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5章 南郡发展初见成效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八营损失的兵力,是短时间内恢复不了。现在正是南郡大发展期间,人口极为重要!


    这个时候糜武是不希望征兵,人主要用来恢复生产和经济。


    不但如此,包括各营将士,都有屯田任务安排,这是糜武一直以来要求!


    江陵因为战事,长达半年经济停滞不前。商业也在期间全部暂停,随着战争结束,此前商业逐渐恢复,各地商人重新回到江陵经商。


    而糜武之前部署的各个任务,也在紧急进行中。各县百姓全投入到春耕中,官府积极完善水利工程,配合百姓春耕。


    制造局更是日以继夜的打造糜武设计的农耕具,尽量给各县所需的指标,提供开屯效益。


    各县按照要求,对所有能开屯的地,进行开荒。哪怕是山地,也要尽可能开出梯田。


    为以后大量种植棉和早籼稻做足准备。


    期间糜武还成立专门负责培育的机构,挑选对农作物和制造业有独特见解的人才,进行单独传课。


    糜武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知识的穿越者,虽然对这方面认知可能不全,但知道最基本的原理。


    就比如在培育蔬菜和果木,可以传授大棚和嫁接知识让他们去实践改良。


    培育水稻,可以告知他们如何增肥和育种,培育出精品种粮等知识。


    有了这些知识,这群专业的人士就有目标,有了目标就了方向,朝着方向使劲,总有一天会见到成效。


    同时对现有的造纸业和制盐业和制造业,纺织业,通过地方士族,加大扶持力度。


    士族群体有利可图,自然就会出钱出力,这对商业发展极其重要。


    商业需要靠这些大家来支持,农业就靠普通百姓的勤奋来发展。


    同时作为国有的矿物业,糜武也是重点扶持项目。这个行业由韩冲暂管,主要负责寻找矿物,开采矿石,如铁矿铜矿金矿煤矿这些东西,只要有用就开采。


    矿物发展是缓慢的,想要立马见成效不理想,主要严重缺乏这类人才。


    不只矿物,糜武要做的事情,每一件都需要大量时间来见成效。


    但是只要一旦发展起来,和魏国的距离差,就会越来越少甚至超越。


    就单一个商业发展,短短半年成效,就已经让南郡整体经济水平提高二三成。


    如今各项工作的展开,虽然没还没成效,但已经让整个南郡百姓干劲十足。


    老百姓从来不怕有事干,就怕战乱,怕不能稳定的生活。


    现在糜武让南郡稳定的同时,也让南郡所有百姓,包括妇女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做,真正做到各尽所能!


    整个荆州三郡之地,在糜武的治理下,有条不絮的发展。


    糜武每天早起晚睡,不是在治所处理各处公文,就是在外传授知识。


    自从来到南郡,糜武就没有好好休息,更别提享受!


    江陵治所内,糜武正在处理各县事宜!


    赵云和马良一同走了进来,二人参拜:“大将军!”


    糜武见二人前来,放下手中工作,笑道:“你们是商量好的吗?一起回来了!”


    “哈哈哈……。”


    赵云和马良对视一笑。


    “说来也巧,我刚刚回江陵,在城门口遇到季常,所以一起来见大将军。”


    “回来就好,快坐下说。”


    “好。”


    三人落座,糜武询问道:“老将军,匪患之事都已解决妥当吗?”


    赵云笑了笑:“幸不辱命,各流域的匪患都已解决。按照大将军吩咐,对这些人采取安抚,他们一听大将军给钱给粮,还给户籍,立马就上岸归顺。”


    糜武微微颔首:“这些人长期生活在水上,居无定所。如今肯上岸为民,必须好好安顿,让这些人有个能遮风避雨的家。如此,他们才不会想着在去当水匪。”


    “大将军放心,我已按照你的吩咐,将他们打散到各县安家落户,该给的钱粮和地都已给了。”


    “如此就好,没有匪患,各地商户更乐意来此经商了。”


    “是啊。”


    赵云点了点头,继续言道:“大将军让我去联络荆北南蛮各部,现在也已说上话。大将军在南郡所作所为,让这群人由衷敬佩。听说是大将军招揽,无不答应。众人皆承诺,只要大将军兴兵北上,他们则立即起兵响应!”


    “老将军功不可没啊,如有他们策应,日后北上攻取襄阳和南阳,就更有把握了!”


    “哈哈,这个功劳我可不敢居。这可都是靠着大将军在南郡的声望,这群人才会这么爽快答应。”


    马良接话道:“这话没错,大将军自从接管南郡,无论士族还是百姓,以及南蛮各部人,无不对大将军称赞。尤其是赤壁一战,大将军威震天下,天下义士,皆愿前来相投。”


    糜武微微笑道:“要真是这样,倒是省心多了!”


    “事实乃是如此,大将军心系天下苍生,爱民如子,仁德早已传遍天下!此番前去招揽山越各部,得知大将军让他们迁徙南郡定居,无不应允!现已有山越人群,举家迁徙,照此下去,半年之内可招十万众。”


    “如此甚好,人越多越好,人一多发展就越快,发展越快,经济增涨就越迅速。有了钱,就可以招兵买马,制造武器,购买粮草等。”


    “没错。”


    “季常兄,不但要招山越人前来,还可以放开政策,无论那的百姓,如愿迁徙来南郡定居,官府都可以给户籍,给田地和粮食。官府承诺,一定会帮他们安家落户,前期保证他们的吃喝住行。”


    “哈哈哈,此法要是实行,只怕江东各地与荆北之地,会有大批百姓举家而来。”


    “那就来者不拒,敞开大门让他们来。不过也要调查,以防掺杂魏吴细作。”


    “恩。”


    糜武交代的两件大事进行的特别顺利,一是南郡各处的水患问题。


    长江流域一直以来都有水患,这些人靠着打劫商船,掠夺长江一带百姓度日。


    虽然这群人影响不到大局,但给地方上造成大困扰,现在有了政策,加上糜武声望,这群水匪心甘情愿上岸为民,算是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次就是人口严重缺乏问题,自从黄巾起义爆发,到三国鼎立,因为长期战乱,汉朝人口锐减过半还多。


    人口减少就会造成大量荒地无人开屯,粮食产量自然而然会严重减少。


    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也是糜武为什么要去江东拉拢山越人,以及对外开放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南郡定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