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0章 永明之治,齐武帝萧赜

作者:花鸟风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就是齐武帝萧赜!】


    “齐武帝?”


    “哪来齐朝?”


    宋武帝刘裕顿时皱起眉头,警觉地问道。


    这萧赜,该不会是推翻大宋的人吧?


    【齐武帝萧赜,字宣远,小名龙儿,南朝齐第二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


    【他是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南齐盛世“永明之治”的开创者,也是南齐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他宋文帝刘义隆一样,他也是一位高开低走的皇帝!】


    “这不对吧?”


    “朕身为大齐的开国皇帝,居然没上榜?!”


    齐高帝萧道成后知后觉,非常不满地说道。


    咋了?


    难道他成昏君了?


    【萧赜生于刘宋元嘉十七年,母为高昭皇后刘智容。】


    【他早年随父萧道成辗转地方任职,亲历战乱与政局动荡,培养出军政才能。】


    【宋后废帝刘昱暴虐无道时,萧赜协助父亲策划政变,是萧道成代宋建齐的核心助力。】


    “竟然是萧道成篡位的?!”


    宋文帝刘义隆震惊不已,头皮发麻地说道。


    现如今,萧道成可是他手下为数不多可堪大用的将领啊!


    谁知道对方竟然造反了?!


    “来人!”


    “传朕命令,去捉拿萧道成父子!”


    刘义隆脸色阴沉,怒声说道。


    【宋末时,萧赜任寻阳太守,平定地方豪强戴凯之叛乱。】


    【477年,萧赜率军死守建康新亭,击溃权臣刘休范叛军,立下大功。】


    【萧道成建齐后,因萧赜年长且强势,一度犹豫是否立其为太子,最终仍立其为储君。】


    【482年,萧道成病逝,萧赜继位,改元“永明”。】


    【萧赜在位期间,延续了其父的治国方略。】


    【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永明之治”,这也是南齐的鼎盛时期。】


    “咦?”


    “这南朝的明君还真不少!”


    汉武帝刘彻一愣,随即惊讶地说道。


    南北朝虽然是两分天下的格局,但是这明君质量,可比三国时期的强多了!


    动不动就来个“XX之治”,这谁受得了?!


    就连他汉武帝,也没有得到这样的一个称谓啊!


    【萧赜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和徭役,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繁荣。】


    【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他下令严厉清查户籍,打击假冒士族或僧侣以逃避赋役的行为,即“检籍”或“却籍”。】


    【这项政策虽然增加了国家收入,但也因执行过程中官吏的严苛和舞弊,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在490年被迫停止,允许恢复被“却”的户籍。】


    “世家大族藏匿的奴隶,是个不小的数目啊!”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幽幽,沉声低语道。


    无论是关陇集团,还是山东士族,亦或是江南门阀。


    这些存在,都是阻挡大唐进步的绊脚石!


    【萧赜即位初期崇尚节俭,反对奢靡,曾下令销毁御用的“玉导”(一种豪华玉饰)等奢侈品。】


    【永明时期是南朝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永明体”诗歌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兴盛。】


    【以萧赜次子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为中心,聚集了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等著名文人,史称“竟陵八友”。】


    “唉!”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了!”


    梁武帝萧衍看到这里,突然一愣,许多年前的回忆涌上心头,心绪复杂地说道。


    【萧赜本人崇信佛教,在位期间佛教继续发展,多地修建寺庙,佛教艺术也颇为兴盛。】


    【在外交与军事方面,萧赜大体维持与北魏的和平局面,双方互有使节往来,边境相对安宁。】


    【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借口南伐,实际上是为了迁都洛阳做准备,萧赜则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北魏三代明君,连续压制南朝三个朝代,属实是厉害!”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虽然他是最终的胜出者,但是杨坚对于北魏拓跋家的几位明君,还是很佩服的!


    【萧赜的长子萧长懋被立为皇太子,能力出众,深得信任,长期协助处理政务,】


    【然而,萧长懋于493年正月病逝,这对萧赜打击巨大。】


    【同年四月,萧赜立萧长懋的长子、年仅21岁的萧昭业为皇太孙,作为新的继承人。】


    “咦?”


    “朕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眉头一挑,惊讶地说道。


    这不是和明朝一样吗?


    太子早逝,传位给皇孙……


    啧,估计难有好下扬!


    【萧赜晚年变得猜忌多疑,尤其对宗室和功臣不放心。】


    【他先后诛杀了功勋卓著的名将垣崇祖和张敬儿,并软禁了弟弟鄱阳王萧晃。】


    【这些行为削弱了国家的柱石力量,也加剧了宗室内部的矛盾。】


    “为何明君到了晚年,都会变得多疑嗜杀?”


    宋太祖赵匡胤叹息一声,自言自语地说道。


    都不能和他一样,来个杯酒释兵权吗?


    非要杀死功臣才好?


    不妥不妥!


    【在临终托孤时,萧赜过于信任自己的堂弟、时任尚书左仆射的萧鸾,将萧昭业托付给萧鸾以及王晏、徐孝嗣等人辅佐。】


    【 493年七月,萧赜病逝于建康宫延昌殿,享年54岁,其孙萧昭业继位。】


    【然而,萧昭业荒淫无道,辅政大臣萧鸾趁机于次年发动政变,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海陵王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自立为帝。】


    【萧鸾在位期间大肆屠杀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南齐自此走向衰亡。】


    “什么?!”


    “萧鸾篡位了?”


    齐武帝萧赜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都麻了。


    他未来的托孤大臣,竟然成了大齐王朝的毁灭者!


    萧鸾少年丧父,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可以说是亲如一家人!


    这个白眼狼!


    居然如此狠毒?!


    “来人!”


    “去将萧鸾就地格杀!”


    萧赜眼珠子通红,咬牙切齿地吩咐道。


    “竟然是萧鸾篡位?!”


    齐高帝萧道成也是震怒不已,气得浑身直哆嗦。


    他亲手养大的侄子,在未来居然把他的子孙后代屠戮殆尽!


    这怎能不让他心寒和愤怒!


    【萧赜的一生,可以说是南朝皇权政治的典型缩影。】


    【前期励精图治缔造盛世,晚年因猜忌与继承危机酿成王朝崩坏,其“人亡政息”的教训,成为后世史家反复剖析的案例。】


    “来人!”


    “把萧鸾剁碎了喂狗!”


    萧道成眼神冰冷,愤怒的声音回荡在皇宫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