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6章 海洋水稻铺开种植

作者:晨锦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砚秋笑了笑,实话实说,“但相关的海域地质水文资料我都仔细看过了。”


    苏砚秋显然做足了功课,“虽然岸边主要是碎石滩,原生土壤贫瘠,几乎没什么利用价值,但这对我们计划采用的浮板种植模式来说,不仅没有负面影响,反而省去了清理和平整滩涂的大量麻烦。”


    “要不事不宜迟,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着手浸泡催芽稻种,尽快把第一批水稻种下去。”


    大家都觉得时机紧迫,于是立刻行动起来,大家先开了个会,确定了分工,实验室的研究员和苏砚秋带来的人手混合编组,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准备育种工作。


    前期的泡发还是由慕教授、苏砚秋和两位副教授一起,几位教授已经很有经验,苏砚秋也插不上太多手。


    于是三天后,粤市某偏僻的礁石海湾区,一户海边小院里,正在帮妈妈摘菜的少年赵小勇,瞪大了眼睛看着那片平日里只有海鸥光顾的乱石滩。


    今天那里突然变得异常热闹,多了许多陌生面孔和一堆堆看起来像是大方块的东西。


    “妈!妈!你快来看!”


    他扯着嗓子朝屋里喊,“乱石滩那边又来了一大群人!还带着好多奇怪的大方块,他们要干啥呀?”


    屋里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妇人,手里还拿着炒菜铲子,系着围裙就急匆匆跑了出来。


    她眯着眼望了望:“我听村支书前两天提过一嘴,说这片滩好像承包出去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冤种……咳,哪个老板把这地方包下来的。”


    她本来想说“大冤种”,临时改了口,“虽说这是个内湾,风浪比外海小点,可这满滩的碎石头,既没法搞旅游开发,捞鱼也不行,网一下去准挂破.....”


    “不管是哪个包的,有人投资我们这里总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啊,说不定家门口都可以找个工作!?”


    赵小勇眼睛亮晶晶的,他们家家庭条件一般,全家都在别处务工,他爸还在纠结要在城里买房的事情,总不能一直租住在城里。


    他对海边有感情,可是自己住的地方没有任何经济产出,要不是清明节,他们一家都不会回来。


    “这种地方,人家承包也是圈地,咋可能在这里做的了啥,肯定是哪个有钱人买来放到耍的。”赵小勇的妈转身就要进厨房。


    “哎呀,他们好像在往海里放那些大方块!像是要搭个大平台!”


    赵小勇看着那些人一块接一块地将绿色的浮板推入海面,那些浮板边缘似乎有特殊的结构,能够相互连接锁紧,随着拼接的进行,一个巨大的绿色平台正在海面上逐渐成型,随着波浪轻轻起伏。


    “哇,好壮观,这是要做什么啊!”


    少年人的好奇心终究战胜了腼腆,赵小勇按捺不住,一溜烟跑了过去,想凑近了看个明白。


    赵小勇瞅准一个看起来面善、正在指挥工人固定最后几块浮板的年轻人,鼓起勇气凑上前,好奇地问:


    “大哥,大哥,你们这兴师动众的,到底是在弄啥子名堂哦?”


    唐俊抬起头,擦了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露齿一笑:“哦,没弄啥,种水稻!你是附近的居民吗?”


    他抬手指指远处的小房子,显然早就注意到一直在看他们的赵小勇。


    “啥玩意儿?!”


    赵小勇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水稻?种海里?水稻哪能种在海里?咸水不得把它齁死啊!”


    周围的工人听到他俩的对话,都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小伙子,没骗你!就是种水稻!”


    “你们笑他干啥,来之前我也不相信啊!”工人们互相调侃起来。


    赵小勇更迷糊了,他指着眼前拼接好的绿色浮板,连珠炮似的发问:


    “怎么可能嘛,这是咸水!而且这光溜溜的板子上连点土都没有,你们种哪儿?难道要在这大板子上先铺上一层厚厚的泥巴吗?”


    他仔细瞅了瞅浮板,发现每个板子间隔十厘米左右就有个小眼,怎么看也不像能托住泥土的样子。


    唐俊被他一连串的问题和难以置信的表情逗得更乐了,耐心地解释道:“哈哈,没那么复杂,小伙子。我们搞的是无土种植,高科技!”


    他指着浮板的细节:“你看,这种的是特制的双层浮板,中间是空的,设计的时候就想好了,有一部分区域能让海水慢慢地渗进来。板子夹层里面我们还提前放了些处理过的海草和其他东西,具体是啥我得保密,反正能帮水稻适应环境……”


    赵小勇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唐俊拍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自以为非常高深的话:“所以要努力读书,你看任何难题人类都可以克服!”


    “不可能真能种的出东西吧,海边的沙滩都不长杂草!”赵小勇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要推翻唐俊的话。


    唐俊:“嗯!能长出来!信我的,过俩星期你再来看,这片黑乎乎的板子上,保准能冒出一片绿油油的秧苗!”


    赵小勇估计这就是她妈说的,那些人要圈地圈海总要找些正当理由的,于是不跟他们多说了,一溜烟地就往家里跑,急着要把这稀奇事告诉他妈。


    另一边,苏砚秋站在一块较高的礁石上,看着实验室的人用镊子把发芽的种子放进浮板槽里,再由工人放置到海面一块块的连接起来。


    看着面积接近一亩的浮板平台已经严丝合缝地拼接完成,稳稳地漂浮在平静的海湾里,随着波浪轻柔地起伏,并没有出现任何散架或剧烈摇晃的迹象,心里十分满意。


    这时,朱教授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慕清华教授,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碎石走过来。


    强劲的海风将他们衣服吹得紧紧贴在身上,尤其显得慕教授的身材格外干枯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


    苏砚秋见状,赶紧从礁石上利落地跳下来,快步上前扶住慕教授的另一只胳膊:


    “慕教授,浮板差不多放完了,让它慢慢长了,后续也简单,一周后只需要在每个浮板的种植坑洞里定点投放一次促灵素就行,其他几乎不用怎么管,你们可以先回去,定点采集数据就可以了,这里我也装了监控,还让唐俊派了人值班。”


    朱教授一听,忙不迭地摆手,态度非常坚决:


    “那不行那不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海洋水稻首种,我们必须就地驻扎,建立临时观察室,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记录和环境监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