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文明起源,传说三皇

作者:花鸟风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皇五帝”的传说,是中国古史体系中,对文明起源阶段英雄领袖的集体记忆,融合了神话、历史与哲学建构。】


    “三皇五帝时期太久远了,而且没有史料留下,实在是无从考证!”


    唐太宗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皱眉沉声说道。


    他甚至都觉得,历史上可能都没有这几个人!


    又或者,这几人是当时最强大的部落,首领的称呼。


    可能好几代首领都用同一个名字!


    “三皇不太清楚,但是五帝肯定是确有其人的!”


    孔子盘坐在天幕下,若有所思地说道。


    唐虞之际,可是上古时期的盛世啊!


    后世之人可能距离五帝时期太过久远,并不清楚真伪。


    可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距离五帝时期也不过两千年。


    他敢肯定,尧、舜、禹等人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关于“三皇”的传说,是华夏文明初创时代的象征性领袖,代表人类从原始生存向农耕文明的跨越。】


    【不同文献对“三皇”具体人物的记载虽有差异,但核心均指向对火、渔猎、农耕、医药等基础文明的创造。】


    【因战国至汉代文献记载不同,“三皇”存在多种组合,反映不同学派对文明起源的认知。】


    【最主流的组合:燧人、伏羲、神农,反映文明演进逻辑。】


    【影响最深的组合:伏羲、女娲、神农,汉代画像石常见。】


    “不论是哪种组合,都是我华夏文明的先祖!”


    秦始皇嬴政整理好黑金龙袍,对着天幕微微弯腰行礼,起身后说道。


    虽然他自诩“功过三皇五帝”,但是对于这几位华夏的先祖,内心还是很尊敬的。


    他不想去纠结三皇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只需要把他们当做华夏的精神图腾就好。


    【燧人氏,是火与纪元的开启者。】


    【他钻木取火,终结生食历史,驱兽防寒,催生熟食,这也是人类脑容量进化的关键。】


    【他开创结绳记事,创造原始符号系统,为文字诞生奠基。】


    【在距今5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了灰烬层,证明东亚地区早期用火能力。】


    【新石器早期遗址,如贾湖出土的带刻符龟甲,反映记事需求。】


    “竟然如此遥远!”


    汉武帝刘彻震惊了,不可思议地说道。


    他还以为三皇时期最多也就在一万年的范围内呢!


    谁知道天幕直接给他扔了一个重磅炸弹!


    【伏羲氏,是渔猎与宇宙观的缔造者。】


    【他结网捕猎,教民渔猎畜牧,推动食物来源多样化。】


    【他观察天地,创“先天八卦”,奠定《周易》哲学基础。】


    【伏羲始制嫁娶,确立对偶婚制,规范伦理关系。】


    【在神话传说中,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手持规矩,象征天地秩序。】


    【在汉朝画像中,二者蛇尾交缠象征阴阳交合。】


    【在距今8000年的甘肃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地画,或反映原始巫术仪式。】


    “伏羲和女娲,这可是实打实的老祖宗!”


    汉光武帝刘秀神色严肃,对着天幕躬身行礼。


    在他们这个时代的观念中,正是有了伏羲和女娲造人,才会使得华夏文明得以诞生!


    【神农氏,是农业与医药的奠基者。】


    【他发明耒耜,教民耕种五谷,从采集进入农耕时代。】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发现草药治病,《神农本草经》托名于他。】


    【他还设立市廛,首创物资交换集市。】


    【神农氏所在的时期,对应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粟作农业成熟,聚落规模扩大。】


    【山西高平发现的南北朝《炎帝陵碑》,将神农与炎帝合二为一。】


    “咦?”


    “神农和炎帝合一,有意思!”


    老子李耳看到这里一愣,随后扬起眉头惊讶地说道。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也不是胡说,有它的道理!


    【女娲,被称为创世母神。】


    【在神话传说中,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制定婚姻。】


    【先秦时期,女娲地位崇高,《楚辞·天问》曾提及,汉代时与伏羲并列。】


    【儒家兴起后,因其“造人神话”不符合伦理叙事,女娲“三皇”的地位,逐渐被燧人或黄帝取代。】


    “狗屁的伦理!”


    “后世那些儒学子弟难不成都学傻了?”


    孔子看到这里,顿时绷不住了,开口怒斥道。


    后世那帮所谓的大儒,把路子都走窄了啊!


    说白了,就是思想禁锢了!


    孔子很不满意!


    他甚至觉得后世所谓的儒学,可能已经脱离了他的初衷……


    【黄帝,从三皇到五帝的位移。】


    【《帝王世纪》将黄帝列为三皇之末,强调其开创制度。】


    【司马迁《史记》将其归为五帝之首,突出国家雏形构建。】


    【战国至汉代,历史观从“文明创造”转向“国家形成”,黄帝成为过渡性符号。】


    “又是司马迁?”


    “这小子胆子挺大啊!”


    汉武帝刘彻一惊,瞠目结舌地说道。


    好家伙,司马迁连“三皇”的位置都敢动?


    嗯,改天得敲打敲打他!


    【三皇传说的历史逻辑,表达着文明演进的隐喻。】


    【在生存阶段,有燧人氏,火的使用,处于旧石器晚期。】


    【在探索阶段,为伏羲时代,渔猎与符号,约前7000年,属于新石器早期。】


    【在稳定阶段,是神农的时代,出现了农耕与医药 ,约前5000年,属于新石器中晚期。】


    “有意思!”


    “后世之人的想法挺独特!”


    宋太祖赵匡胤精神一振,若有所思地说道。


    他觉得,还有可能被天幕说中了!


    【燧人氏代表西北羌戎族群,拥有火崇拜。】


    【伏羲源自东夷太昊部,主要崇拜蛇图腾。】


    【神农关联华夏农耕族,属于炎帝系,以龙为图腾。】


    【三者合流,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大融合。】


    “这就是天下大同啊!”


    明成祖朱棣背负双手,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在思考,要不要效仿炎黄,把大明周围的几个国家给“天下大同”了呢?


    嗯,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