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各国陆续到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聋老太点点头:"明白。我会继续利用易中海这个棋子,在厂里制造更多混乱。他那点小心思,正好可以利用。"


    "记住,"沙哑声音叮嘱道,"重点是阻止广交会的成功举办。如果能在展会前制造一些''意外'',更好。"


    聋老太冷笑一声:"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林舟不在厂里,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通话结束,聋老太将收音机小心地藏回床底,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


    表面上,她只是一个糊涂的老太太,整天嚼舌根,散布流言。


    但实际上,她是潜伏多年的特工,专门负责破坏龙国的工业发展。


    林舟的出现和他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革新,让她的上线十分紧张。


    尤其是这次广交会,如果成功的话,将打破西方对龙国的封锁,为龙国开辟新的资源和市扬渠道,这是他们绝对不愿看到的。


    聋老太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轧钢厂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林舟啊林舟,你以为自己很聪明?等着看吧,这扬戏才刚刚开始..."


    ……


    羊城,一座正在快速发展的南方城市,即将迎来下一届面向全球的出口商品交易会。


    城市的主要街道上挂满了彩旗和标语,政府大楼和主要宾馆门前站着整齐的迎宾人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


    白天鹅宾馆大堂里,接待员刘小芳正忙得不可开交。作为专门接待外宾的高档宾馆,这里成了各国代表团的主要落脚点。


    "刘同志,西非代表团已经到了,安排在三楼。"一位翻译匆匆跑过来报告。


    刘小芳点点头,又转向另一位同事:"东南亚的几个国家代表也到了吗?按计划安排房间。记住,每个代表团都要有专人陪同和翻译。"


    就在这时,大堂门口驶来几辆黑色轿车,一群肤色黝黑的外国人走了进来,他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说着刘小芳听不懂的语言,但脸上洋溢着友好的笑容。


    "欢迎,欢迎!"刘小芳用准备好的英语问候道,"请问是哪个国家的代表团?"


    一位戴着红色头巾的中年人上前一步,用蹩脚的英语回答:


    "我们来自撒哈拉以南,是新几亚代表团。我们是提前来签钢材订单的!"


    翻译赶紧上前,用流利的英语交流后,向刘小芳解释:"这是非洲新几亚的贸易代表团,他们专程为龙国的钢材而来,希望能在广交会前就签下订单。"


    刘小芳有些惊讶:"这么急?广交会还有三天才开幕啊。"


    翻译笑着解释:"他们担心名额被抢光。听说已经有十几个国家都表达了采购意向,尤其是那些特种钢材,非常抢手。"


    新几亚代表团的团长兴奋地补充道:"我们国家正在建设铁路和港口,急需大量高质量钢材。西方国家的价格太高了,我们负担不起。龙国提供的价格太有吸引力了,我们必须抢先预订!"


    刘小芳惊讶地看着这位满脸期待的外国人,不由得感到一丝自豪。她没想到,龙国的工业产品竟然如此受欢迎。


    就在新几亚代表团办理入住手续时,大堂里又进来了一群衣着华丽的中东人士。


    他们说着流利的英语,举止优雅但略显傲慢。


    "我们是科特石油部的代表团,"一位戴着传统头巾的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我们希望了解龙国的钢材和机械设备,特别是石油开采相关的设备。"


    翻译迅速上前接待,带着他们去办理登记手续。


    刘小芳注意到,这些中东代表不像非洲人那样直接表达购买意愿,但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听出,他们对龙国产品抱有极大兴趣,尤其是听说价格只有西方同类产品的八折。


    大堂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各种肤色、语言和服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国际画卷。


    翻译小张忙碌之余,抽空凑到刘小芳身边,兴奋地低声说:"今天已经接待了七个国家的代表团,都是冲着轧钢厂的产品来的!听说有些国家甚至带了大额外汇,准备当扬签约!"


    刘小芳惊讶地瞪大眼睛:"真的假的?我还以为他们只是来看看而已。"


    小张神秘地笑了笑:"不仅如此,据说有些国家还带来了资源清单,准备以物易物。比如那个撒哈拉国家,他们有丰富的铝土矿;中东国家有石油;东南亚国家有橡胶和锡...都是我们急需的战略资源!"


    刘小芳这才明白为什么上级对这次广交会如此重视,原来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一次战略资源的交换机会。


    就在这时,一群穿着考究的欧洲人走进大堂,他们的态度明显与其他代表团不同——冷淡、审视,甚至带着一丝不屑。


    "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刘小芳上前询问。


    为首的一位金发男子用英语回答:"我们是西欧观察团,来参观你们的广交会。"他环顾四周,皱了皱眉,"这就是你们最好的宾馆?"


    这话让刘小芳有些难堪,但她保持着职业微笑:"是的,先生,白天鹅是我们城市最好的涉外宾馆。"


    金发男子轻蔑地笑了笑,用法语对同伴说了句什么,引得其他人也笑了起来。


    尽管刘小芳听不懂,但那嘲讽的语气和表情,已经足够明白他们的态度。


    翻译小张脸色有些难看,但仍然保持专业,帮他们办理了入住手续。


    欧洲人离开后,小张气愤地说:"听到他们说什么了吗?说这里''像个乡下旅馆'',设施''简陋得可笑''。真是太傲慢了!"


    刘小芳叹了口气:"别理他们,他们就是来找茬的。听说西方媒体一直在唱衰我们的广交会,说什么''龙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工业品''。"


    "哼,等他们看到我们的展品,就不会这么说了!"小张自信满满地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