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 没有新政府,谁会在乎我们这些泥腿子

作者:天青暮未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尤其是地基,特地询问周围老人这里的地质情况,才拿出规划,他认真的一丝不苟。


    顺便的,杨传福借着现在材料供应充足,哪里都不打折扣,给村里在旁边规划了个公共粮仓,如今是生产队了,村里也该有个公共粮仓之类的地方。


    当然,这个单独出账,村里要自己出钱的。


    但是这一下,工程就变大了。


    但是村里丝毫没有在意,反而热情高涨,一下热火朝天。


    吴老生看到如此,更是丝毫没有犹豫,把周围一大片地划出来当做小学,连大柳树都一起划进去了,要让学校院子里有点绿色。


    看着杨传福带着人在地上用石灰粉画线,吴老生他们几个老头蹲在不远处含着烟袋,满脸含笑。


    开工了……


    属于三山村的学校,上百年没有过的学校,就要有了。


    “还得是新政府啊!”


    “要是没有小顾连长他们,没有新政府,谁会在乎我们这些泥腿子呢?”


    吴老生眼睛都湿润了。


    过去也有政府,可过去的政府,除了征粮抓丁,谁管你死活?


    可新政府,不但派人来支农,带着大家富裕起来,还给村里建了从来没有过的读书的学校啊。


    过了一会,他看到顾英华走过来,连忙招呼。


    今天很热闹,今天是开工的第一天,不只是三山村,还有其他三个村准备让孩子过来上学的,一共到了五百多人。


    县里更是县委书记崔可林亲自带着领导班子下来祝贺。


    钢铁厂那边,徐斌代表,带着几个工作人员也来了,顺带着也留下工作。


    除了槐树崖的人没来。


    看到这些人,顾英华笑着走过去和他们几个坐下。


    吴老生笑笑点点头:“隔壁几个村,不如咱们村走的快,没多少东西,就帮个人手。”


    “各个村里也给送了不少的木料来,孩子们的课桌桌椅就都齐全了。”


    “我还考虑了下,外村的孩子过来,每天上下学也太远,就让孩子们在学校里住。”


    “上课就上课,下了课,就在教室里打地铺。”


    “都是跟着咱们种蘑菇的,孩子一起上学也合适。”


    顾英华看看吴老生,笑了笑,心里却是无奈摇头。


    吴老生有公心,也有私心。


    他一方面是帮周围几个村的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则是要把几个种蘑菇的村子组成一个联盟,防止技术外扩。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人,把技术看的比天大。


    别说这个时候,后世几十年后,谁家会个什么手艺,那也都是藏着掖着,有个腌咸菜的秘方,都得防着闺女。


    不过顾英华也不在意,技术扩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慢慢来吧。


    可听说要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打地铺住校,顾英华有点皱眉。


    在村里人眼里,这不算啥。


    可在顾英华眼里,孩子要住校,那还得是有宿舍的。


    他连忙找到杨传福商量。


    杨传福考虑一下,看看旁边,拿出自己的规划图纸。


    很快,他在教学楼隔壁的侧面,画了个宿舍楼。


    两层,三十六间,孩子们都住大通铺的宿舍,足够用。


    “处长,可这工作量就又大了。”


    “哪怕有钢筋混凝土,怕是夏收前完不成。”


    “村里如今也忙呢。”


    “得增加人手。”


    杨传福也有点担心。


    顾英华点点头:“如果确实需要人手,正好崔书记在,我去找崔书记要个建筑工队过来帮忙搭把手。”


    “老规矩,你总抓,所有人都听你的。”


    杨传福当即点头:“行。可这开支就大了。”


    顾英华考虑一下,喊了吴老生他们商量。


    吴老生很干脆,村里那一成蘑菇的收益,全部拿出来,村里人工分照样减半拿。


    每个月能节省几千块出来,不用几个月就够还完,让县里先帮忙帮趁着,村里绝不赖账。


    很快,崔可林过来,当即点头。


    如今三山村不差钱,无非临时不凑手,过几个月肯定能还上。


    几个人正在商量,李大刚急匆匆的从外面赶了回来,脸色有点难看。


    顾英华脸色一下凝重起来。


    这几天,李大刚一直在另外两个有知青的村子转悠:每个村待一周,晚上轮流讲机修技术,虽然没有实物,但是理论可以讲。


    顾英华的那本维修手册也很细致全面,将来回去之后,有实物对照修理,上手也就快了。


    “师父,槐树崖那边,孩子们被村里人关起来,好几个人被打的很厉害。”


    顾英华眉头一皱:“怎么回事?具体是什么借口?”


    “因为工分还是什么?”


    顾英华知道,槐树崖一定有大问题。


    可他们居然敢公开关了自己送去的人?


    他们这是不装了,要摊牌?


    槐树崖这是要翻天吗?


    李大刚蹲在旁边,点了根烟。


    这一段,原本是想让知青每隔两天来一次听讲课,后来发现不现实。


    毕竟知青下乡主业就是来农村生活。


    李大刚就自告奋勇,不辞辛苦的翻山越岭,轮转几个村子讲课,倒是解决了学习的问题。


    他真的无愧于大师兄的名号。


    能学,能干,能吃苦,能照顾人。


    可这几天,李大刚在槐树崖,却发现,这里的知青和村子相处极差。


    其他几个村子都不错,槐树崖这个村子风气很差。


    尤其是几个女知青,被村里骚扰了好几次了。


    这一次,就是因为一个女知青。


    村里的民兵队长看上了一个女知青,想用强,幸好知青们都在一起住,感觉不对,把人抢了回来。


    结果,村子里的人就闹起来,最后打了起来。


    终究是知青们人少,吃了大亏,还被抓了几个,打的很厉害。


    “槐树崖的刘长山,就是那个民兵队长,平常和村里会计克扣孩子们的公分,把最差的蘑菇洞分给他们。”


    “还扣他们的口粮,用加了玉米芯的玉米面换走了我们给的好粮食。”


    “要不是我隔几天就去一趟,那边还有你专门去过,估计孩子们日子更不好过。”


    “再这么下去,要出大事了。”


    顾英华脸色沉了下来。


    当初选择这几个村子的时候,槐树崖那边本来是不作为选择对象的。


    但是因为槐树崖距离三山村比较近,也是上面重点改造的村,才安排过去。


    没想到,槐树崖的人不但有大问题,还居然敢对知青下手。


    “我提了他们都是你的徒孙,可槐树崖的人根本不听。”


    李大刚很奇怪。


    这么一个村的人,怎么会这么胆肥。


    换做其他村子,说一声这是顾处长的徒孙,谁不恭恭敬敬的。


    可这个槐树崖就不一样,牛逼的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