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4章 三头犬样枪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妈!"秦淮茹厉声制止,"别乱说话!什么勾搭不勾搭的..."


    秦京茹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也有过男孩子追她,但从没想过要主动去"勾搭"男人。贾张氏的话让她既难堪又委屈。


    秦淮茹走过来,拉着妹妹的手:"别听妈瞎说,你刚来,先熟悉环境。林舟那人本来就高冷,不理人很正常。机会多得是,不急这一时。"


    秦京茹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姐,我知道了。"


    贾张氏冷哼一声,转身回屋了,嘴里还念叨着"没用的东西"之类的话。


    这边厢,秦京茹被贾张氏责骂得心灰意冷,另一边厢,许大茂却看得一清二楚。


    他正坐在自家门槛上抽烟,亲眼目睹了林舟对秦京茹的无视,以及秦京茹失落的样子。


    "有意思,"许大茂眼珠子一转,脑子里已经盘算开了,"林舟这个书呆子,连正眼都不看人家姑娘,这不是给我创造机会吗?"


    他抽完最后一口烟,掐灭烟头,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


    "秦淮茹不是我的菜,但她妹妹...年轻漂亮,还是个雏儿,要是能把她拿下..."许大茂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嘿嘿,明天找个由头去接触接触。"


    许大茂回屋拿了几部电影胶片,准备去厂里放映室做准备工作。路过贾家门口时,他故意放慢脚步,想再瞥一眼秦京茹,却听到贾张氏在屋里骂骂咧咧的声音。


    "没用的东西...连个男人都搞不定...以后怎么在城里立足..."


    许大茂轻笑一声:"贾张氏这老太婆,打的什么主意我能不知道?想让秦京茹勾引林舟,门都没有!"他摸了摸下巴,"倒是我,可以趁虚而入...这姑娘刚进城,人生地不熟,正是需要依靠的时候。"


    想到这,许大茂心情大好,哼着小曲儿朝厂里走去,脑子里已经开始编织各种接近秦京茹的借口。


    ……


    次日一早,天还蒙蒙亮,林舟就起床了。他简单洗漱后,拿上准备好的工具和图纸,悄悄出了门。


    "今天得拿出点真东西来,"他骑着车,在空荡荡的街道上疾驰,"无人机系统还有不少缺陷,特别是控制距离太短,一旦超过五百米就很难保持稳定信号。"


    轧钢厂的大门刚开,他就进了厂区,直奔自己的实验室。


    "林工早啊,"门卫老李敬了个礼,"您这么早来?"


    林舟点点头:"有急活儿,得抓紧。"


    实验室门锁好,窗帘拉严,林舟打开小世界,立刻进入了高效工作状态。


    首先是解决信号传输问题。他在图纸上画出一个多级放大系统,通过串联几个放大器,理论上可以将控制距离扩展到两公里左右。


    "关键是抗干扰,"林舟皱眉思考,"如果敌方有干扰设备,普通信号很容易被截断..."


    他灵光一现:"可以借鉴跳频通讯的思路,让信号在多个预设频道之间快速切换,形成一种伪随机序列,这样即使敌方截获了部分信号,也很难干扰整体通讯。"


    设计很快成形,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这个年代的电子元件十分粗糙,精度低,林舟只能反复试验,用最基础的元件组合出复杂功能。


    "又烧了一个,"他懊恼地扔掉一块冒烟的电路板,"这该死的原始工艺..."


    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尝试,终于在第十四次实验后,成功组装出一个勉强可用的跳频放大器。


    "接下来是三头犬..."林舟转向另一个工作台,那里摆着他设计的模块化武器系统雏形。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设计:通过快速更换枪管、枪托和附件,一把枪可以变身三种不同的武器。


    短枪管+折叠枪托状态下是一把紧凑型冲锋枪,适合近距离作战;中等长度枪管+固定枪托则变成自动步枪,兼顾火力和精度;而长枪管+精密枪托+瞄准镜组合则是一把狙击步枪,有效射程可达八百米。


    "关键是接口设计,"林舟拿起枪管组件,仔细研究,"必须足够牢固,又要便于快速更换..."


    他设计了一套卡锁系统,通过简单的旋转和卡合动作,士兵可以在30秒内完成武器形态转换,而且不需要专业工具,徒手就能操作。


    "还得考虑野外环境,"林舟继续改进设计,"泥沙、湿气、极端温度,这些都可能影响卡锁机构的可靠性..."


    他为每个关键部件都设计了防尘盖和密封圈,确保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还有枪管过热问题,"林舟记得现代步枪的共性问题,"连续射击会导致枪管温度急剧上升,影响精度和寿命..."


    他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散热系统,在枪管外部增加散热片,并在内部结构上做了特殊处理,让热量能够更快散发。


    小世界内时间飞速流逝,林舟连续工作了七天,终于完成了三头犬的基本设计和原型制作。


    "该测试了..."他拿起组装好的武器,将短枪管卸下,换上中等长度枪管,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


    "很好,接口严丝合缝,没有松动。"他又换上长枪管和精密瞄准镜,同样顺畅无阻。


    "如果能批量生产,一个士兵就能应对多种作战环境,大大提高战场适应性。"


    他又回到无人机项目上,进一步完善了摄像系统和控制模块。通过改进光电转换管的灵敏度和缩小线路板尺寸,整个系统的重量减轻了近30%,飞行时间相应增加到15分钟左右。


    "基本可以了,"林舟满意地点点头,"下一步就是向军部申请正式立项和样机测试。"


    结束小世界工作,林舟发现现实世界才过去半天,外面的阳光正好。他伸了个懒腰,决定出去透透气。


    ……


    另一边,李怀德办公室里,秦淮茹站得笔直,等待着副厂长的决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