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7章 集体轰动,都要过来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杨厂长一听是军工部,腰板立刻挺直了,


    "李处长好!是的,我们厂的林舟同志研发的新型炼钢技术,今天测试成功了,将炼钢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30分钟!"


    "30分钟?"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一下,"杨厂长,你确定没有搞错?"


    "千真万确!"杨厂长激动地说,"钢水质量完全合格,甚至超过常规标准!"


    "好,我明白了。"李处长的声音变得严肃,


    "这事非同小可,我们会派人过来核实。在此之前,请务必做好保密工作,任何技术资料不得外传,明白吗?"


    "明白,绝对保密!"杨厂长郑重承诺。


    挂掉电话,杨厂长兴奋得直搓手,"林工,军工部也要来人了!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啊!"


    林舟微微一笑,心里却在盘算接下来的步骤。


    这次测试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专家组审核才是真正的挑战。


    "杨厂长,我建议立即召开全厂大会,宣布这个好消息,同时组织技术骨干开始学习新工艺。"


    杨厂长连连点头,"对对对,这个提议好!张书记,你马上安排广播,今天下午三点,全厂大会!"


    张书记立刻起身去安排,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


    与此同时,工业部办公室内,王部长放下电话,双手微微发抖。


    "老刘,你不会相信我刚才听到了什么。"王部长对着办公室里的另一位老者说道。


    刘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什么事让你这么激动?"


    "轧钢厂的杨厂长刚才打来电话,说林舟研发出一种能在30分钟内完成炼钢的新技术!"


    "30分钟?"刘部长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开什么国际玩笑!现在最快也得3小时,他说30分钟?杨厂长是不是喝高了?"


    "我也不信,但杨厂长说他们已经测试成功了,钢水质量完全合格。"王部长擦了擦额头的汗,


    "而且,我们派去的王司长也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


    刘部长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拍案而起,"这事必须亲自去看看!如果是真的,那就是钢铁工业的革命性突破!"


    王部长点点头,拿起电话,"我这就通知第一钢铁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赶往轧钢厂。"


    放下电话,王部长又立即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喂,是李副部长吗?关于轧钢厂的事,您听说了吗?...是的,30分钟...我也难以置信...好,我马上准备报告,送到您那里。"


    挂掉电话,王部长长出一口气,"老刘,这下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上面已经惊动了,要求我们调查核实。"


    "那就连夜干呗,这种大事,值得熬夜!"刘部长已经开始收拾文件,准备亲自出马。


    ……


    军工部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各位,刚接到消息,轧钢厂有重大技术突破,据说能将炼钢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30分钟。"李副部长神情严肃地宣布。


    会议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不可能!这违背冶金基本原理!"


    "30分钟?他们在吹牛皮吧?"


    "就算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这么快吧?"


    李副部长敲了敲桌子,"安静!无论真假,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派人去核实。如果是真的,对我们国防工业将是巨大的推动。"


    一位白发老者站起来,"我去看看。我在冶金领域干了40年,就不信有这种神仙技术!"


    李副部长点点头,"好,就由赵老带队,出发。另外,通知装备研究所的同志,如果技术属实,要考虑如何应用到炮管生产上。"


    ……


    一辆辆挂着各种部门牌照的汽车陆续驶入轧钢厂。


    车上,专家们议论纷纷。


    "30分钟炼钢,你信吗?"第一钢铁研究所的王教授摇摇头。


    "反正我是不信,"坐在他旁边的老李哼了一声,"我干了一辈子炼钢,最快也得6小时,还是在理想条件下。30分钟?纯属胡说八道!"


    "可是工业部的王司长亲眼看到了整个过程..."


    "哼,他懂什么?可能是障眼法,或者提前准备好的钢水。"


    "但是据说质量检测也合格..."


    "检测报告谁写的?谁证实的?这里面有多少猫腻谁知道?"老李越说越气,"这简直是在侮辱我们这些老专家的智商!"


    坐在最后排的年轻研究员小声嘀咕,"要是真有这技术,咱们这些人不得回炉重造啊?"


    "闭嘴!"老李瞪了他一眼,"等会儿到了现场,看我怎么揭穿这个骗局!"


    另一辆车上,军工部的专家们同样疑虑重重。


    "这个林舟是什么来头?"装备研究所的张所长问道。


    赵老摇摇头,"据说是从北极熊国留学回来的,带回了不少先进技术。"


    "留学生嘛,理论一套一套的,但实操往往差得远。"


    "不过他成功开发了数控车间,这点倒是真的。"


    "数控车间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张所长不以为然,"但30分钟炼钢?简直是天方夜谭!"


    赵老沉思片刻,"别先下结论,先看看再说。不过..."他顿了顿,"如果真有这技术,对咱们炮管生产将是革命性的变化。"


    "那是,高质量钢材是生产高精度炮管的基础。"张所长眼睛一亮,"如果能批量生产高标准钢材,咱们的火炮性能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先别想那么远,"赵老泼冷水,"先看看这小子到底有没有两下子,还是在忽悠人。"


    ……


    轧钢厂门口,杨厂长和张书记早已等候多时,林舟站在他们身后,面色平静。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指导!"杨厂长满脸堆笑,迎上前去。


    赵老下车后,直接走到林舟面前,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你就是林舟?"


    林舟点点头,伸出手,"赵老好,久仰大名。"


    赵老冷哼一声,没有握手的意思,"年轻人,吹牛要有个限度。30分钟炼钢?你当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傻子吗?"


    林舟不慌不忙,"赵老有所不知,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应用多年,叫做''氧气顶吹转炉'',我只是把它引进并根据我们厂的实际情况做了改良。"


    "国外?哪个国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