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4章 下马威还是要给的

作者:天青暮未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闫解成这样的毛头小子,不可能被她看入眼了。


    只是看着他们的热情,顾英华笑笑……你们这是还没遭受过农村生活的毒打。


    “小顾连长,都安排了。”


    吴老亭走过来笑着说道。


    “他们明天分散到另外两个村,今晚上,我们村里管顿饭,给孩子们接风。”


    “城里来的孩子金贵,咱们今晚上吃蘑菇粉条猪肉汤,玉米面的大饼子。”


    顾英华笑笑:“可以。”


    于莉当即说道:“听到没有?”


    “今晚上好好吃一顿,过了这一顿,以后一年吃不到肉。”


    于海棠和何雨水都不敢说话了,惊恐的看着村里。


    刘光齐和阎解成也吓了一跳。


    顾英华也不管于莉,吓唬吓唬也好。


    吴老生笑了笑,也没多说。


    城里的孩子娇惯,以后的日子有的辛苦呢。


    看看时间还早,顾英华招呼几十个人过来:“今天的饭不能白吃。”


    “现在,村里正在把蘑菇背出山,你们都去帮忙。”


    下马威还是要给的,省的这些孩子仗着自己的庇护,不知道好歹。


    蘑菇出山,虽然路修整了,可依然是山路,并不好走。


    关键累!


    如今山洞已经开到距离村里好几里地之外的山里。


    一筐蘑菇五六十斤,要走差不多三里多山路才能背出来,这对这群孩子是个考验。


    顾英华跟着过去看。


    看到这么些人过来,村里人都友好的笑笑。


    也有些村民眼睛在这些女学生身上乱转。


    吴老生突然脱了鞋,抓着鞋底,一鞋底,把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一鞋底抽的嗷嗷叫。


    “狗眼往哪看呢?”


    那青年顿时不敢看了,老老实实的低着头。


    吴老生沉着脸:“都给我听好了,这是城里来咱们三山村支援农村建设的知识青年,年纪小的都是初中生,还有高中生。”


    “那都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


    “都给我老实点。”


    即便这是堡垒村,也难免有人有心思。


    可顾英华不担心这里,他担心其他村。


    这里是老吴家的村子,是老吴家的一姓之地,容易管。


    其他地方,可就不好管了。


    可即便是老吴家的村子,吴老生看的紧,村里的年轻人都有点不安分。


    要是到了其他村,顾英华皱皱眉头。


    阎解成背着一筐蘑菇,还没走出山外,已经汗如雨下,双腿哆嗦。


    他旁边的刘光齐也一样,咬牙坚持。


    于海棠和何雨水已经哭了……


    阎解成看着她们俩,想要伸手,被顾英华一眼瞪了回去。


    这第一趟,必须让她们自己完成。


    得让他们知道厉害,不要以为来农村下乡是好事。


    不吃过苦,怎么能知道跟着顾英华的好?


    他们还算好的,终究是都是高中生,年龄大一些。


    队伍里还有十多个初中生,才十四五岁,就更吃力。


    顾英华站在路边,冷眼看着他们所有人。


    陈卫红和李大刚刚想过去帮忙,看到师父的眼神,顿时缩了回来。


    不吃过苦,怎么珍惜甜?


    “今天下午,每个人要背三趟。”


    “蘑菇洞里的蘑菇,每天都要出几万斤,都要全部背出来。”


    “不背出来送到省城供销社,就无法供应居民。”


    “你们背出来的,不是蘑菇,是老百姓的菜,是咱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顾英华大声说道。


    阎解成突然大声喊了一声,直起腰往前走去。


    于莉看着于海棠和何雨水,有点不忍心。


    她们从没干过这个,骤然这么干,会撑不住的。


    可村民们都是背着上百斤,筐都快比人大了,给他们装的只有五六十斤,已经是村里人照顾他们了。


    一个村里的十三四岁的孩子背着远比他们更多的蘑菇,快步从旁边走过去。


    几个孩子也跟了上来。


    看到这些人的样子,那几个孩子就感觉好笑,忍不住指指点点。


    吴老生在旁边折了根藤条,一藤条就抽了过去。


    “看人家笑话?”


    “你们大字不识一个,还敢笑话人家?”


    “人家都读书识字,都是文化人,能跟着你们一起背蘑菇,那是人家有觉悟,思想高。”


    “你们还有脸笑?”


    几个孩子被抽的又蹦又跳。


    “大爷爷,有本事也给我们找老师,我们也能学。”


    一个大孩子挺起胸膛说道。


    吴老生哼了一声:“你有这个念想倒是挺好。”


    “小顾连长马上就要开学校,村里孩子都去。”


    “你要是学不好,你看我会不会连你爹一起打。”


    那孩子顿时抖了一下。


    这要是爹被揍了,那回家爹还不得再给自己来一顿?


    终究,城里的孩子差了些,主要是刚过来,还根本适应不了,还是没能完成三趟。


    阎解成和刘光齐这算是年龄最大的几个,也就勉强背出两趟,一出山口,到了村口的卡车装车的地方,就累的直接瘫软在地上,浑身汗湿。


    顾英华也不管,只要没有人摔了伤了就不管。


    于海棠和何雨水两个人头对着头坐在地上哭。


    旁边几个女知青也是哭的梨花带雨。


    顾英华也不看她们。


    于莉有点不忍心,却也咬牙不去看。


    这种活,顾英华长干,于莉也没少干过。


    刚开始,于莉也是扛不住,但是几个月下来,倒也慢慢适应了。


    顾英华说过,来支农就得有个支农的样子,而不是装样子。


    这个年代作秀可不能装样子,那是得真干,不然老百姓瞧不起你。


    “别学女的,男的要是哭了,可就不值钱了。”


    刘光齐龇牙咧嘴的小心的摸着肩膀,都磨破皮了,看着旁边几个瘪着嘴要哭的初中生。


    那几个初中生一下不敢出声了。


    顾英华笑笑,等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的你们哭的。


    陈卫红叼着烟走过来:“还行,都挺听话。”


    顾英华摇摇头,都太听话也不是好事。


    太听话的孩子,没灵性了。


    晚上吃饭,刘光齐一边掉眼泪一边吃:肩膀疼的……


    阎解成吃一口抖一下肩膀。


    不过累成这个样子,大玉米面饼子和猪肉粉条蘑菇汤可就太香了……


    晚上,顾英华带着于莉和张全,在村子里转了一圈。


    安排了学生住宿的家庭,他都过去看了一圈,不过没进去,只是在外面转转。


    吴老生几个老头带着吴青山这个民兵连连长带着枪在村里站岗值夜,也警告了各家各户。


    “张全,晚上多听着点动静。”


    “明天我要去另外两个村送知青,你跟着过去。”


    “要辛苦你在那边待一段。”


    张全轻轻点头:“处长,我记住了。”


    他清楚顾英华要让他去做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