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经此一败,算是彻底幡然醒悟!
知道自己再这样下去,别说北伐,就是蜀汉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
翌日清晨,关兴临行前关羽又叫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关兴向刘禅表达自己决意隐退的决心。
关兴拜别关羽,随即前往皇宫面圣。
刘禅得知关兴来意,第一时间接见。
一见面刘禅就问:“二叔身体可有好转?”
关兴拜道:“谢陛下惦记,家父身体已有好转,就是心结难除,恐难痊愈。”
刘禅不免担忧,叹息道:“二叔这是何苦为难自己?朕又不责怪。”
“陛下虽不责怪家父,可家父难以原谅自己!”
“哎,朕欲看望二叔,为何不见?”
“陛下见谅,家父只是觉得无颜面见陛下。”
“也罢!”
刘禅无奈的摇了摇头,问道:“你急着见朕,是不是有什么紧要之事?”
关兴当即拿出关羽的请辞书呈上:“陛下,臣此番进宫是代家父前来上书。”
“噢?”
太监黄皓接过上书,随即呈递给刘禅。
刘禅仔细的将关羽请辞书看完,不由一惊:“这?二叔这是为何啊?”
关兴随即跪地拜道:“陛下,家父心意皆在奏表中。家父还特意嘱咐臣,务必恳求陛下恩准。”
“不可不可。”
刘禅连连摆手:“二叔乃先帝托孤之臣,朕岂能随意允许请辞?何况朕尚未执政,朝政大小事务还需仰仗于丞相和二叔啊!”
“陛下见谅,家父心意已决,还请陛下恩准。”
“非朕不许,此等大事,朕焉能独断?何况,二叔乃国家栋梁,今若请辞,朕当如何?”
“陛下,家父重病难愈,纵然陛下不准,只怕也难以替陛下分忧。家父对陛下心存愧疚,如陛下能恩准,父亲心中可能好受一点。若是陛下不罚,只怕家父心中更加内疚啊!”
“这?”
“还请陛下怜惜家父,恩准请辞!臣替家父,叩谢天恩。”
关兴说罢,连连叩首!
刘禅见状,赶忙从座椅上起身,亲自将关兴扶起:“快快起来!事关重大,朕还需与丞相和大将军商议决断。”
“多谢陛下!”
“你先回府去等信,我即刻让大将军和丞相前来商议。”
“遵旨!”
关兴拜别刘禅,随即回府等候圣意!
刘禅当即吩咐:“速传丞相和大将军前来见朕。”
“遵旨!”
糜武今日正好和诸葛亮有约,一同前往汉寿公府去探望关羽。
正准备动身,就见宫中来人,急召二人前往!
糜武和诸葛亮不知何事,见刘禅这么急,不敢耽搁,一同来到永安宫面圣。
刘禅面对关羽请辞,是一点主意都没有。当然,这种大事他也不敢独断。
事实上刘禅也还没亲政,四位托孤大臣在侧,军政大事一直是由关羽和诸葛亮决定。
关羽在外的这段时间,则全由诸葛亮一人处置,刘禅的作用就是按照诸葛亮的意思下旨就行。
至于糜武,完全对庙堂没有一丝兴趣,自然不会去和诸葛亮争权。
张飞和关羽是一体,所以蜀汉刘备死后,主要话事人就是关羽和诸葛亮。
这也是关羽为什么坚决请辞的原因,他非常明白,只要他还在这个位置上,早晚也会和诸葛亮产生政见不同。
就算关羽不想争权,底下的人只怕也难免会有争执。
只有彻底退出政治中心,诸葛亮才能毫无顾忌的,也只有这样,北伐才能上下一心。
不多时,诸葛亮和糜武来到永安宫。
刘禅早已等候多时,见二人前来,拿着关羽的请辞书就递给诸葛亮:“相父,表哥。刚刚关兴前来上书,二叔要请辞,朕不知如何是好,还请相父和表哥替朕一决。”
“噢?”
诸葛亮和糜武也没想到关羽要请辞,相当惊讶!
诸葛亮将奏表看完又递给糜武:“正德你看看。”
“嗯。”
诸葛亮问道:“陛下,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刘禅言道:“朕哪里有什么主意,二叔乃托孤之臣,虽此番兵败长安,朕也无意责罚啊!但二叔执意请辞,朕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请相父和表哥商量。”
诸葛亮微微颔首,看向糜武:“正德,你意下如何?”
糜武眉头一皱:“大司马是有过错,又重病在身,可以酌情处理。大司马乃先帝义弟,又是国家柱石,地位举足轻重!何况,大司马还是先帝钦定的托孤大臣。如轻易让其请辞,不知情者会觉得陛下对待老臣薄情,也会觉得我与丞相排挤大司马。所以此事,我不便替陛下一决。”
“这?”
诸葛亮微微颔首:“正德所言甚是,我与云长相交已有十余年,期间从未相争。唯有此次拒敌,政见不一。云长虽性格孤傲,但他对陛下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若此次同意云长请辞,朝中大臣如何看待我,百姓如何看待?”
的确,糜武和诸葛亮都不敢替刘禅决定。主要是关羽身份摆在这,这事也不能由诸葛亮和糜武去决定。
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关羽和刘备的关系,而且刘备托孤圣旨中,关羽是第一个托孤大臣,很明显关羽就是四位托孤大臣之首。
如果诸葛亮和糜武同意关羽请辞,天下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和糜武想独揽朝政,故意排挤关羽。
后世之人,看这段史书,只怕也会这么认为!
刘禅接话道:“朕也是这么想的,可关兴今日来,说二叔执意请辞,恳求朕务必恩准!关兴还说,二叔正是因为心怀愧疚,欲请辞谢罪!如朕不允,只怕二叔难以释怀,病根难消啊!朕现在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陛下,兹事体大,臣与大将军也不便替陛下决断。既然大司马执意请辞,陛下可借探病为由,亲自去见见大司马,挽留其心。”
“相父所言甚是,如此朕现在就去。”
“我与大将军正欲前往探病,可一同前往。”
“嗯。只是相父,如二叔还是执意请辞,朕该如何应对?”
“若真是如此,陛下可自行决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