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6章 知青出事了

作者:天青暮未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才呆了两天就快崩溃了……


    “这才哪到哪?过几天开始翻地,播种,那才叫累。”


    “光背个蘑菇出山,这是村里最轻的活了。”


    顾英华悠然说道。


    于海棠和何雨水顿时吓的手脚都哆嗦,想哭又不敢哭出来。


    于莉刚才可是说了,要是这里都干不好,就把他们送到真正的种地的农村去。


    那可是要命的!


    “知足吧,村里已经很照顾你们了,背蘑菇都是给你们少装一半还多,吃饭也管饱。”


    “到了其他地方下乡插队,没有工分就没粮食,吃不饱还得一样干活,那才是真的难。”


    “那些地方,是真的要拉犁耕地的。”


    陈卫红笑着说道。


    顾英华考虑,是不是带他们到真正困难的地方体验一段?


    不然,光在三山村,他们恐怕还以为农村条件都这么好呢。


    有了对比,自然心思就老实了。


    于海棠和何雨水不敢吭气了,只是不停的掉眼泪。


    吴老生走了过来,背着手笑道:“别听他们瞎咧咧。”


    “他们吓唬你们呢。”


    “咱们村要说以前,那确实是困难,吃饭都得饥一顿饱一顿的。”


    “可自从小顾连长来了,村子的日子就好起来了。”


    “不过,你们这些孩子,也要听话,要不是顾处长把你们带到这里来,真去了其他村子,那日子过的……唉,挨饿是常见的日子。”


    “要是年景稍微不好,饿死人也不稀奇。”


    几个人都沉默了。


    这一下,他们才算是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农村。


    看着他们,吴老生按了个烟袋锅子,顾英华笑着随手给他点上。


    吴老生悠然的看着顾英华,感慨无比。


    这才是真正大干部的材料啊!


    你看人家这孩子,如今都是县长级别了,还和以前一样,给自己这个老家伙点烟都不带丝毫在乎的。


    人家这才是……嗯……嗯,平易近人,对,平易近人。


    这是最近听教种蘑菇的大学教授说的词。


    小顾连长,将来一定是大干部。


    他一边抽烟,烟袋锅子里的青烟渺渺升起,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味道。


    他幽幽说道:“你们啊,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初小顾连长他们在这里打仗的时候,吃饭?活命都是赚的。”


    “不过,现在都好了,咱们也不讲以前的辛苦。”


    “你们也别担心,我们三山村如今和其他那些村子不一样了,就算没有蘑菇,只要小顾连长交代过来的人,我们都不会饿着你们。”


    “耕地别怕,用不着你们去拉犁,咱们村有牛,都在后山养着呢。”


    “干活是挺累的,可现在咱们人手多,种蘑菇是主业,你们适应一下,就安排你们去摘蘑菇什么的,没那么累。”


    “有空了,你们还是得好好学习。”


    “小顾连长说的对,学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文化,这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越过越有奔头。”


    吴老生最近的变化挺大的,尤其是提到学习,更是非常的有积极性。


    他看到了好处啊!


    没有知识,不能识文断字,种蘑菇都学不会。


    如今村里要指望蘑菇,可不能只种一种,得种多种蘑菇,这都需要知识,需要文化。


    有个这样的老人教育,于海棠他们终究还是孩子,还是能听得进去的。


    这些人感觉到了安慰。


    不过,即便如此,尽管村里看在顾英华的面子上,很照顾了,可知青们依然有点遭不住。


    农村的生活,偶尔去吃吃农家乐,或许很乐呵。


    可你真正依靠这个生存,尤其是在没有机械,几乎全靠人力的时代,那种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


    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终究要慢慢适应过来。


    可隔壁的两个有知情的村子里,却让顾英华开始不放心了。


    另一个村子倒是正常,可槐树崖那边,几个徒孙写了封信回来,居然满封信上,都是好。


    没错,全是好,全是夸赞!


    顾英华看着信,皱起了眉头。


    这能正常?


    尤其是提到吃的好吃的饱,油水也足。


    这就让顾英华一下感觉不对了。


    还不到分工分的时候,自己也怕饿着这些人,这次是自己带了三个月的粮食,各个村都给的足够。


    自己是按照一天三斤粮给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徒孙们少受点罪。


    毕竟自己做了师祖,徒孙都照顾不好,也很丢人。


    这个标准如今走到哪都不算低。


    自己给的粮食足够,可要说吃的饱没问题,但是要说吃的好,油水足?


    这特么怎么可能!


    自己给的是粮食,又不是肉,哪里来的油水?


    这里有问题,这是张成国的字迹。


    看到这封信,陈卫红都皱起了眉头。


    这里有问题,张成国是个聪明孩子,应该是故意写的这么好。


    恐怕出事了。


    “师父,这不对。要不要问问吴老太爷?”


    顾英华点点头,陈卫红立刻去把吴老生叫了过来。


    吴老生听到消息,脸色沉了下来,皱着眉头。


    “要我说,就不该送孩子去槐树崖,也不该教槐树崖的人种蘑菇。”


    “槐树崖就没个好蛋,小顾连长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


    顾英华轻轻叹息一声。


    要不是上级有任务,要求自己专门引导一下槐树崖,自己当然也不肯。


    槐树崖……当初顾英华来这里第一战,死了八个人,打的就是槐树崖的还乡团。


    可当初那批人,建国后都被镇反的镇反,逃的逃,剩下一些人,应该是都是普通老百姓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是有问题。


    他们村是天生的反骨吗?


    顾英华脸色沉了下来:“明天咱们去看看。”


    吴老生点点头:“该收拾。”


    “带上村里民兵连,带上枪。”


    “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别客气。”


    顾英华摇摇头。


    民兵连暂时没必要。


    事情还没搞清楚,带着民兵连大张旗鼓的过去,反而落了下乘。


    先去把情况摸清楚再说。


    第二天一早,顾英华带着吴老生,后面跟着两个民兵,正好搭乘过去拉蘑菇的卡车过去。


    坐卡车过去,要绕到山外,得走二十多里地。


    如果从山里小路走,只隔着三座山,十多里就到了。


    看到来拉蘑菇的卡车,村里人早就在村口的空地上,把蘑菇带过来了。


    顾英华下了车,过去看看。


    他就当是平常正常来巡查蘑菇洞,也不说其他的,也不问其他的。


    村里立刻有人跑去通知他们的村长。


    来这里拉货的司机借口和顾英华讨烟,凑了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