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三章 单杯没配壶

作者:狐狸的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不到七点钟,罗旭便被闹钟叫醒,他依旧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看了看。


    也依旧没有信息。


    罗旭苦笑一声,旋即坐起身,简单洗漱便出门了。


    西郊新开的古玩市场八点钟准时开市,昨儿他答应了王承镛早点去西郊,还和徐文斌、秦雅约了七点半胡同里见,这要是去晚了,搞不好一些好物件儿就真被别人捡走了。


    此时,徐文斌和秦雅已经在胡同口等着了,还买了早饭。


    三人边走边吃到了不远处的停车场,开着车子便去接王承镛。


    八点刚过,几人便到了西郊新开的古玩市场。


    车子开进大门,王承镛便介绍道:“这里原先是家电城,但生意不算太好,后来就招商了一些做文玩玉器的,又发广告招了一堆摆摊的,这才热闹起来!”


    “怪不得呢,我刚才看外面的招牌还是家电城呢!”徐文斌说道。


    王承镛笑了笑:“没办法,现在实体经济一般,不过文玩的热度还是高,烂七八糟的手串种类越来越多,不靠他们,这里不热闹!”


    罗旭点了点头:“这倒是,文玩价格普遍偏低,老百姓玩得起,别说这边了,古文化街那边,要是没有那些卖文玩和小吃的,咱们生意得冷清一半!”


    停好车之后,几人便在这大院里逛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家电城的面积真不小,不仅有五六个综合楼,几百家店铺,单是外面摆摊的面积都不小,跟个小公园似的。


    一个个摊位倒算摆的整齐,其中卖核桃的摊子居多,毕竟无论行情如何,麻核桃终究是文玩之首。


    至于卖菩提串的也不在少数,菩提种类多得很,比如金刚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这些,都是火了几十年的玩意儿,从两千年初便已经打开了市场,到现在依旧受追捧。


    只不过热度在,行情却比不得从前。


    十几年前,一条1.2的星月能卖上二到四千的价格,如今也只有几百块了,金刚也差不多,以前动辄过万的品种,现在不过二三百而已。


    当然,行情走低也是有原因的,任何一个品种的文玩火了,都会有大量的商人涌入行业,原本天然的东西,都开始嫁接,货量自然越来越大,加之国人最爱的内卷,卷来卷去……价格也就下来了。


    不过对于这些,罗旭是没什么兴趣的,他主要还是看古玩,而且目标很明确,是那种价不高且开门的老物件儿。


    转了几个摊子,罗旭并不是很满意,虽然也有些老的,但开价不算低,如果买过来应该是没什么利润。


    秦雅也试图去讲价,不过摊主显然不愿意卖,罗旭便没再关注。


    古玩行像摊主这样的人不少,两三千的东西标价八千,把自己的物件儿都当宝,指望遇到冤大头。


    这生意……就很难开张了。


    罗旭这次来可不是抱着找什么好物件儿的心态,而是纯为利润,所以自然不会考虑。


    正走着,王承镛蹲在了一个摊子前。


    罗旭也没说话,在摊位上扫了一眼,目光便落在了一个粉彩小杯上。


    这摊子上虽说有几十件东西,但大多为现代仿品,即便有几个老的,路份也不高,所以这粉彩小杯极为显眼。


    罗旭走近前细看一眼,这小杯半个手掌大小,上绘折枝花纹,胎质细腻、画片精美。


    “小子,这东西我要了,别瞎伸手听见没?”


    这时,王承镛低声说了一句,旋即若无其事地在摊子上乱看。


    显然,王承镛也意识到了,他在看这个粉彩小杯。


    罗旭本就没打算抢,索性笑了笑:“放心,我今儿来进货的,不跟您抢。”


    王承镛闻言放下了心:“嘿,你说这杯我拿回去喝酒,怎么样?”


    “好么,您真舍得,拿官窑喝酒啊!”罗旭压低了声音。


    “那才讲究呢!”


    说完,王承镛拿起小杯,看向摊主:“这个怎么卖?”


    摊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留着寸头,此时手里还拿着一本《古玩鉴赏指南》正学习着。


    他闻声抬起头:“哦,那个杯明代的,三万!”


    听到三万,罗旭暗暗点头,这价格有漏,可以收!


    “三万不行!”


    王承镛摇了摇头,手里随意翻弄着小杯。


    罗旭忍不住暗笑,突然想起上次收那个雍正珐琅双耳尊的事儿了。


    对,这老头儿可是贼抠门,越便宜越不嫌便宜。


    “大爷您可看好了,底款写着呢,大明成化年制,成化的可贵啊!”摊主说道。


    王承镛抬头笑了笑:“成化就贵?你傻了吧?就因为成化出了个斗彩鸡缸杯,本朝的东西就都贵啊?”


    这话问得摊主没话说,毕竟他还学习呢……


    “我跟你说啊,你这东西不行,画片儿一眼就是糙,底儿也不对啊,成化圈足是米糊底,而且足墙高,说白了就是挖足比较深,你这……明显太浅,而且边儿太尖了,都能剌手,这么说吧,这玩意儿连到清都够呛!”


    说着,王承镛便将物件儿撂下了:“甭蒙我,你说个实价!”


    摊主被王承镛这几句直接说懵了,他起身走到前面,拿起小杯看了看。


    随后,他翻过底款:“您看,这不写着呢吗?大明成化年制!”


    “扯淡,网上有的是这样款的,三万你收吗?”王承镛白了他一眼。


    “这……网上可都假的啊!”摊主讪讪道。


    王承镛冷笑:“废话,你这也不到代啊,我看最多民国,你看这胎,没戏!别说米糊底了,小子,知道清三代是什么底吗?”


    摊主摇了摇头:“您说说?”


    “还行,挺好学,我告诉你啊,清三代的底儿是糯米胎、泥鳅背儿,摸起来就是俩字,细滑!你自己感受感受!”王承镛指着那小杯的圈足说道。


    摊主按照王承镛说的,摸了摸圈足,果然感到了剌手感。


    “得!我这也是以前收的,那您开个价,别让我赔了就行!”


    王承镛想了想:“八百块钱,行不行?”


    罗旭差点没喷唾沫。


    八百?


    真尼玛黑啊!


    他突然觉得……周明贵还算有点良心。


    “八百?您别逗了,哪凉快哪玩儿去吧,这杯我当时两……我三千块进的!”


    摊主立刻站了起来,不过说到价格,还是卡壳了一下。


    王承镛撇撇嘴:“没戏,你东西不对,爱卖不卖,不然你就砸手里!”


    说完,他起身要走。


    摊主连忙道:“大爷,您加一手,我也退一步,行不行?”


    王承镛回头瞥去:“这还差不多,不过你这就是个单杯,又没配上壶,这样吧,一千二,咱一口价!”


    听到这话,罗旭心里这个乐啊。


    他本以为王承镛会按照摊主说错了那个两千开价,敢情真让人家赔钱卖啊!


    不过就在这时,他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猛然睁大双眼,一把拉住了王承镛的胳膊。


    “王爷,你刚才说嘛?单杯,没配上壶对吗?”


    王承镛都懵了。


    “你小子有病啊?”


    罗旭却没理会,反而有些忘我了,他的声音又大了些继续道。


    “因为单杯,没配上壶,所以杯的价格会被影响,而反之亦然,没有配上杯的壶,也会被影响!对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