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8章 野战厮杀,白杆兵VS八旗兵。

作者:黄金剑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由检带着王承恩,离开了坤宁宫。


    看着眼前小太监和旗手左卫.旗手右卫的宗室子弟。


    朱由检跨过轿撵,坐了上去:“回乾清宫。”


    王承恩昂着脑袋,扯着嗓子大喊:“起——驾!!”


    朱由检坐在轿撵上,还特意观察左右的宗室子弟。看着他们一个个面色麻木,满脸不情不愿,不由得一阵冷笑。


    这群肥猪,以前过得日子太好了。不用干活,不用从事生产.不用参军当兵。


    而且,还特码的不用交税。


    说句难听的话,这就是朱元璋在养猪啊。


    朱由检想到这里,缓缓开口:“你们都是朱家子孙,成祖永乐大帝的子嗣。”


    “现在国家危难之际,大明多事之秋。北方建奴皇太极,对北京城虎视眈眈。”


    “大明如果亡国!你们必死无疑!”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声音拔高分贝。


    “谁都可以投降,朱家的子孙。绝对不可能投效。”


    “皇太极和多尔衮,不会允许朱家宗室子孙活下来。”


    “不要哭丧着一张脸,朝廷没有对不起你们。”


    朱由检说话斩钉截铁,盯着宗室子弟:“朕,也绝对不会养闲人!”


    “你们不想当兵,也可以去参加科举。就在三天之后。”


    “科举遴选人才。不要求你们,会四书五经.论语.孟子。”


    “就考一个科目,那就是算术。只要能通过,最差也是一个举人。”


    “户部和国税局.税务局,现在缺少懂得算术的人才。”


    “到时候,同意可以进入三个部门,为大明效力,为朝廷效力。”


    旗手左卫.旗手右卫的宗室子弟,手里扛着仪仗.御用旗帜和大纛。听到朱由检这份话,面面相觑。


    路上沉默了好一阵子。


    朱由检到了乾清宫门口,刚刚下轿撵。


    “陛下!臣,吉王长子朱慈煃。斗胆请问陛下,真的愿意让我们参加科举?”


    这个时候,一名宗室子弟,放下肩膀上的御用旗帜。双膝跪倒在地,朝着朱由检伏地叩首。


    朱由检停下脚步,转过头看着朱慈煃,询问道:“吉王?封地在哪里?”


    “启禀陛下,臣父王的封地...在长沙府。”吉王长子朱慈煃,缓缓抬起头,小心翼翼看了一眼。


    “汝,高祖父是谁?”朱由检右手挽起,颌下的胡须。询问道。


    要知道,朱家的亲戚太多了。上百万人的亲戚,早就已经传出五服。


    朱重八的儿子,都有二十几个。每一代皇帝,都生了十几个儿子。


    吉王长子朱慈煃,迟疑一会:“回禀陛下,臣的高祖父是明英宗第七子朱见浚。”


    朱由检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土木堡之变!叫门天子,五十万精锐彻底葬送。”


    “陛下,臣...惶恐。英宗皇帝,毕竟是臣的祖宗。”朱慈煃满脸的尴尬,双手作揖行礼。


    朱由检不由得笑了:“当然,朕一言九鼎。”


    “你们如果不想在旗手卫当兵,就去找户部尚书毕自严。”


    “去找他报名。”


    “你们都读过书,知道礼义廉耻。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


    “朕重用朱聿键,他是宗室子弟。老唐王的嫡长孙!”朱由检视线环顾一周,看着所有的宗室子弟。


    “朕,重用宗室,提拔武将。全面解除海禁,施行新政。”


    “大明亡国了,对你们没有一点好处。”


    “关外的女真建奴,可是一群狼子野心的异族!”


    “他们不会留下,任何姓朱的人。”


    朱由检冷笑一声:“这叫做,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


    “朕给了你们机会,这次科举。能不能当官?能不能选上?靠你们自己。”


    “朱家人,没有废物!没有饭桶!”


