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他们不可能做到

作者:三页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策划书真是高燃做的?”台长忍不住问。


    “台长,我想应该没人能造假。”陈舒婷说。


    “策划确实非常不错,但就像是维特斯说的那样,技术层面,我们很难完成。”


    台长蹙眉:“最关键,我们还没这方面的经验,高燃这份策划如果是在七八年之后,说不定还真能落地,但现在肯定不行。”


    他抬头看着陈舒婷:“舒婷同志,你怎么能让他夸下海口说20天之内就能拿出第一集的成片?”


    到时候拿不出来,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陈舒婷说:“高燃说技术层面不是大问题,他会亲自参与拍摄,确保按时拿出成片。”


    台长微微一怔:“他想怎么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


    陈舒婷说:“台长,他是总局的人,参与过院线改革。”


    台长瞬间反应过来:“他想找影视企业帮忙?”


    陈舒婷说:“台长,你最近看电影了吗?”


    台长微微一怔:“我哪有时间去看电影?”


    陈舒婷说:“那你去看看《英雄》吧,我相信你看过之后,肯定会选择相信高燃。”


    台长更加意外:“他想找张艺牟来拍纪录片?”


    陈舒婷点头:“不只是张导,新世纪环球院线所有人都会配合,所有设备都会支持。我们这边,我们也会全力以赴支持。维特斯说我们做不到,那我们就做给他瞧瞧。”


    台长终于有些放心,他琢磨着是不是抽空去看看《英雄》,看看国产电影到底到什么水平了。


    当天晚上,他还真就去看了电影。


    看完之后,他对技术层面的顾虑已经没了,唯一担心的就是时间上的问题,20天还是太过仓促了。


    其实,有顾虑的绝不止是台长。


    座谈会结束之后,维特斯故意把消息放出去,导致很多人都得知秧视正在拍摄一部美食纪录片,而且最迟20天之后即将问世,给国外文化交流团观看。


    消息传出,很多人都在关注这部美食纪录片。


    “就应该让老外们好好看看我们华夏的美食文化。”


    “没想到秧视居然真在拍纪录片,不知道能拍成什么样。不过既然秧视敢拿出去放给考察团的人看,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国家队出手,那肯定不同凡响。”


    “让BBC的人好好看看,我们也是能拍纪录片的。”


    “就是,而且我们一出手就是王炸——华夏美食纪录片!”


    “既然是文化交流,那当然得从美食文化开始,这没毛病。”


    国人们非常期待这部纪录片。


    大家却不知道,他们越是期待,秧视的台长压力越大。


    这牛越吹越大,到时候搞砸了,那可就麻烦了。


    不过就连中枢的领导都在关注这件事了,现在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高燃这次要怎么收扬?”


    颜经天却等着看高燃的笑话。


    他已经打听清楚,秧视内部根本就没拍摄什么纪录片。


    一切都是陈舒婷和高燃搞出来的“谎言”。


    要把这个谎言圆回来,难如登天。


    到时候谎言如果被戳破,背锅的人肯定是高燃,总不能让陈舒婷去背锅吧?谁敢让陈舒婷背锅?


    “哗众取宠,自己玩死自己。”


    颜经天冷笑。


    进了八人名单又怎么样了?


    这可不是免死金牌。


    高燃如果犯了错,该处分还是得处分。


    “还想随队出国,参加世贸协定的签订,简直是白日做梦。”颜经天冷笑。


    高燃把颜家的人送进了监狱,这个仇,颜家可不会忘记。


    ……


    此时。


    高燃正在新世纪环球。


    张艺牟等人全部到齐。


    高燃已经跟他们讲了纪录片拍摄的事,而且高燃只给了他们十五天时间。


    张艺牟看着策划书,若有所思,他没拍过纪录片,但这可比电影好拍多了。


    毕竟高燃不止给了策划书,就连分镜头脚本都拿出来给他了。


    “这个纪录片的必须以人物故事来驱动,通过镜头语言来控制节奏和悬念,这点我想张导你是最擅长的。”


    高燃说:“让你来拍纪录片,还真不是大材小用。这部纪录片如果完整的按照我的摄像拍摄出来,我觉得一定不会比国外的任何一部纪录片差。”


    张艺牟深以为然:“高处长说的没错,我也看过不少纪录片,从构思到技术层面的,这部纪录片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相信未来十年之内,这部纪录片将会是华夏纪录片的标杆。”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能参与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制作,也是我的荣幸。我一定会带领我的团队,全力以赴完成。”


    他看着众人:“高处长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了,如果我们还没办法完整的把纪录片呈现出来,那我们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众人正色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高燃说:“所有需要取景的地方,当地政府全力以赴配合。秧视、各地方省台也会全力以赴配合。此外,为了缩减时间,新世纪环球和航空等相关部门也会全力支持你们,确保里面在最短的时间能抵达拍摄地点。”


    张艺牟等人相视一眼。


    他们可从来没这种待遇。


    “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大家马上出发。”


    高燃说道:“时间不等人。”


    张艺牟说:“如果能多找几个有能力的副导,我觉得可以更快。”


    高燃说:“没问题,你写个清单,哪怕是冯小钢,我也能给你叫过来。”


    张艺牟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好的。”


    同行是冤家。


    他们尽管不是冤家,但也算不上朋友。


    他就算找副手,也肯定不可能找冯小钢。


    那不是趁机欺负人吗?


    他把名单写好,交给了高燃。


    高燃当即让总局的人打电话通知这些人马上到位。


    一个小时后,他们便出发了。


    安排好一切后,高燃回到了接访团。


    陈舒婷见高燃回来了,微微一怔:“你怎么回来了?”


    高燃看着她:“安排好了。”


    陈舒婷相信高燃的统筹能力:“不知道是谁造谣,说我们是虚张声势,根本没那个能力拍摄出一部像样的纪录片。希望到时候,张导他们拿出的成片,能让这些人闭嘴。”


    高燃一笑:“一定会的。”


    两人上车。


    今天考察团要去国家图书馆。


    到了国家图书馆,米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人突然问:“馆长先生,请问你们是怎么活化利用你们华夏五千年的典籍的?如何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图书?如果仅仅是开放图书馆,主动来阅读人恐怕不多。”


    馆长回答:“我们也会在探索打造线上图书。”


    “这方面,我们有经验,我们可以就这方面进行合作。”


    对方非常骄傲,微笑道:“我们有全世界的藏品,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很多华夏人心中冷笑,你们的藏品多,那是你们的吗?那是你们从世界各地抢夺过去的!


    对方依然骄傲:“我们也有华夏的藏品,我们对这些产品的活化利用有丰富的经验。”


    这更是在大家心头上撒盐。


    “我们只有华夏藏品,我们不贪心,只专注于做好华夏藏品的活化利用。”高燃忍不住开口,一语双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