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章 缓解阶级矛盾,新任湖广布政使张名振。

作者:黄金剑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英国公张维贤毕竟是大明,顶级勋贵。


    历经三个朝代,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


    也就是万历皇帝,泰昌皇帝.天启皇帝。


    张维贤亲自扶持朱由检,登上了皇位。还亲身经历了明末三大案。


    他算是活跃在大明朝廷之上,一个不倒翁。


    朱由检身穿丝绸龙袍,放下左脚。正襟危坐道:“成祖永乐皇帝,曾经说过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就是大明的国策——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对了,朕差点忘了。袁阁老从辽东,发来一份密折。”


    “长城关隘的喜峰口,只有区区的老弱残兵四百六十余人。”朱由检回过神来,坐在龙椅上视线环顾下面的公卿大臣。


    “辽东兵力不足,袁阁老希望朝廷能够派兵,前往喜峰口换防驻守。”


    “衮衮诸公,诸位爱卿。你们有没有举荐?或者谁愿意自告奋勇,带兵去喜峰口?”


    朱由检话音刚落,下面的公卿大臣面面相觑,开始议论纷纷。


    “万岁爷,老奴举荐一人。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叫做张名振,字侯服。”


    “年轻时候游历京师,刚直豪爽,颇有谋略。”说话的人,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居然是曹化涥!


    朱由检十分的诧异,看着曹化涥:“大伴。这个张名振,现在何处?”


    曹化涥身穿大红色斗牛服,右手拿着一个浮尘,双膝轰然跪地:“启禀万岁爷,张名振现在就在老奴的府上,好吃好喝招待着。”


    “老奴觉得,张名振是一个人才。想要举荐给万岁爷,为万岁爷您分忧。”


    “有心了,大伴。待会退朝之后,你带着张名振来见朕。”朱由检微微点头,好言安抚道。


    等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宋有岳鹏举刺字抗金,明有张名振刺字抗清。张名振原台州石浦游击,清兵南下后起兵抗清,曾联合郑成功三上长江,于金山遥祭明孝陵。


    朱由检想不到,还有这么一个意外收获。


    不管这个人带兵打仗,有没有真才实学?最起码,大义不亏。


    张名振,能在原主上吊自杀。大明半壁江山被建奴夺走,没有苟且偷生,投降了满清。而是选择起兵抗清。


    彰显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这个时候,秦良玉身穿一品大学生官袍,头戴乌纱帽向前一步,举起手里的芴扳:“陛下。老臣举荐一人。”


    “此人是北直隶通州人,现在在白杆兵军中,担任游击将军。”


    “由此人率领,三千白杆兵。足以前往喜峰口换防驻守。”


    朱由检顿时心生好奇:“秦阁老,不知道是何人?让你对他赞不绝口。”


    秦良玉表情严肃,郑重的神情:“阎应元,字皕亨。这个阎应元,是在崇祯元年七月十五,主动加入白杆兵。”


    “臣,亲自去考察。发现此人颇懂兵法,武艺不错,父母双亲死于蒙古鞑靼之手。”


    “臣,觉得阎应元是一个可塑之才。便提拔他为白杆兵,游击将军领兵1000人。”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听到这个名字。顿时肃然起敬。


    阎应元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十万义民没有一个人投降,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建奴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鲜血流淌而出,最终英勇就义。


    后世称他民族英雄!


    朱由检觉得,阎应元实至名归。担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美誉。


    他在前世,曾经去过江阴旅游。了解到民族英雄的事迹,还特意去了阎应元的雕像面前,插上了一炷香。


    朱由检眼眶微微泛红,深呼吸:“好!秦爱卿,朕相信你的人品,相信你的眼光。”


    “司礼监传旨!”朱由检将目光对准魏忠贤。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阎应元公忠体国.武艺不俗,实乃良将也。敕封阎应元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从五品),率领羽林左卫5600人,羽林右卫5600人。前往喜峰口换防驻守。”


    朱由检这番话,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邦华错愕的表情,回过神来连忙开口:“陛下。羽林左卫和羽林右卫,都是宗室子弟。刚刚训练一个多月。”


    秦良玉回过神来,昂首挺胸。举起手里的芴扳:“陛下。让一群宗室子弟,去守卫长城喜峰口...”


    “李爱卿,秦阁老。正是因为,他们是宗室子弟,他们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


    “他们不可能,像建奴女真投降!”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真的投降。皇太极和代善,也不可能接受一群大明藩王宗室的投降。”


    “爱新觉罗·皇太极,知道他们的身份。会毫不犹豫把他们全部杀了!”