    “朕希望,朱家宗室子弟争点气。不要每天混吃等死,去街上调戏良家妇女,去教坊司搂着妓女的腰。”


    朱由检说话一针见血:“斗鸡走狗,勾栏听曲。”


    “朕像你们保证,只要你们有本事。未来是可以做到六部尚书。”朱由检张开双臂,习惯性的画大饼。


    这群宗室子弟,听到这番话。顿时两眼放光,幻想着自己官职六部尚书。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种感觉。


    吉王长子朱慈煃,十分的激动。连忙磕头:“臣,叩谢陛下。今日,臣就去户部找毕自严报名。”


    .....


    乾清宫,东暖阁。


    朱由检从床上拿起一件貂皮大氅,穿在身上。


    毕竟,秋雨过后。天气转凉。


    北京城已经进入初冬时节。


    “王承恩。派人去叫孙承宗.王世忠.李邦华.卢象升,还有.....英国公张维贤。”


    朱由检坐在软塌上,拿起一个海南小台芒,开始剥芒果皮。


    王承恩弯腰躬身:“是,皇爷。”


    一刻钟之后,五位重臣陆陆续续进来。双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


    “臣!孙承宗,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臣!李邦华,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卢象升,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王世忠,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张维贤,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刚刚嗦完,一个芒果。酸甜可口.果肉很多。


    “诸位爱卿,平身吧。王承恩,你把三边总督洪承畴的...给他们说一遍。”朱由检坐在软塌上,伸手指向王承恩。右手拿起丝绸锦帕,擦拭嘴角。


    王承恩弯腰躬身:“是,皇爷。”


    “孙阁老.李侍郎.武侯.王阁老.英国公,是这样的。”


    “三边总督洪承畴,剿匪无能。放跑了闯贼高迎祥部,从风陵渡口东渡黄河,逃到了山西。”


    “张献忠部,从陕西逃到了河南。”


    孙承宗不由得面面相觑,十分的惊讶:“这么说,现在闯贼等农民军,已经到了山西。”


    李邦华连忙站起身,双手抱拳:“陛下。山西是边关。特别是太原和雁门关.大同。是九边重镇。”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王世忠缓缓站起身,表情严肃:“陛下。臣愿意领兵出征,前往山西剿灭闯贼。”


    张维贤的脸上,流露出担忧之色。因为,他儿子张之极,朝廷敕封的代州总兵官。


    朱由检闭上眼睛,沉吟一会,作出决定:“孙承宗你作为主将,王世忠作为副将。率领两万京营兵马。”


    “朕命令御马监,从皇庄调集土豆石。”


    “内帑在调皇室细盐1000石。”


    “另外,司礼监传旨给山西总督张宗衡。务必全力配合孙承宗,剿灭闯贼高迎祥部。”


    “山西各府.州.县各级官员筹措粮草,有阳奉阴违.偷奸耍滑的官员。”


    朱由检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注视着孙承宗:“朕,赐你尚方剑!可以先斩后奏。”


    土豆石,大约是100万斤。足够两万兵马,吃上半年的时间。


    “十日准备,十日后你们二人,领兵出征。”


    孙承宗和王世忠顿时热血沸腾,连忙跪倒在地,伏地叩首:“臣!孙承宗(王世忠)领旨!”


    朱由检说道这里,将目光对准英国公张维贤:“英国公,朕需要你去河南。帮助史可法”


    “命令史可法,领兵出征。寻机歼灭,张献忠主力。”


    “河南总督的政务,暂时由岳父大人,你来管理。”朱由检用一种商量的语气。


    英国公张维贤,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臣!领旨。”


    ......


    与此同时,秦良玉率领的四万五千白杆兵。从山海关出关,浩浩荡荡前往锦州。


    这下子,被八旗轻骑兵发现。


    第一时间,策马狂奔回到军营,禀报皇太极。


    皇太极面露喜色,嘴角微微上扬:“好!太好了,明军出兵了。”


    “马上传本汗的命令,正白旗和正黄旗,穿上甲胄。拿好马刀。”


    “给所有的战马,喂养草料。”


    “主动出击,歼灭这群明军。”


    三刻钟之后。


    皇太极和多尔衮,多铎。率领7000八旗兵,堵住了白杆兵的去路。


    “我乃大金皇太极!明军将领,速速投降。”


    “本大汗,宽宏大量。可以饶你不死。”


    皇太极身穿黄色重甲,手里拿着一把斩马长刀,足足有九尺。


    秦良玉在白杆兵的中军,慢条斯理的拿出陛下做的望远镜。镜片内,皇太极的毛孔清晰可见。


    “好啊,太好了。主动送上门了。”


