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2章 黄豆种植模式

作者:晨锦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自强这会也沉吟着开了口:“前段时间在东北基地,我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专家交流过。我们国家的大豆、玉米这些饲料粮,确实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国家层面一直在担忧的战略弱点。”


    他详细解释道:“因为我国有限的、最优质的土地资源,必须优先保障小麦、水稻这些主粮和蔬菜的供应,这是底线,要确保老百姓的口粮绝对安全,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而养殖业所需的庞大饲料原料,就不得不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因为那些美洲大豆主产国地广人稀,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程度极高,成本比我们低很多。”


    “专家们一直都担心我们会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但因为是饲料粮,不是直接入口的主食,所以即便政策上鼓励国内农户种植,也很难大规模推广开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产大豆成本高,卖不起价钱,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林峰接口道:“所以,一旦国际供应商形成联盟,或者像佩姐预测的,他们联手行动,突然断供、或者大幅减少供应量,再或者更阴险地,不断阶梯式抬高价格……我们的养殖户将立刻面临成本倒挂的残酷局面!”


    “饲料价格比肉禽价格涨得还快,养得越多亏得越惨,整个养殖产业链,从饲料厂到养殖场再到屠宰加工企业,都会受到重创,进而严重影响肉蛋奶的稳定供应!”


    一旁的张露下意识地接话:“我的天……那照这么说,到时候会不会出现……直接从国外进口猪肉、鸡肉、鸡蛋,反而比我们自己养还要便宜的情况?那我们岂不是有更多的东西要依靠进口了?这太可怕了!”


    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深渊。


    卓佩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让我们在更多领域形成依赖。所以,”


    “我觉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现在就必须有所动作,抓住这次危机中隐藏的风口浪尖的机遇!提前布局,哪怕只能搅动一小池水,也能在未来拥有话语权!”


    苏砚秋内心被说得热血涌动,但作为实际操盘者,她还是冷静的计算着现实的可能性:


    “佩姐,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时间和产量是关键,可就算现在开始大规模扩种黄豆,真的来得及吗?”


    “按照常规,4斤种子才能种一亩地,今年粤市基地的总收成,精挑细选后能作为优质种源的,满打满算也就8000多斤……”


    她快速心算了一下:“就算这8000斤全部立刻种下去,也才能覆盖2000亩地左右。这批种子从播种到成熟采收,至少需要2-3个月。”


    “而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可能一两个月内就会见分晓,我担心……等我们的豆子长出来,恐怕对方的组合拳已经打完,市场格局已定,黄花菜都凉了。”


    苏砚秋比出一个小拇指:“毕竟我们这点产量,在动辄以百万吨计的国际贸易量面前,恐怕连一点小水花都溅不起来。”


    这是最现实的顾虑——远水,似乎解不了近渴。


    卓佩却摇了摇头,她的目光看得更远,布局也更深远:“关系不大,砚秋,你不能用我们这点初始产量,去和对方操控的整个大盘子做对比,那确实是以卵击石。”


    她身体前倾更靠近苏砚秋:“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在第一时间就完全填补进口缺口,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现阶段的核心目的是‘破局’和‘立信’!”苏砚秋眨巴两下眼睛,等她继续说。


    “第一,‘破局’:只要我们在对方价格炒到最高点、市场恐慌情绪最浓的时候,哪怕只能拿出几千吨我们自己产的、品质极高的非转基因黄豆投入市场。”


    “或者只是高调宣布我们有这个储备量和持续供应能力,那就足狠狠打入他们试图营造的‘供应短缺、价格必须无限上涨’的逻辑链条里,打破他们的价格垄断联盟和心理预期。”


    “这能给国家层面的谈判和调控,争取到宝贵的缓冲时间和筹码。”


    “第二,‘立信’,通过这次危机中的亮相,我们要让全国的市场、养殖户、加工企业都知道,国内有一家叫‘神农’的公司,能稳定产出最顶级的非转基因大豆,这些大豆可以永远循环复种,从此奠定我们在国内大豆领域的顶级品牌地位和信誉。”


    “这份无形资产,比短期内卖豆子赚的钱重要得多!”


    卓佩的目光如炬,牢牢锁定苏砚秋:“所以,砚秋,这8000斤种子,一刻都不能再耽搁必须尽快播种下去,说不定现在埋入土里,将来就能长成破局的千军万马,即便没有出现我担心的情况,我们神农基地的品质要消化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她微微前倾身体:“我有强烈的预感,这一天,绝不会太遥远,这些黄豆一定能派上用场!!”


    这番充满战略眼光和坚定信念的话语,瞬间点燃了桌上的气氛。


    苏自强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对啊!要是照这个思路,那我们的黄豆,定价策略就得变一变了!不能光想着走高端、卖高价!得走‘亲民路线’、‘国民路线’!”


    他思路彻底打开:“咱们这黄豆,品质是世界顶级的,是非转基因的,如果价格还能有竞争力,那就不单单是解决国内需求的问题了!”


    “说不定……说不定将来还能反过来大量出口,去冲击国际市场!把国外那些转基因大豆的市场份额给抢过来!让他们也尝尝被优质低价产品竞争的滋味!”


    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脸上泛着红光。


    “啪!”


    林峰打了个清脆的响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立刻接话:


    “苏总,您这想法太对了!这才是真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用市场化的手段,在全球市场上和他们正面竞争!我们有好产品,就有这个底气!”


    苏砚秋静静地听着她爸和林峰充满激情的讨论,看着卓佩那笃定而充满力量的眼神,一个清晰而宏大的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并坚定下来。


    她声音平静却直接宣布结果:“好!那就这么定下来,反正这也是一件没有风险的事情,战略方向清晰了,接下来就是执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