:“这表有问题。”


    老板一愣,看向韩云逸。


    韩云逸继续压低声音:“表盘印刷不对,表带材质也不对。而且这款式是后来才出的,现在市面上不可能有。”


    老板脸色一变,重新拿起手表仔细端详。果然,经韩云逸这么一提醒,他也看出了端倪。


    “不好意思。”老板把表推回去,“这表我不收。”


    “怎么不收?”那人急了,“这可是真的劳力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