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2章 李牧接应义军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本来李牧任务失败,也没必要留着叶县,毕竟现在已经失去对许都以南地区的掌控。


    何况叶县还是在魏国境内,随时可能遭到魏军的围困。


    但糜武的另外一道命令,是让周平和林丰接应李牧以及起义军南下。


    糜武已经猜到了结果,才会让周平和林丰前来接应。毕竟这些魏国叛军是为了响应汉军,如这个时候汉军不管他们,日后怕无人愿意响应汉军。


    李牧在叶县期间,也是不断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得知司马懿在宝丰紧急征调兵马,其意非常明显。


    李牧军加上周平和林丰带来的兵马也不过数千,想要守住叶县绝非易事。


    虽然陆陆续续有些起义军退至叶县汇合,但这群人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与其说这群人是起义军,倒不如说是一群难民,被魏军一路追杀至此。


    治所内,李牧和周平林丰正在议事!


    李牧对司马懿在宝丰集结兵马的事,感到非常担忧:“两位兄弟,司马懿在宝丰集结了几万兵马,看样子是想攻打我们啊!叶县乃小城,如魏军来攻,怕不能久守啊。”


    “将军所言甚是啊,我也正为此事担忧。可大将军让我等在此接应起义军南下,今又无大将军调令,只能继续留在叶县,等待大将军消息。”


    “哎,实没想到司马懿如此会算计。先我一步夺下郏县,致使大将军全盘计划落空。如今宛洛地区义军,皆被司马懿平定。逃至叶县的义军,皆是拖家带口的,宛如难民一般,对我等毫无帮助啊!”


    “如今也只能等将军消息,相信很快大将军就会派人前来联络,到时候是去是留自有定夺了。”


    “嗯。”


    李牧微微颔首。


    李牧等人现在也不知如何是好,主要是叶县到樊城路途遥远,消息不能立达。


    没有糜武的军令,李牧等人不敢私自做主,只能继续留在叶县等着。


    李牧等人商量完,就来到城内安抚起义军。这几日陆陆续续来了差不多几千人,都是些被打散的,一个个拖家带口,宛如难民一般。


    这么多人一下子涌进叶县,又要给吃给喝,还要安抚他们的情绪。


    “官爷求您不要再打了,不要再打了,再打下去我儿子就要死了。”


    “我给你们跪下了。”


    “叫他不听老子的话,老子今日就活活打死他。”


    “不要啊……呜呜……我苦命的儿啊……。”


    就在李牧安抚起义军时,城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老妇人的哭泣声,同时还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李牧不知何事,立即来到现扬,扒开人群,就见一年纪二十七八岁的壮汉被一名义军首领鞭笞着,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


    一老妇人趴在身上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军士放过身下的儿子。


    这名首领,就连老妇人也不放过,接连抽了几鞭子,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李牧最是看不惯恃强凌弱之人,怒从心头起,当即怒斥道:“住手!”


    李牧一声大喝,将这名首领吓了一跳,目光看向满脸怒容的李牧,见李牧身后有军士陪同,就知其身份肯定不简单,当即满脸陪笑:“见过将军!”


    李牧气愤的来到此人面前,一手夺过手中鞭子,当即怒斥道:“何故鞭笞他人?”


    “将军息怒,此人乃是魏国一名小吏,攻城之时就被我等俘虏。这一路上,此人多次想逃,还不听命令,故而鞭打。”


    李牧闻言稍缓和,当依旧带着怒气道:“尔等既然已经归顺汉军,以前可以没有军纪,但现在必须遵守汉军的军纪。汉军第一条军纪,就是不可欺压百姓,恃强凌弱。哪怕对待魏军俘虏,也不可。似你这样鞭打他人,按照军律,当开除军籍,军棍百下。念你不知军律,今日且不与你计较。若是日后入军籍,还敢如此,可别怪军法无情。”


    “是是是,小人谨记将军教诲!”


    这人吓的点头如捣蒜般。


    李牧又对在扬所有起义军言道:“尔等既然归顺汉军,也需谨记不可恃强凌弱,更不可欺压百姓,奸淫掠夺。凡有敢犯军律者,一律军法处置,绝不留情!”


    “谨遵将军令!”


    众人皆拜。


    李牧又对周平言道:“兄弟,这些来投的义军掺杂不齐。他们以前都是些无人管束的山匪,今既然来投我军,需统一管制,免得其坏了我军名声。”


    “将军放心,此事交给我处理!”


    “嗯。”


    李牧吩咐完,又亲自将还在哭泣的老妇人搀扶起身,随即抱拳道:“这位老妇人,我替刚才那人向你致歉。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此事,还请你原谅!”


    老妇人见李牧如此诚恳,心存感激,当即跪地拜道:“谢谢将军救命之恩,我又岂敢怪罪将军。只求将军救救我儿,我在这给你们磕头了。”


    说完,老妇人连连磕头。


    李牧赶忙将老妇人扶起,吩咐道:“来啊,速将此人送至治所内安置,另派军医救治。”


    “诺。”


    立马有人将倒地不起的男子扶起,送至治所内救治。


    老妇人心中更是感激李牧,叩谢道:“谢将军救我儿一命。”


    “老夫人快快请起,此乃我分内之事。也请老夫人放心,以后再不会有欺凌之事,还请老夫人随我前往治所,我保证令郎安然无恙。如治好后,再送你们返乡如何?”


    “多谢将军。”


    老妇人对李牧感激不尽!


    李牧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做给老百姓看,毕竟这里还是魏国治内,总不能让一群叛军坏了汉军名声。


    李牧让人送老妇人回治所,他则留下处理这些义军。今日发生的这种事情,必须彻底杜绝。


    直到傍晚,李牧才回到治所内。回来李牧就前往探望今日被鞭打的青年,得知其已经无事,只需调养时日就能恢复,这才放下心来。


    老妇人对李牧自然是感激涕零,也让母子俩对汉军看法彻底改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