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豫州,汝南等地百姓得知消息,无不震惊!
就如洛阳城百姓一般,各地百姓可能之前都以蜀军称呼汉军。
此役过后,让天下百姓再次认识到汉军之强,更让原本以魏为正统的三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似乎偏远的蜀地政权,真有可能三兴大汉!
而各地那些本就反对曹魏政权的各方势力,也在此时蠢蠢欲动,就等汉军北上,起兵响应!
一时间,南阳,豫州,汝南等地动荡不安!
尤其是此前曹丕为了支持曹休大军南征伐吴,命豫州刺史贾逵和东莞太守胡质引兵前往助战。
正是因为这道圣旨,致使汝南和豫州等地兵力空虚!
而此时的贾逵和胡质已然引军抵达西阳附近,距离曹休大军还有一段距离。
贾逵和胡质此时暂未接到襄樊丢失的消息,依旧是按照曹丕旨意,进攻东关。
曹休就更不知襄樊情况如何,此番南征,主要是中了周鲂诈降之计。
其实曹休行至半途,已经知道周鲂诈降是计,只是耻辱被骗不肯撤军。
加之曹休已上表曹丕,欲乘此机会歼灭陆逊,而后进军东吴江夏,控制汉水,截断蜀军退路,再与曹真合力破蜀军。
如能大破蜀军,还能乘势夺下南郡,而后挥军东进,进而灭了孙权。
这个计划的确让曹丕心动,才会不遗余力支持!
只是曹丕和曹休完全没有想到,曹真败的如此之快,致使襄樊已经丢失,计划彻底泡汤。
曹丕欲急命曹休停止进军,可路途遥远,曹休压根就不知道情况。
曹休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已然深入吴境,抵达皖城外围。
而陆逊早已等候多时,孙权为了夺下淮南,几乎将国运都堵上。
吴军集结十万精锐,尽归陆逊指挥!
陆逊亲领大军为中军,命朱桓为左军,韩当为右军,在石亭拉开一个口子,等着曹休钻进来!
其实这个时候,曹休已经看出陆逊想在石亭决战,但曹休极其自负,觉得优势在自己身上,完全不害怕和陆逊正面决战。
臧霸和孙礼见曹休一意孤行,无法劝阻,也只能跟随曹休继续南下。
公元224年十月初,此时距离糜武夺下襄樊仅仅过去三日。
无论是陆逊还是曹休,皆还没得知这个消息,所以并没有影响魏吴在石亭决战。
同年十月三日,魏吴近二十万大军于石亭遭遇!
曹休自认为兵力占据优势,不但没有停止前进,反而主动发起对陆逊的攻势。
陆逊亲领中军于正面和曹休对阵,双方展开激战,魏军虽占优势,但面对全是精锐的吴军,连续发起攻势,并未能攻破陆逊率领的中军。
随着激战爆发,魏吴双方堵上全部。陆逊虽兵力上不占据优势,但其指挥能力,以及提前布局,成功以几万中军抵挡住曹休的十万大军。
这也给了朱桓和韩当破敌的机会,就在曹休急于攻破陆逊时,朱桓和韩当抓住时机,各引几万大军,从左右两翼攻打曹休大军。
曹休虽早有准备,命臧霸和孙礼护住大军左右,但朱桓和韩当异常勇猛,吴军士卒个个奋力向前,朱桓韩当更身先士卒,疯狂攻取魏军左右两翼。
臧霸和孙礼拼死抵抗,却不能敌,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
魏吴双方将士早已精疲力尽,双方还在坚持!
曹休亲自坐镇指挥,眼看不能破陆逊,心中越来越急躁。
“报大司马,左右两翼快要顶不住了……。”
曹休闻言,下令道:“传令臧霸和孙礼,无论如何也要抵挡住。陆逊已经坚持不了多久,只要攻破陆逊中军,此役必大胜!”
“诺!”
曹休哪怕得知臧霸和孙刘快顶不住,也没想放弃!
“传我军令,全力攻打吴军中军。”
“诺!”
曹休如同疯狂一般,不断下令大军继续攻打陆逊中军。
而陆逊要的就是曹休失去理智,魏军虽攻势凶猛,陆逊并未当回事,中军依旧牢不可破。
战争持续到这个时候,作为攻方的魏军,比守方的吴军伤亡是更大的。
尤其是久攻不下,极影响魏军士气,随着时间推移,魏军攻势越来越弱,反观吴军士气越来越高涨!
而臧霸和孙礼为了掩护主力攻打陆逊,也已经到达极限。
“速传令大司马,吴军快要攻破外围了。”
“诺!”
臧霸孙礼越战越慌,吴军攻势越来越凶猛,马上就要顶不住了。
一旦左右外围突破,主力则会同时受到三面围攻,到时候败局已定!
“弟兄们,再加把劲,攻进去……。”
“魏军已经顶不住了,攻啊……。”
“杀……。”
韩当和朱桓见臧霸和孙礼已经坚持不住,不断带着人发起更加凶猛的攻势。
随着韩当和朱桓不断冲击,魏军左右两翼终于还是没有抵挡住。
吴军一个个视死如归,如两把利刃般,硬生生将臧霸和孙礼的左右防线一点点给撕开。
随着魏军防线攻破,左右两翼大军顿时陷入慌乱,溃势立显。
“顶住……。”
“不要慌,顶住……。”
孙礼和臧霸眼见左右防线被吴军撕开,将士皆慌,阵脚彻底大乱,有甚者已经开始逃命。
而吴军见魏军溃势已成,攻势越来越猛,不多时魏军整个左右防线被冲的七零八碎。
“完了完了……。”
“速去禀告大司马,吴军已攻破防线。”
孙礼和臧霸见已无力回天,只能且战且退!
很快消息传至中军,曹休得知左右两翼被攻破,心下大惊:“这?臧霸和孙礼怎么搞的?”
“大司马,吴军已攻破左右两翼,正朝中军而来,还请大司马赶紧撤离。”
“请大司马赶紧撤离。”
曹休心中极其不甘,忍不住大声咆哮:“今已激战多时,如盲目撤离,岂不是自乱阵脚?如吴军挥杀而来,我等岂有活路?我身为主帅,更不能随意离开。两军交战比都就是耐心,不到最后时刻,谁不知道胜负如何。”
“速传我军令,分兵阻挡吴军左右军。”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