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苻坚似项羽,以仁心行霸术

作者:花鸟风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东晋刘牢之率5000北府兵突袭,歼秦军1.5万 ,秦军士气受挫。】


    【晋军要求秦军后撤,让出决战空间,秦军后移时阵脚大乱。】


    【降秦晋将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 导致全军崩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好你个朱序!”


    “朕待你不薄,居然是卧底!”


    苻坚霍然起身,脸色难看无比,咬牙切齿地说道。


    朱序之前是东晋的名将,后来兵败被俘,成了苻坚的部将。


    谁成想这小子居然临阵变卦!


    “来人!”


    “把朱序给朕抓过来!”


    苻坚怒火滔天,攥紧拳头沉声道。


    【苻坚以“混六合为一家”为理想,对降服的鲜卑、羌、匈奴等族采取怀柔政策。】


    【但过度信任慕容垂、姚苌等异族将领,为淝水战败后的叛乱埋下隐患。】


    “还有?”


    “这两个人也叛变了?!”


    苻坚看到这里,顿时一愣,心中愤怒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手下怎么全是二五仔?


    【淝水之战后,前秦内部分崩离析。】


    【384年,慕容垂叛变,建立后燕。羌族姚苌自立,建后秦。鲜卑、羌、匈奴各部纷纷独立。】


    【385年,苻坚困守长安粮尽,逃亡五将山。】


    【结果被姚苌俘虏,索要传国玉玺遭拒,被缢死于新平佛寺,终年48岁,前秦名存实亡。】


    “姚苌!他怎么敢的?!”


    “朕绝对会把他碎尸万段的!”


    苻坚又惊又怒,须发皆张,气得手都在哆嗦。


    他怀着仁厚之心,对待这些降将和亡国之君,没想到一个个都造反了!


    “既然你们不仁,别怪朕不义!”


    苻坚眼神冰冷,心怀恨意地说道。


    【苻坚雄才大略,推动北方经济文化恢复。重用汉臣,促进民族融合。是十六国少有的仁厚之君。】


    【但是他晚年刚愎自用,忽视王猛“勿攻晋”的遗言,对异族势力缺乏防范,导致政权崩溃。】


    “这苻坚没有识人之明啊!”


    “手下将领一个个叛变,大业毁于一旦!”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摇了摇头,为苻坚感到惋惜。


    【苻坚结束黄河流域近70年混战,民生短暂恢复。】


    【他打破胡汉界限,开创“关陇清晏,百姓丰乐”的局面。】


    【苻坚优待亡国君臣,如慕容冲、朱序等人,被誉为“十六国第一仁君”。】


    “太可惜了!”


    “这些叛将都该死!”


    汉高祖刘邦翘着二郎腿,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本人就非常忌讳手下造反,偏偏他手下还真有几个造反的人。


    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


    就这他还没算韩信呢!


    所以,刘邦对苻坚的遭遇深表同情,也为之愤怒不已。


    【但是,苻坚也犯了不少致命失误。】


    【他过度信任慕容垂、姚苌等异族将领,未消解部落势力。】


    【并且忽视王猛遗言和长江天险,轻敌冒进。】


    【最重要的是,强征多族组成的军队缺乏凝聚力,指挥系统混乱。】


    “兵在精,而不在多!”


    镇北王岳飞看着天幕,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苻坚看似几十万大军,可是大多数都是不听话的异族,在战斗时还会起到负面效果!


    其实大多时候,数千铁骑都足够打赢一场战斗了!


    【淝水之战使北方再度分裂为后燕、后秦等十国,延缓统一近200年。】


    【但是也让东晋得到续命,南方汉文化得以延续,开启南北朝对峙。】


    【苻坚的失败证明:单纯依靠怀柔无法消除部落离心力,为后世提供镜鉴,比如北魏孝文帝改制度、迁都城、断胡语。】


    【苻坚的模式注重上层联合,孝文帝的模式注重底层改造。】


    “最重要的还是文化方面的改造,只有文化融合了,才能上下一心!”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摇了摇头,开口沉声说道。


    苻坚的那种统治模式,注定是要崩溃的!


    【成语典故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皆源自苻坚,成为华夏文化中“骄兵必败”的象征。】


    【在《世说新语》中,苻坚被塑造成宽厚明君,与谢安共同成就“英雄相惜”的传奇。】


    “天幕胡说八道!”


    “谢安乃我朝忠良,何须和那苻坚英雄相惜?”


    晋孝武帝司马曜不爽了,撇了撇嘴说道。


    在他看来,苻坚就是太过仁慈了!


    和那霸王项羽一样,妇人之仁,难成大事!


    【《晋书》评价苻坚:“虚己求贤,仁德彰矣…然轻敌丧师,悲夫!”,肯定了理想,批判他冒进。】


    【现代学者田余庆:“苻坚之败,非战之罪,乃未能完成部落制向集权制的转型。”】


    【对比曹操,苻坚同样有统一的雄心,但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整合内部,苻坚则放任潜在敌对势力坐大,养虎为患。】


    【苻坚似项羽,善战而败于刚愎,类李存勖,盛极而崩于民族矛盾。 】


    “什么?”


    “那么朕和那苻坚一样,也是亡于部下叛变?!”


    李存勖心中咯噔一下,额头开始冒冷汗,惴惴不安地说道。


    到底是谁叛变了?


    是李嗣源?还是郭崇韬?又或者是康延孝?


    李存勖因为天幕的一番话,搞得心乱如麻,看谁都像是反贼。


    【苻坚一生,致力于构建“胡汉一体”的大一统帝国,其改革与包容远超同时代君主。】


    【然而淝水之败非仅军事失利,更是民族整合策略的崩溃。】


    【东晋谢安对其评价最为中肯:“苻坚仁厚而乏决断,慕汉文化而忘部落之险,此其败根也。”】


    【明代王志坚评其:“以仁心行霸术,终成镜花水月。”】


    【他的理想与实践落差,成为华夏民族融合进程中的深刻教训。】


    【苻坚的失败,为后世北魏、隋唐的胡汉融合,提供了血泪铺就的路标。】


    “苻坚虽然失败了,但是不失为乱世雄主,一代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叹了口气,感慨万分地说道。


    在那样的乱世中,苻坚还能保持赤子之心,也算是另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