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蜜吃了一顿饭,苏星河接下来的时间,就留在了燕京。
两天的时间,说过去就过去了。
苏星河再次出现在杨蜜公司会议室的时候,里面坐着好几个人,看样子应该就是她们公司请来的音乐人。
“苏老师。”
“苏老师您好。”
“苏老师好。”
“初次见面,你好。”
大家寒暄了一番之后,便在会议室坐下。
“先听听小样吧。”
刘静怡对苏星河跟杨蜜说道。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点点头。
那边一个音乐人会意,跟一个工作人员说了一声。
那工作人员就去了操作台,打开了一首早录制好的曲子。
音乐声响起,苏星河皱了皱眉头,不是杨蜜的声音,而是另一个女人唱的。
唱功一般,应该就是个歌曲小样。
“明月啊,几时能有,把酒啊,我问青天,不知啊,天上的宫阙,今夕啊,究竟是何年……”中间加了几个字,还改了几个字和词。
刘静怡介绍道:“这首歌流行因素比较强,稍稍有些对原诗词的改动,但也就是些虚字,改动也并不大,还是原汁原味的。”
杨蜜看看苏星河:“你觉得呢?”
看她的表情,貌似对这首歌很满意的样子。
苏星河却微微摇摇头:“不行,这么改的话,流行元素有点多了,整首歌听上去都没有了那种古风的感觉,意境完全没有了。”
那作曲家听不下去了,看了苏星河一眼道:“可我们做的就是流行音乐,什么是流行音乐,苏老师您不知道么,不就是朗朗上口的口水歌么?当初您那个网络音乐,不就是这样么?”
虽然一口一个苏老师,但对方的态度,可不那么客气。
很明显,曲子是他写的。
“这是李武培老师,圈内知名的作曲人,写过好几首大热的歌曲。”刘静怡介绍道。
李武培的年纪不大,三十岁左右,比苏星河大几岁的样子。
也许是因为年少得志的关系,他很自信,看着杨蜜道:“我保证,只要用我的曲子,这首歌肯定能够被选上。”
苏星河没说话。
杨蜜笑了笑,对李武培道:“李老师,先别急,再让苏老师听听。”
她的话,李武培肯定是要听的,看了苏星河一眼,没吭声。
虽然苏星河是个有钱人,但在这种音乐人的眼里,怀疑自己作品的人,什么身份都不重要。
刘静怡跟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然后对苏星河说道:“下面这首是另一位音乐人创作的,按照您的说法,古风味道很浓厚。”
苏星河点点头。
音乐声响起。
卧槽!
这回苏星河都无语了。
美声唱法,古风味道是有了,可这旋律……
苏星河觉得,喜欢这种旋律的,大概品味都很特别。
强忍着听完整首歌,苏星河不等杨蜜问自己,直接说道:“这个曲子还是算了吧,咱们再听听。”
杨蜜熟知他的性格,自然明白苏星河的意思。
他是不好意思直接说不怎么样。
想了想,她看向刘静怡。
刘静怡有些无奈:“一共三首歌,还有最后一首。”
“那就来吧。”
杨蜜说道。
“好。”
刘静怡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最后的那位作曲家更有意思,直接抱着一把吉他坐在了那里。
“录制小样的时间不够,我自弹自唱吧。”
苏星河跟杨蜜面面相觑,也只好任由他抱着吉他在那里开始自弹自唱。
然后……
就特么没有然后了。
苏星河都无语了。
因为这人居然把词改成了摇滚风格。
苏星河听的嘴角一阵抽搐,都快要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等最后一个人唱完,刘静怡征求苏星河的意见,道:“苏老师,您看怎么样?”
看了一眼杨蜜,
苏星河最后还是坦然道:“刘小姐,说实话,还是算了吧。”
???
刘静怡一怔。
苏星河摆摆手:“这几位的表演,真让我没办法满意,这首词还是不要让杨蜜来唱了。”
不是他不给老朋友面子,而是这首词如果就让他们这么唱了,真是糟蹋了。
在苏星河印象当中,《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不是没有被改编成歌曲,但无论哪一个版本,都要比他们这些人改编的更好。
就这三首改编的歌曲。
一个纯粹变成了流行口水歌。
一个晦涩难懂。
另外一个干脆就变成了声嘶力竭的摇滚。
好好的一首中秋词,硬生生糟蹋的不成样子。
当然,
也有可能是苏星河太骄傲了。
毕竟身为穿越者,而且还有系统傍身,苏星河这心里面,自然有一种别样的骄傲。
这就好像地域意识似的,自己家乡不管好坏,在自己看来,都是好的,是值得骄傲的。
其实如果客观来看,那三首曲子还是不错的,尤其第一首李武培创作的,还是很朗朗上口的,可以算是一首还算不错的曲子。
但苏星河看来还不够,远远不够!
最起码,
不管是杨蜜这个歌手,还是李武培等人的作曲,在苏星河眼中,都达不到完美的程度。
刘静怡皱眉,“苏老师,你再考虑考虑,我个人认为李武培的曲子不错,蜜蜜之前听过,也是这么想的。”
杨蜜张张嘴,却没说话。
苏星河笑了笑,摇摇头:“真的不行。”
“哪里不好,苏老师,你说说看?”
李武培一脸的不服气。
做音乐的人,无疑都是非常骄傲的。
在李武培看来,你质疑我的音乐,就是质疑我的实力,凭什么你苏星河一句不行,就认定我的曲子不好?
就因为你是原作者?
呵呵。
你一个写小说的,懂什么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