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领导让刘光齐第五天去外贸部报到。
第二天外贸部的办公厅的厅长赵思宇就上门拜访了。
“刘主任!您好,我是咱们外贸部办公厅的赵思宇!”
刚打开门,站在门口的赵思宇就很是认真和表情有些热切地跟刘光齐问好。
“你好,赵思宇同志。先进来坐吧!”
刘光齐让开位置,将对方带到客厅沙发处。
家里就刘光齐一个人在,媳妇去上班,三个小孩也都去上学去了。
“喝茶可以吗?”
刘光齐让对方坐下后,开口问道。
“可以的,谢谢主任!”赵思宇松了口气,看来这个新上任的领导还是比较好相处的。
现在外贸部地位有些尴尬,部长是对外贸易委员会的大领导兼任的。
所以他并不经常到外贸部的办公室,虽然外贸部常年有专属的办公室。
但是对方也就是一个月来不了一两次,他们这些厅局级干部汇报工作都是要跑到海子里面的办公室去汇报。
这种情况下,在路上的无用时间大大增加,而且也很麻烦。
至于另外的副部长(副主任)他们就不管具体业务,只是一味地抓思想。
或者说他们就不懂业务……
所以外贸部的这些司局级干部对于刘光齐的到来的心情是复杂的。
一个是他空降过来,自己等人自然短期内是没有机会往上走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汇报工作也方便很多,不用一直海子部委两边跑。
而且有些事情不容易找到人,毕竟大领导的工作重心不是在外贸部,所以经常要预约,在那边排队等接见。
刘光齐不知道对方内心波动这么大,给他倒了一杯茶后,就开口问事情了。
“本来我打算过两天过去部里再具体问情况的,但是既然你来了,那么我觉得我们先聊聊,有利于后面开展工作!”
对于自己办公厅的厅长,刘光齐自然不会去太过委婉。
因为办公厅的厅长说到本质就是为部里一把手服务的!这个位置一定要是一把手的人!
所以刘光齐打算借着这个提早的对话,来试探一下对方的立场和站位。
如果对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的话,刘光齐也是会找机会将他换掉。
当然这个换掉,就是给对方找一个新的岗位,或者提拔一个新的副厅长,从赵思宇手上夺取权力。
“好的,领导!要不然我先给您介绍一下咱们外贸部的大致情况?”
赵思宇也知道现在这次谈话涉及到自己接下去在外贸部的前程,自然不敢怠慢。
不过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位看着也就三十多岁,自己这个年近五十的“老年人”,坐在对方面前居然有些紧张害怕。
“嗯,你给我介绍一下吧!”
刘光齐也是正有此意,虽然对方的介绍会比较片面,但是等自己就职之后,再通过自己了解拼凑的话,肯定能完整了解。
“领导,现在咱们外贸部的路部长是院里的大领导,现在只是兼任部长职务,甚至在革委会内部并没有任职,但是也不让其他副部长担任主任职务。而您是主持工作的副部长,所以您就任之后是直接就职咱们外贸部革委会主任职务。这个路部长已经下发通知了。”
刘光齐闻言眉头一挑,有点意思,难怪赵思宇一来就叫自己主任,而不是称呼自己具体的行政岗位。
同时,他对于路部长这位院里的大领导有些好奇了,不过后面也有的是机会接触,毕竟小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大事的话,还是需要请示对方的。
看到刘光齐的表情,显然是已经消化完这个信息,赵思宇继续说道:“至于副部长有两位,一位是部队转来的叶副部长,还有一位是政策研究室的齐副部长……”
一番解释说明之后,刘光齐就已经拼凑出现在外贸部的大致架构情况。
叶副部长现在在外贸部主要抓的是思想方面的工作。
齐副部长做研究出身的,对于具体业务不擅长,并且年龄也比较大了,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
至于其他的司局级负责人有些被斗争下去,由副职顶替上来,资历不够。
还有一些是害怕站错队伍被清算,做事有些畏首畏尾。
地区业务司里面的第一到四局大多数已经名存实亡的感觉了。
第一局(苏联东欧司)
第二局(亚洲司)
第三局(西欧非洲司)
第四局(美洲大洋洲司)
也就是第二局(亚洲司)还在偷摸地干着之前刘光齐建议的那些举措。
其他的都没有什么业务量了。
至于一线执行层是由十余家直属国营外贸总公司组成的。
比如: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等等。
至于更下面的那些各口岸分公司,还有地方外贸局这种由地方和外贸部双重领导的单位更是数不胜数。
按照赵思宇的说法,只要将外贸部内部的那些综合管理部门抓好,其他的业务司局都比较容易管理。
这说的当然是大实话了,毕竟不管是什么机关单位,只要将财政大权和人事大权抓在手上,那么下面的那些人就蹦跶不起来。
听到赵思宇的介绍,刘光齐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很明显,他想要投奔自己!
“思宇同志,辛苦了,我已经大致了解咱们外贸部的情况了!”
刘光齐满意地对着赵思宇点了点头。
赵思宇闻言一喜,对方没有连名带姓叫他,那么就算是初步接受他的表现。
“主任,为您服务是我们办公厅的职责所在!”
激动之余,赵思宇先是再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也没有忘记自己专门提前拜访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
于是他赶紧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