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章 叶军长

作者:四千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里是新四军军部的所在地,也是整个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心脏。


    然而,近几日的云岭,气氛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外围的警戒哨卡,比往常增多了数倍,盘查也更加严格。


    一股“外松内紧”的紧张氛围,笼罩着这片红色的土地。


    这天傍晚,就在通往云岭的一条隐蔽山路上,一支由新四军战士组成的巡逻队,正在例行巡逻。


    带队的,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排长。


    突然,一名眼尖的战士,指着远处山坳里,低声惊呼道:“排长,你看!那是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暮色笼罩的山坳里,赫然停放着五辆涂着日军土黄色迷彩的军用卡车!


    “是小鬼子的卡车!隐蔽!准备战斗!”老排长脸色一变,立刻打出手势,带领着战士们迅速散开,各自寻找掩体,手中的步枪齐齐对准了那个方向。


    整个巡逻队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他们等了许久,那几辆卡车却没有任何动静,周围也静悄悄的,听不到一丝人声。


    “不对劲……”老排长眉头紧锁,感觉事情有些蹊跷。


    就在这时,从另一侧的山坡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马蹄声。


    “哒、哒、哒……”


    众人立刻调转枪口,只见一匹神骏非凡的黑色骏马,正从山坡上不紧不慢地走下来。


    马背上,坐着一个身穿普通服饰、面容虽然年轻但眼神却异常沉稳的青年。


    “来者何人?!站住!不许动!”老排长大声喝道,手中的驳壳枪稳稳地指着对方。


    那青年勒住马,从容地翻身下马,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


    “这位同志,请不要误会。”青年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我是从德国归来的留学生,我叫李红星。我受海外爱国华侨和一位……一位名叫‘孤狼’的朋友所托,历经千辛万苦,为新四军送来了一批重要的援助物资。”


    说着,他指了指山坳里那五辆卡车。


    “援助物资?”老排长一脸的将信将疑,“你是说……那些卡车?”


    “是的。”李红星(林默)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充满了艰辛与自豪的笑容:“那些车上,装载的是一整套从德国采购的、全新的步枪和子弹生产设备,还有配套的技术图纸和大量的特种钢材。是海外的同胞们,节衣缩食,凑钱为我们抗日将士购买的!”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但老排长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的身份?”


    “证据就在那些卡车里。”林默的回答滴水不漏:“当然,我这里还有一封介绍信。是我那位‘孤狼’朋友给的,是皖西地区的一位……王猛团长给孤狼的身份证明,孤狼说让我来证明身份。”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件。


    听到“孤狼”和“王猛团长”的名字,老排长的眼神瞬间变了!


    “孤狼”的威名,早已通过军区内部的通报,传遍了整个新四军!


    而王猛团长在皖西打的那扬“神风机扬”大捷,更是让所有人都津津乐道!


    老排长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打开一看,正是王猛团长的亲笔!


    信中虽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但明确证实了持有此介绍信的就是“孤狼”同志。


    老排长的态度,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收起枪,对着林默,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李先生!对不起!是我们误会了!我立刻……立刻向军部汇报!”


    很快,消息便层层上报,迅速传达到了新四军军部。


    当叶挺、项英等军部首长,听到有一位名叫“李红星”的德国归国留学生,在传说中的“孤狼”的帮助下,竟然将一整套德国的军工生产线和大量原材料,神奇地运到了他们军部眼皮子底下时,所有人都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天大喜讯”,给彻底震惊了!


    “德国的生产线?!步枪和子弹的?!”


    “还有技术图纸和特种钢材?!”


    “快!快去核实!不!我亲自去!”


    这么重要的消息,军长叶挺也没坐住,他兴奋地站起身,立刻带着几名军部的主要领导和警卫员,亲自赶往那个山坳。


    半天后,当他们赶到现扬,看到那五辆崭新的日式卡车,以及……当战士们撬开其中一辆卡车的车厢,看到里面那些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泛着金属光泽的、崭新的机器零件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真的!


    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叶挺军长激动地走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林默的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激:“李先生!你……你和你的朋友们,真是……为我们新四军,为我们中国的抗日事业,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啊!”


    林默看着眼前这位在历史上充满传奇与悲剧色彩的将军,看着他那真诚而激动的眼神,心中那份早已排练过N遍的说辞,瞬间涌上心头。


    “叶军长,您言重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属于知识分子的谦逊和沉稳:“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等海外游子,虽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挂念着祖国的安危。这些设备,是我们海外爱国同胞的一点心意。只恨我等能力有限,能做的不多。”


    他顿了顿:“只是……这一路行来,实在是太过艰难。为了躲避日寇和……某些顽固派的封锁,我们损失惨重。我那位‘孤狼’朋友,为了掩护我这支车队,已经独自一人,引着敌人的主力,向另一个方向去了……也不知,他现在……”


    这番半真半假的话,说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既解释了物资的来历,又抬高了“孤狼”的形象,同时,也完美地将“李红星”和“孤狼”这两个身份,进行了切割。


    叶挺和项英等人闻言,更是对那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孤狼”同志,生出了相见恨晚的情愫和担忧。


    “李先生,你放心!‘孤狼’同志,是我军的英雄!我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他的安全!”叶挺军长郑重地承诺道。


    随即,他看向林默,眼中充满了欣赏和期待:“李先生,你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如此宝贵的设备,更重要的是……你还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我代表新四军军部,诚挚地邀请你,留下来!帮助我们,把这些机器,变成打鬼子的枪炮!不知……你意下如何?”


    林默等待的,就是这句话。


    他看着叶挺军长那充满期盼的眼神,心中那份源于历史的悲痛再次涌上。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哽咽,对着叶挺郑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国之所需,学生万死不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