    朱由检一针见血的分析:“说白了,爱新觉罗·皇太极,他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对于大明宗室的痛恨,绝对是食肉寝皮。”


    秦良玉听到这番话,嘴角不由得抽搐。


    小皇帝的话,虽然糙。但是,把人性琢磨的十分透彻。


    “好了,退朝吧。秦阁老,你带着阎应元来乾清宫。”朱由检缓缓站起身,说完之后手里拿着龙泉宝剑,离开了奉天殿。


    “是,陛下。”


    ......  乾清宫,西暖阁。


    朱由检刚刚坐下,就看到秦良玉带着一位身高七尺五寸,身形壮硕的男人,在魏忠贤的带领下走进乾清宫。


    魏忠贤老脸笑吟吟,挥舞着手里浮尘:“皇爷。秦阁老到了。”


    “厂臣。给秦阁老,帮一张凳子。”朱由检拿起龙泉剑,指向魏忠贤。


    “是,皇爷。”


    魏忠贤老老实实,亲自去搬了一张圆凳,放在秦良玉的身后。


    秦良玉笑脸相迎:“魏公公,辛苦了。”


    “咱家是皇爷的人,特皇爷做事。谈何辛苦呢”魏忠贤弯腰鞠躬,态度谦卑。一副谦逊的模样。


    “陛下。这位就是臣,举荐的阎应元,表字皕亨。”


    秦良玉连忙开口,伸手介绍道。


    “臣!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阎应元,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阎应元回过神来,郑重其事的双膝跪地,伏地叩首。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左手微微抬起虚扶:“阎爱卿,平身。”


    “臣,谢陛下。”阎应元缓缓站起身,双手抱拳。中气十足道。


    “阎爱卿,想必你也知道。秦阁老,亲自举荐你。说你颇懂兵法,武艺不错。是一个好苗子。”


    朱由检身体前倾,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这次朕,让你独自领兵。前往长城关隘,喜峰口换防。你有没有信心?”朱由检缓缓开口,郑重其事的问。


    阎应元表情严肃,双手抱拳:“回禀陛下!臣在军中,威望资历不足。臣希望陛下能够赐予一把尚方剑,赐予臣先斩后奏之权。”


    朱由检不由得笑了,笑的很满意。拿起手里的龙泉宝剑:“厂臣!传朕口谕,赐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阎应元,尚方剑一把,允许阎应元先斩后奏,斩杀逃兵。”


    “朕不会追究,阎应元的任何责任。”


    魏忠贤回过神来,双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老奴,遵旨!”


    阎应元松了口气,恭恭敬敬走上去。伸手接过龙泉剑。


    噗通!一声。


    阎应元双膝轰然跪地,双手捧着龙泉剑。神情肃穆:“陛下!臣愿意立下军令状,除非臣战死喜峰口,否决绝不后退一步。”


    “羽林左卫和羽林右卫,会誓死守住喜峰口。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很好,阎应元。这些宗室子弟,就是欠收拾。你要狠狠的操练他们。”朱由检忍不住,拍手鼓掌。


    “户部和兵部,会每个月运送粮饷和弓箭,送到喜峰口。”


    朱由检很明显,一箭双雕。


    如果到时候,皇太极真的带兵南下,进攻喜峰口。


    这一万多宗室子弟,肯定不敢投降。


    投降肯定死,不投降还有可能活下来。


    .....


    话分两头,草原之上。一群八旗军,身穿重甲。包围着一片蒙古包。


    西拉木伦河会盟。


    皇太极带着多尔衮和多铎,率领6000八旗军铁骑。来到西拉木伦河,进行会盟。


    哈喇慎部首领苏布地、土默特部首领鄂木布楚琥尔.阿鲁科尔沁部首领安吉拉基,率领各自部落的精壮男子,参加会盟。


    “呜~!!”悠扬的号角声,响彻天际,传遍十里八方。


    哈喇慎部首领苏布地,作为会盟的组织者。站在高台之上,杀了一头羊作为祭品。


    “长生天在上!蒙古大汗林丹汗,残暴不仁。强势压迫我们哈喇慎部。”


    “今日我们在西拉木伦河,和大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结盟!”


    “哈喇慎部,承认大金的宗主国地位。”


    “我苏不地,立下血誓。哈喇慎部,正式脱离明国。”苏不地身穿甲胄,站在高台拿起匕首。划破自己的右手食指,将鲜血滴入酒杯之中。


    然后,说完之后。一口气喝下血酒。


    阿鲁科尔沁是蒙古科尔沁部的重要分支,其名称阿鲁,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北,就是北科尔沁部。


    皇太极身穿白色重甲,头戴头盔。缓缓走上高台,声音洪亮而高亢:“今天,我们和蒙古哈喇慎.土默特.阿鲁科尔沁部正式结为军事同盟!”


    “我爱新觉罗·皇太极,授予哈喇慎部落首领苏不地,扎萨克世袭爵位!”


    “只要我大金还在一天,扎萨克的爵位就能永远世袭,传承下去。”皇太极拿起祭祀台上的酒杯,也用匕首划破右手食指,滴了一滴鲜血。


    这场会盟标志着漠南蒙古正式脱离林丹汗控制,成为建奴后金的盟友。


    哈喇慎部首领苏布地、土默特部首领鄂木布楚琥尔.阿鲁科尔沁部首领安吉拉基,三人齐刷刷跪下,朝着皇太极磕头。


    “我等,叩见大汗!”


    皇太极十分的开心,不由得开怀大笑。亲自走上去,搀扶着三位部落首领:“快快请起,扎萨克。”


    “在经济上,我们大金会全力扶持。和你们哈喇慎.土默特部.阿伦科尔沁,交易战马.牛羊。”


    “大金,不会亏待你们。”


    很可惜,这场西拉木伦河会盟是发生在草原上。


    大明的锦衣卫,根本得不到情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