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9章:儿时的回忆,引起所有人怀念!

作者:爱吃醋的青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对于这一轮该怎么回答,十五号在看到题目的那一刻,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


    接下来他准备回答的文章,是他自己的创作。


    文章里记载着的,是属于他儿时的回忆。


    不管老教授们会怎么打分,给他三绿一红还是两绿两红。


    他也一定要把这篇关于奶奶的创作,在这几百万观众的直播间讲述出来。


    有了这个想法,十五号直接说道:


    “老屋的窗玻璃上结满了霜花,阳光艰难地透过霜层。


    照见奶奶在灶台前摇晃的身影,像一盏摇曳的油灯。


    锅铲刮着锅底嘶鸣,她不时轻轻咳嗽几声。


    灶火在墙上跳跃,映着她深深浅浅的皱纹。


    记得有一次,奶奶为我煮红薯粥。


    我伏在灶边眼巴巴地盼着,可等来的却是焦糊的味道。


    她慌忙掀开锅盖,浓浓的烟顿时扑上屋顶。


    奶奶被呛得连连咳嗽,额头沁出汗珠,眼角的皱纹更加深了。


    我委屈得直噘嘴,她却什么也没说。


    只用那双爬满老茧的手,默默收拾好灶台,重新为我忙碌起来。


    又有一次,我贪馋偷吃了半罐白糖。


    奶奶发现后没有斥责,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次日清晨她颤巍巍的双手,竟从碗柜深处摸出那只蓝花碗,碗底铺着薄薄一层糖霜。


    奶奶把碗递给我:“吃吧,这糖霜不伤牙。”


    我急忙低头猛舀一口,糖的甜味在舌 尖弥漫开来,心里却泛着酸涩的滋味。


    如今奶奶已不在灶边忙碌了,我每每想起那只蓝花碗。


    便仿佛又看见霜花中她弯曲的身影,那龟裂的手掌却要替我挡下世间所有寒霜。


    人生路上,原来总有些爱意会悄然沉淀,结成碗底一层薄薄的糖霜。


    奶奶那龟裂的手掌,正是以她生命微弱的灯焰,为孙儿融化着世界之寒。


    她倾尽所有,只为用爱在记忆深处埋下甜味。


    让岁月无论多么粗砺,终有温柔可回头咀嚼。


    那便是她于平凡里悄悄酿制的蜜意。”


    讲述完这篇文章,十五号不禁回忆起糖霜的滋味。


    那味道甜滋滋的,是他一整个童年吃到最甜的东西。


    长大以后,他也吃了许多甜食。


    但是再也没有像小的时候,吃到一口糖霜那样让他欣喜。


    只可惜长大以后,奶奶已经不在世上。


    他再也吃不到,童年的那股味道。


    一想到这里,十五号的眼眶就有些湿润。


    虽然这篇文章算不上精彩,但这却是他创作出的心血。


    里面的事情,就是他的真实经历。


    观众们听完十五号选手的回答,也被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大家小的时候,都吃到过故事里的“糖霜”


    只不过每个人吃到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但这都成为了每个人最宝贵的回忆。


    “实在是太怀念奶奶做的拔丝地瓜了,已经有好多年没吃到过了,在外面任何地方,都吃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味道,那股独特的甜味,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


    “不知道你们小的时候,有没有吃过猪油渣,就是肥肉炼完猪油之后,香香脆脆的东西,我小时候最喜欢吃了,每次我都能吃的一干二净。”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槐花饼,当时我们家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槐花树,奶奶经常用槐花烙饼给我吃,真的是香极了,细算下来,我得有十几年没再吃过了。”


    “我跟你们都不一样,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一种花,不过我一直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根部有甜甜的汁水,嘬着喝甜甜的。”


    “小时候的东西确实好吃,不管看到什么都想吃两口,长大以后不知道怎么的,再看小时候的零食,已经没有了多大兴趣。”


    “……”


    看到观众们在弹幕上的发言,现场的选手和工作人员们。


    也不由得回想起了,小时候的种种回忆。


    虽然这一轮的题目是奶奶,但是大家都忍不住往小时候去想。


    毕竟那时候的回忆,才是最美好的。


    听到十五号选手回答完成,陈越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


    想到了铁生老师的一篇作品,叫做《奶奶的星星》


    每次读这篇作品的时候,都会被里面的文字所触动。


    让陈越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那一句。


    “地上如果有一个人死了,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因为它要给活着的人照个亮。”


    这篇作品讲述了铁生老师孩童时期,与奶奶一起生活的诸多片段。


    奶奶为“我”哼唱催眠曲哄“我”入眠,“我”给奶奶踩腰、踩背,奶奶在夏夜为“我”讲故事、赶蚊子等。


    奶奶是一个淳朴、善良、乐于奉献的人。


    她对“我”充满了关爱,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我”成长。


    如夏夜为“我”讲故事、赶蚊子,用独特的星星故事给予“我”温暖和慰藉。


    作品里的“我”是一个天真、淘气又对奶奶充满依赖和爱的孩子。


    从最初对奶奶的一些行为不理解,到后来逐渐明白奶奶的爱,展现了“我”的成长过程。


    通过回忆与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展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


    这种亲情是温暖的、无私的,即使奶奶已经去世,“我”依然对她充满了怀念和敬意。


    关于奶奶讲述星星的故事,引发了“我”对生死的思考。


    “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


    表达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即使逝去,也能以另一种方式照亮他人的路。


    在这一轮陈越要把这篇优秀的作品,讲述给所有人听。


    在几百万名观众期待的目光中,陈越将《奶奶的星星》娓娓道来。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


    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


    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


    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


    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


    是鸽哨儿?是落叶划过屋檐?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


    “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


    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


    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