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2章 诸葛瑾离开南郡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一大早,诸葛瑾就来求见糜武,想就交州之事最后挣扎一下。


    马良和赵云早已恭候多时,见诸葛瑾前来,当即拱手一拜:“先生昨夜可睡的安好?”


    诸葛瑾还礼道:“甚好甚好!不知大将军可醒否?”


    “大将军昨夜喝醉,尚未醒来!”


    “噢?”


    “先生如不急着离开,可多停留几日。”


    “唉!”


    诸葛瑾微微一叹:“既然大将军酒醉未醒,我也不便打扰了。在下还要急着回去复命,就此告辞!”


    “先生这就离开吗?大将军要是醒来,见先生不在,必会责怪于我。”


    “是啊先生,何不多留一日?”


    诸葛瑾无奈一笑,拱手道:“多谢二位好意,大将军这分明是不想见我啊,我又何必自讨无趣啊!”


    马良眉头一皱:“大将军绝无此意,只是酒醉未醒,先生还请见谅!”


    “季常啊,你我两国好不容易重结联盟。正应该趁魏国虚弱之时,联合北伐才是。可大将军却本末倒置,放着国贼不除,来侵犯同盟之土。我主顾及联盟情义,特派我前来商讨此事。可大将军执意如此,我也无可奈何!如今只能如实回禀我主,只怕我主因一时气愤,致使两国再起兵戈,联盟情义也会荡然无存啊!季常乃大将军身边之人,还望季常多多劝说,让大将军看在两国联盟情义上,就此退兵,避免战祸啊!”


    马良微微颔首:“先生说的是啊,我会劝大将军的。不过两国之争,非一国使然。也请先生回去之后,好言劝说吴王,莫要意气用事。”


    “嗯。”


    “先生真要走吗?”


    “是啊,你我就此别过吧!”


    “先生远道而来,今要离去,我等自当相送。”


    “好吧!”


    “先生请!”


    马良和赵云等人,亲自送诸葛瑾去了渡口,目送一行人乘船离开,这才返回治所。


    糜武早就醒来,只是不想见诸葛瑾而已!


    “季常,老将军,快坐下喝杯茶!你我三人,可是一段日子没坐一块,好好畅谈了!”


    “大将军和老将军一走就是一年多,真是想死我了!”


    “可不是嘛,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之间就已离开一年多了!”


    三人私交深厚,就在治所内席地而坐,聊了起来!


    糜武给马良和赵云倒上一杯茶,问道:“子瑜走了?”


    “嗯,刚刚送走。”


    “要不是各为其主,各谋其事!我还真想多留子瑜先生几天。”


    “是啊!”


    糜武言道:“季常,这一年多辛苦你了!”


    马良一笑:“辛苦倒是不辛苦,就是大将军没在,心中总是空落落的。现在大将军一回,睡眠都好了。”


    赵云笑道:“我看你做的很好啊,要不是你一封急报,正德可还不会回来。”


    “孙权频繁在江东调兵,让我寝食难安,不得不求助于大将军啊!”


    “季常啊,你可知三娘已有身孕了?”


    马良闻言一喜,看向糜武:“大将军,弟妹又怀上了?”


    糜武微微一笑:“是啊,已有五个月身孕了!”


    “所以啊季常,你这一封急报不要紧,大将军不得不和三娘分离。”


    “哎呀,你看我这叫做的什么事嘛。”


    “你就是不发急报,我也要回来了。交州事关重要,稍处理不当,就会和孙权开战。虽然我们不惧怕开战,但毕竟魏国在侧,此时还是尽量不要和孙权交恶。”


    “嗯。”


    马良点了点头,问道:“大将军,如孙权不肯让出交州难道真要和孙权开战?”


    糜武微微颔首:“孙权必不会甘心,但他未必就敢与我们全面开战。局部战役一定会打,只要能在交州战胜,孙权就会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谈。”


    “嗯。”


    “我之所以不惜和孙权开战,也要拿下交州。一是交州物产丰富,如能很好利用,将来可以为我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资金。更重要的是,交州临海,又接连江东地界,如能占据交州,可在交州秘密打造战船,暗中培养一支精锐水师。无论是将来吞并东吴,还是向海外扩展都能派上大用处。”


    “大将军深谋远虑,非我等能及啊!”


    “身在我这个位置,不得不未雨绸缪啊!我之前一直想先吞并东吴,而后北伐!可这些年三国战争不断,无论想吞并谁都没那么容易。虽说现在我们和东吴联盟,只要我们强大,孙权会立马和魏国联盟对付我们。如果我们先攻东吴,魏国也会趁机攻打我们。我之所以急着要扩军改制,就是想趁着现在三国之间战事平息,争取几年间完成强军扩军。只要我们有能力同时和魏吴开战,就无后顾之忧。无论将来北伐,还是东征,都能做到速战速决。所以待拿下交州之后,立即改制扩军。只有不停的增强自身,才有机会匡扶汉室!”


    “大将军所言甚是,这些年来三国之间战乱不断。打到现在,各国不说耗尽国力,也已强弩之末。我估计短时间内,三国之间很难再爆发大规模战役。尤其是曹丕病逝之后,魏国新帝即位,为稳住政局,短时间绝不会有所行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时间。”


    “嗯,季常说的没错,我正是这么想的。此番就算我们和吴国交战,魏军也绝不会插手。加之孙权拿下合肥,魏国一直想夺回。所以,孙权决不敢彻底撕破脸皮。”


    “还有,大将军在南郡的重商重农,就这一年多时间,各县府库钱粮比之之前增加数倍之多。培育的早籼稻和棉也已成规模,大量的荒地变成良田。单单一年,荆州户口,就增加万户之多。这些人,或从魏国吴国举家逃至。此消彼长之下,数年之后,足以养兵二三十万。包括各矿产,以及通过商业获取战马,铁器等,也足够我们强军所需。”


    “看来季常这一年多,还是有点成绩啊!我最担心的就是钱粮足足以养几十万大军,照季常这么一说,绰绰有余啊!”


    “哈哈,我这点成绩,还不都是建立在大将军制定的政策下施行。我也是没想到,短短一年,成效如此之快!”


    “所以,只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正确的政策下,人是可以创造无数奇迹的。就拿南郡来说,昔日南郡,地广人稀,多为荒地。自从重农重商之后,不就短短几年大变样了吗?”


    “是啊,要是将来天下一统,各地都能以大将军制定的政策执政,那天下百姓都能丰衣足食了。”


    “放心,总有那么一天的。”


    “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