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把傜隘
24閸欓攱鏋冪€涳拷
閸氼垯缍�

第733章 年关将至

作者:可可红茶本书字数:4664K更新时间:2025-06-06
    暗五握着缰绳的手指骤然收紧,骨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缰绳在掌心勒出一道红痕。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用与平常无异的语调说道:“公子,外面风大,您还是将帘子放下吧。”


    好吧,就知道暗五的嘴比蚌壳还紧。


    时间很快来到十一月底,宋远山的家书终于到了。


    “吾儿大树:


    见字如晤。为父已平安抵达南阳府,一切安好,勿念。


    此地虽比家中寒冷,但卫所安排的住处甚为舒适,炭火充足,不必挂怀。


    初到任上,事务繁杂,幸得同僚相助,倒也顺利。小舒一路护送,多有照拂,为父甚是感激。


    另,皎皎近来可好?为父甚是想念。随信附上些银钱,给她添置些冬衣......”


    信纸上的字迹有些地方略显模糊,像是被水渍晕染过。


    宋芫想象着他爹在灯下写信时,或许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小女儿,不禁鼻头一酸。


    他小心翼翼地将宋父的信折好,又拆开舒长钰那封。


    舒长钰的信倒是一如既往的简短精炼:


    “已至南阳。岳父安好,永王之事已了,勿忧。归期未定,照顾好自已。”


    宋芫捏着信纸,目光落在“归期未定”几个字上。


    他太了解舒长钰的性子,这人嘴上说着归期未定,怕是已经快马加鞭往回赶了。


    “大哥,嫂子信上说什么了?”宋晚舟端着热茶进来,看见大哥对着信纸傻笑,忍不住打趣道。


    宋芫连忙收起信纸,故作严肃:“没什么,就说爹一切都好。”


    宋晚舟抿嘴一笑,也不拆穿,只把茶盏放在桌上,接着问道:“爹有说过年回不回来吗?”


    “应该是回来的。”宋芫猜测道,毕竟这是他们一家人时隔六年后过的第一个团圆年,他爹怎么舍得错过。


    加上南阳府距离此地不过两三日的路程,若是路上顺利,快马加鞭赶一赶,除夕前定能到家。


    “若是实在赶不回来,咱们也可以去南阳府与爹一同过年。”宋芫道。


    宋晚舟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若是爹公务繁忙,咱们就带着年货去南阳府团圆。”


    她掰着手指数起来:“得准备些腊肉、香肠,还有大哥做的那些炸丸子......”


    宋芫笑着打断她:“急什么,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


    俗话说,“过了腊八便是年”。


    年关将至,事情愈发的繁杂起来。


    除了盘点作坊铺子的货物存量、清算账务,还要给伙计们准备年礼。


    今年又多了两个作坊,一个酱料坊,一个纺织作坊,伙计人数加起来足足有上百人,光是采买年礼就让宋芫头疼不已。


    而且管事们的年礼,以及老伙计、新伙计的年礼都要区分开来。


    管事的按往年的惯例,每人赏两匹上等布料、十两纹银,再加上十斤肉,鸡鸭鱼等各五只


    条,以及糕点、干货、美酒两坛。


    老伙计们则是二两银子、一身新棉衣和五斤肉、一只鸡,糕点、干货等等。新伙计们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也不能亏待,每人一两银子,两斤肉和一只腊鸭。


    每到年关时,宋芫都会提前半个月准备年礼,光靠冰箱里每日刷新的那十斤肉早已不够发年礼了,得再宰几只猪。


    一只用来给伙计们分肉,剩下的自家吃。


    留两头做成腊肉,不管是自家吃还是送人都方便。


    宋芫事情多,已经很久不再自已动手做腊肉,而是将方子写下交给厨房,让师傅按照方子制作。


    庄子的仆人加起来也有几十号人,全靠郑管家帮忙管理,给仆人的年礼也不能少。


    尤其给郑管家的年礼,宋芫直接包了一百两银票的红封,再加上两匹珍贵的蜀锦、一盒极品龙井茶叶。


    管家这些年为庄子操持,劳苦功高,年礼自然不能薄待。


    这些年,宋芫早已把郑管家当成自家人看待,有什么吃的用的都不会少了他一份。


    对于其他仆人,宋芫也没有亏待。


    每人都能拿到二两银子的红包,还有两匹厚实的棉布,足够做一身暖和的冬衣。


    此外,再加上五斤自家腌制的腊肉,以及一些糕点糖果,让他们也能欢欢喜喜地过年。


    对了,还有给李力的年礼。


    庄子上的一百多只羊,只只膘肥体壮,李力功不可没。


    按照去年的年礼,宋芫想了想,又添上十两银子,两匹上好的棉布,外加一整只宰好的肥羊。


    最后是给亲戚朋友备的年礼。


    舒家、牛家、何方、冬生还有灭霸帮等,再有就是给学堂的夫子,教导宋争渡的夫子也得备一份厚礼。


    宋芫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


    好在有宋晚舟帮忙分担,兄妹俩分工合作,总算在腊月二十前将所有年礼准备妥当。


    今年实在太忙,临到年关,才惊觉还没给家里人裁剪新衣。


    最后还是宋晚舟主动揽下这个活计。


    “大哥你就放心去忙别的!新衣的事儿包在我身上!”宋晚舟将量衣软尺往腕子上一缠,冲宋芫眨了眨眼,眼角眉梢尽是利落劲儿。


    当然,宋晚舟手下就有几位绣娘,她只需负责量好尺寸、挑选布料、确定款式,具体的缝制工作自有绣娘们完成。


    这段时间宋晚舟也是忙的分身无瑕,但她乐在其中。


    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先去纺织作坊盯着工人们织布,下午再回铺子里清点账目,还要抽空核对年礼清单。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


    宋芫起了个大早,亲自下厨做了糖瓜祭灶。


    金黄酥脆的糖瓜摆在灶王爷像前,甜香四溢。


    宋芫恭恭敬敬地在灶王爷像前摆好祭品,点燃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过了小年,年礼全部发放下去后,作坊、铺子便陆陆续续准备歇业。


    宋芫也终于能闲下来喘口气。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宋芫站在廊下望眼欲穿。


    舒长钰不是说年前定会归来么,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人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