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妈有摔盆的人了,不过易中海并不高兴,因为这是他花钱雇来的。
虽然全院人都来帮忙了,可是易中海知道他们中间没几个人是真心的。
他不由想到了自己,要是自己死了,没人帮自己雇摔盆人,是不是自己就没人摔盆了?
一想到这里,易中海就悲从中来,暗自抹了不少眼泪。
别人看到了,还以为他和易大妈的感情有多深厚,是舍不得她呢。
易中海心里有多凄凉,唐家这边就有多高兴。
唐四虎骑着车把新娘子接了过来,唐父为了给自己撑面子,所以在家里摆了十桌。
每一桌都坐满了客人,等菜上来时,大家都震惊了。
肘子、鸡、鸭、鱼,这一桌子全都是荤菜,唯一的绿色菜就是一个芹菜炒猪肚。
这个年代的人都缺油水,这全是荤菜的酒席,可以说是最高规格的酒席了。
所有人都是交口称赞,唐父可算是把面子给挣回来了。
秦淮茹坐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是的,秦淮茹来唐家这边了。
今天同时是易大妈出殡和秦京茹结婚,结果秦淮茹选择了秦京茹这边。
至于易大妈那边,当然是贾张氏去吃席了。
秦淮茹一边吃着菜,一边回想着自己结婚时的宴席。
和这一比,真的差得老远了。
贾张氏可是个抠门的,当时酒席只有一个荤菜,别的全是素的。
她心里很不服气,同样是秦家的女孩,怎么秦京茹就比自己嫁得更好。
明明她更漂亮,应该是自己嫁得更好才对。
秦淮茹正在泛着酸水的时候,新郎和新娘出来了。
婚宴当中有一个环节,是向大伙展示一下女方的嫁妆。
秦大河这次是真的大出血了,他给了两床新被子,四套新衣,然后新米一百斤,腊肉十斤等等。
秦家一共拿出了十八担的嫁妆,动用了九个小伙子才挑进城里。
这么多的嫁妆,别说乡下人了,城里人都惊到了。
一般人嫁闺女,出一床新被子,几件新衣服也就差不多了,至于送别的,那只有大户人家才有。
有人惊讶的问道:“老唐,你亲家在乡下是大地主啊?居然送了这么多嫁妆?!”
唐父马上说:“没有,没有,可不敢这么说啊。我亲家就是普通的农民,是贫农!”
“贫农?你这鬼扯吧,贫农能出这么多嫁妆?”
秦大河解释说:“我家真是贫农,这些东西是我们家多年的积累,而且还借了不少。光是还借的那些东西,我最少要再干三年!”
“啊?还有借东西给闺女置办嫁妆的啊,这可是头一回见。”
“看来这老秦家是真的疼闺女啊。”
秦淮茹都快嫉妒疯了,老秦家疼闺女?真是天大的笑话!
她结婚的时候,她爹给她的嫁妆就一套新衣服,然后就没了。
怎么秦京茹结婚,就有这么多嫁妆?
要不是秦大河不是她亲爹,她都恨不得马上站起来质问了。
秦淮茹看到了自己亲爹秦大海,秦大海也是一脸的不高兴。
她走过去打了个招呼,秦大海看到她也没有多高兴。
秦大海只是淡淡的说:“你也来了啊。”
秦淮茹没在意她爹的态度,而是问道:“爹,我叔怎么这么大方啊?”
“你以为是他大方?明明是他赚大了。”
“啊?为什么啊?”
“你马上就知道了。”
这时有人问道:“老唐,人家给了这么多嫁妆,你们家出了多少彩礼啊?”
唐父得意的一笑说:“我家没有给彩礼!”
所有人都惊讶了,有人说:“老唐,你这就不厚道了吧。你亲家出了这么多嫁妆,按理说你怎么着也要出点彩礼啊。”
“什么叫出点彩礼,我看出五十块彩礼都不多。”
“是啊,老唐,我看你平时也不像是抠门的人啊,怎么这次这么不懂事啊?”
秦大河马上帮着解释说:“没有,没有,亲家对我闺女挺好的。亲家帮我闺女找了个工作,明天就可以入职上班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一阵恍然。
这样就公平了,唐家能给儿媳妇安排工作,这可是巨大的好处啊。
现在工作有多难弄,大家都知道。
现在随便一个工作都炒到六七百块了,福利好的能上八百块。
这能给儿媳妇弄个工作,也能看出唐家对这个儿媳妇有多重视。
不过还是有人不解,秦淮茹问道:“爹,这工作是唐家儿媳妇的,我叔家也没得到好处,他给这么多嫁妆干什么?”
“你懂个屁,亲家说了,你妹子怀孕之前,她的工资,唐家是不管的。也就是说那些工资你妹子可以全部给回娘家!你说说,这是多少钱?”
这还真不好说,要是秦京茹一两个月就怀了,那秦家能拿的工资也没多少。
可是要是秦京茹一年没怀,那秦家拿的就多了。
所以秦家能拿多少,就看秦京茹的肚子争不争气。
秦淮茹说了自己的想法,秦大海说:“人家也想到了,人家说了,要是京茹很快就怀孕,头一年的工资唐家还是不要,反正最少会给秦家一年的工资。”
秦淮茹一听,心里的酸水更加的泛滥了。
凭什么啊,同样是秦家的姑娘,差距就这么大。
她嫁到贾家,别说工作了,半点好处都没有。
贾张氏也是个混蛋,自己怀孕了,她还让自己干这干那,自己在贾家一天福都没享。
而自己的工作,还是靠死了男人才换来的。
怎么秦京茹一嫁过来,就尽享福了。
秦大海也很不高兴,秦京茹能拿工资补贴娘家,自己女儿呢,连根毛都没补贴过。
他瞪了一下自己女儿,然后说:“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秦淮茹满脸苦涩,她也不想啊,同人不同命,她也没办法。
秦大海低声说:“看来京茹以后要发达了,你没事就多和她走动,说不定还能占点好处。”
“我知道,我会的。”
秦大海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求你能补贴娘家,你能过好你的日子,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