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5章 连铸连轧,白象的新武器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关键的是炮管材料,"林舟强调,"我们的新型炼钢技术可以生产出高强度、高纯度的合金钢,这是提高火箭炮精度和寿命的基础。"


    将军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偶尔提出一些专业问题,林舟都一一作答,思路清晰,言之有物。


    "林同志,"一位年轻些的将军问道,"按照你的方案,从零开始建设一条生产线,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材料和人力到位,三个月内可以建成原型线,半年内可以实现小批量生产,一年后可以达到每月100门的产能。"林舟自信地回答。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按照当时的军工生产水平,这个速度简直不可思议。


    "太好了!"花白头发的将军拍案而起,"林同志,我们军工厂立刻安排实施你的方案!你需要什么条件,尽管提!"


    林舟谨慎地提出了几点要求,包括核心技术人员的培训、关键设备的优先调配,以及一些特殊材料的供应。将军们都一一答应,甚至主动提出可以派遣军工专家配合他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赵老激动地拉着林舟的手,"林工,你太了不起了!这套方案如果实施成功,将彻底改变我国的火箭炮生产能力!"


    林舟微微一笑,"赵老过奖了。对了,我还有个小请求,希望能得到军部的协助。"


    他拿出那份材料清单,指着几项标红的物资,"这些是我另一个研究项目需要的材料,有些属于军用管制,希望能得到军部的支持。"


    赵老看了看清单,若有所思,"这些东西...是不是和电子技术有关?"


    "是的,"林舟承认,"我正在研究一些电子设备,用于提高工厂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


    赵老点点头,"明白了。这份清单我拿去办,保证尽快给你回复。不过,"他神秘地笑了笑,"看来林工对电子技术也很精通啊。"


    林舟谦虚地笑笑,"略懂一二。"


    回到轧钢厂,林舟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氧气顶吹转炉已经成功运行,下一步是连铸连轧技术的实施。


    连铸连轧是钢铁生产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可以将熔融钢水直接铸造成坯料,然后无需冷却就直接进入轧制程序,大大节省能源和时间,提高材料利用率。


    林舟在办公室里展开了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是他设计的连铸连轧生产线示意图。小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林工,这...这又是什么新技术?"小李惊讶地问。


    "连铸连轧,"林舟解释道,"简单说,就是把钢水直接铸成半成品,然后趁热轧制成材,省去了中间的冷却再加热步骤,既节能又提高效率。"


    "太神奇了!"小李赞叹,"这能提高多少效率?"


    "保守估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30%,能源消耗降低25%,材料利用率提高15%。"林舟平静地说,好像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改进。


    小李倒吸一口冷气,"林工,您这是要把整个钢铁工业都革命一遍啊!"


    林舟笑笑,"这只是基本应用而已。来,帮我把这些计算再核对一遍。"


    两人埋头工作,直到深夜。整个轧钢厂,因为林舟的到来,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边境地区,一场紧张的军事调动正在悄然进行。


    白象国的军队正将大量新购置的武器装备运往前线。军用卡车一辆接一辆,载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看那边,"一名边境哨所的战士指给战友看,"白象佬又在搬新玩具了。"


    通过望远镜,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山坡上的活动。白象士兵正在卸下装备:美制M113装甲运兵车闪烁着金属光泽;北极熊国的T-54坦克威武雄壮;还有各种口径的火炮,从轻型的75毫米山炮到重型的155毫米榴弹炮应有尽有。


    "这些家伙可真阔气,"另一名战士冷笑,"白头鹰和北极熊的装备都有,左右逢源啊。"


    "听说他们还弄到了一批AN/PRC-25步话机和M2重机枪,"哨所长说,"这些可都是白头鹰的新式装备。"


    战士们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与装备精良的白象军队相比,我方边防部队的装备相对简陋:老式的56式半自动步枪,退役多年的苏制高炮,还有年代久远的卡车和吉普车。


    "别担心,"哨所长似乎看出了战士们的忧虑,"装备虽然重要,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人。更何况,我听说后方已经在加紧生产新式武器了,不久后就会运到前线。"


    "什么新式武器?"战士们好奇地问。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哨所长神秘地笑了笑,"但听上级说,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火箭炮系统,一次齐射可以覆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


    战士们眼睛一亮,"真的?那可太好了!有了这种武器,白象佬再嚣张也得掂量掂量!"


    "先别高兴太早,"哨所长警告道,"敌情依然严峻。看他们这架势,很可能在酝酿大动作。继续保持警惕,加强巡逻和侦察。"


    战士们严肃地点点头,继续密切监视着对面的动静。


    白象军队的军备升级,无疑给边境地区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内地,林舟设计的107火箭炮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一场技术革命正悄然改变着战争的天平。


    几天后,林舟接到军部的电话,他申请的特殊材料已经批准,正在运往轧钢厂的途中。同时,火箭炮生产线的建设也已经开始,第一批样炮有望在三个月内问世。


    "太好了,"林舟放下电话,满意地点点头,"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他转向桌上的另一份图纸——一个精密的电子电路设计,这是他规划的闭路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有了军部提供的关键材料,这套系统很快就能开始组装调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