    秦良玉顿时开怀大笑,嘴角压不住的笑容。


    “炮兵营准备,朝着八旗兵。三轮射击。”


    “火铳营准备,填装弹丸和火药。”


    “前军,盾牌手准备上前。”


    “长矛手做好准备,蹲在盾牌手后面。”


    话音刚落,前军开始变阵。盾牌手手持大型铁盾,大喝一声。缓缓向前,结成盾牌阵。


    白杆兵的长矛手,手持白蜡杆长矛(带钩镰),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盾牌阵后面。


    “喝!喝!!”


    皇太极看到这一幕,顿时眉头紧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连忙拽着缰绳,驱使战马冲回八旗兵的阵中。


    炮兵营的白杆兵,在后军找到一块空地,架设60迫击炮。


    35门60迫击炮,排成了两排。


    “调整角度,仰角四十五度!”


    “射程七百步——八百步!”


    炮兵营的炮兵都司,举起手里的小旗子,高声喊道。


    “一号炮组,准备完毕!”


    “二号炮组,准备完毕!”


    “三号炮组,准备完毕!”


    “四号.....”


    “三十五号炮组,准备完毕。”


    炮兵都司声音骤然拔高:“放!!”


    话音刚刚落下,炮声犹如雷霆炸响。


    35门60迫击炮,齐刷刷的发射迫击炮。


    35枚迫击炮,化作死亡的丧钟。落在八旗骑兵的军阵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霎时间,火药剧烈爆炸,八旗兵被炸血肉横飞,残肢断臂飞舞。


    第一轮炮击,就干掉了七百多人。


    多尔衮穿着白色重甲,骑在战马上。转过头看着身后,一个大坑。哀嚎遍野的八旗兵,不可置信的表情。


    皇太极面色骤变,倒吸一口凉气:“火炮!明军的火炮!”


    “冲锋!正黄旗.正白旗的八旗子弟,跟随我冲锋。”


    “杀过去,短兵相接!”


    皇太极作为一名军事家,在短短的时间。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和白杆兵短兵相接。


    这样的话,明军的火炮就会失效,失去作用。


    多尔衮回过神来,左手猛然拉起马缰绳。双腿夹紧马腹部:“杀啊!!”


    皇太极和多尔衮,身先士卒犹如两道锋利的利箭,用兵器破开盾牌阵,冲破白杆兵的军阵。


    秦良玉骑着战马,身穿甲胄。双手拿着望远镜,死死看着皇太极。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炮兵营!给我瞄准八旗兵的后面。”


    话音刚刚落下,迫击炮再度炮击。


    35枚迫击炮,从天而降。落在八旗兵的后军,直接炸死了三百多人。


    秦良玉眼前一亮,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炮兵营,干得漂亮。战功我记下了。”


    “白杆兵的将士,前面就是皇太极!”


    “杀了皇太极,赏千金!官升三级!”


    秦良玉缓缓举起,手里的精钢长枪,大声喊道。


    白杆兵顿时热血澎湃,长矛手纷纷冲上前。用手里的白蜡杆长矛,侧翼的钩镰,割下八旗兵的马腿。


    嘶!


    十几名八旗兵的战马,发出一声悲鸣,直接马失前蹄,重重的摔倒。


    这些八旗兵触不及防,跌落战马。周围的白杆兵,一拥而上用白蜡杆长矛,狠狠刺穿他们的胸膛。


    皇太极和多尔衮,十分的勇武。挥舞手里的战马长刀,连劈带砍。


    轻轻松松,就杀了白杆兵五十多人。


    这个时候,八旗兵和白杆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彻底的厮杀在一起。


    因为,白杆兵全部都穿着藤甲。这种藤甲,刀枪不入。就害怕火攻。


    所以,在野战的时候。八旗兵手里的弯刀,劈砍在藤甲上面,毫无作用。


    白杆兵可以轻而易举,杀死八旗兵。


    但是,白杆兵中的新兵,因为胆怯害怕。出现了伤亡。


    后军的炮兵营,看着这一幕。心中投鼠忌器,不敢在开炮。


    喜欢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请大家收藏:()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