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漪同样压低声音:“没有了,昨晚连罐子都抱过去了。”
周武颇觉失望,昨晚的锅子他回去的晚就只尝到了一点,但那个味道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脑子里,想起来就要口水泛滥。
本想着借着公务偷偷徇私一把也没成功。
崔清漪不知道周武的心思,等将人送走,她将大门一关就安安心心的窝在后罩房的炕上,全神贯注写新的话本子。
之前没想到写惊悚悬疑的话本子,如今提起笔崔清漪只觉得文思泉涌,尤其最近的种种经历更是让她多了很多灵感。
“女子一身嫁衣红的像是在滴血,她踮脚脚尖一步一步走着,正当众人以为她就要离开时,一阵阴风拂过,那身红嫁衣突然便到了众人眼前……”
《纸嫁衣》之后还可以有《绣花鞋》,她定要将中式恐怖进行到底。
客栈内
袁氏梅氏等到了日上三竿也没见到预想中的人,梅氏面上愤怒心里却笑开了花,她是恨不得这没脑子的小姑子直接将崔清漪弄死在这里算了。
但又舍不得崔清漪的好本事,不说别的就是那什么双面绣,梅氏这辈子都没想过就绣个花而已竟还能得了皇家的青眼,据说如今宫内织造司最受倚重的几个绣娘竟都是这死丫头教出来的。
这么好的本事,竟然便宜了一群泥腿子。
若是她家萍姐儿有这样的手艺,凭借萍姐儿的聪慧和美貌,必定能得个不错的前程。
袁家又不是崔家那些假清高的家伙,就算不是正头夫人,哪怕是个妾,那也是皇家的妾,尊贵着呢。
袁氏等的不耐烦,打发人出去槐花巷看看,“去看那孽女再做什么。”
袁氏的人刚到槐花巷就被好几双眼睛盯着瞧了又瞧,他心里发毛的同时也没多想,直到被一双鹰隼的眼睛盯住时,这人浑身登时起了身冷汗。
他忙不迭的返回,想找个人打听崔家这是什么情况,是不是犯了什么事,却没一个人愿意搭理他。
巷子里人一早也以为崔家这是出什么事了,直到瞧见对面乔家的人进去又出来才放下了心,问就是有大好事发生。
有了官府的介入,槐花巷的人提着的心也落了下来,毕竟大家都一个巷子里住着,若是秽物泼门的事情多来几下,左邻右舍的也难受。
可其他不住在槐花巷的人得不到第一手消息,守门的官差瞧着面前的妇人,公事公办:“官府办案,退学什么的后面再来。”
可生怕崔清漪的坏名声带累了自家姑娘,别手艺没学到还惹了一身腥回来,妇人哪里能等得住,苦苦哀求道:“大人,您就行行好,我家孩子还没入学呢就让里面的人将束脩退回来我立刻就走。”
外面这么热闹,崔清漪也无法安心写作,只能让陈妈出去对面和蒟蒻说一声,但凡是找上门来退学的,已经上过课的按照课时扣费,还没入学的直接返回银子将人打发走就是了。”
人转头去了乔家大门口,只要没打扰到崔家宅子这里,官差也没多管闲事。
蒟蒻本还想挽留几句,毕竟多一个女子入学,将来就多一个自食其力的姑娘家。但以往对她们尊敬有加,一口一个先生的人此刻言语刻薄,似乎和她们有着深仇大恨一般,蒟蒻这心突然就冷了。
有一就有二,陆陆续续有不少人上门退学。
......
崔家这一趟差事简直是官差们最近执行的最舒服的一趟公务,如今闲来无事崔家的最大的事情除了崔清漪的话本事业便是一日三餐。
外面站着那么多人都是为了自家的安全而来,自然没有自家关着门在里头吃饭叫人家在外头饿着的道理。
陈妈带着满月丫头扯了好几盖帘的面条,准备做自家姑娘最喜欢的拉条子拌面。
等着香中带辣的气味顺着灶间飘出老远,门口本就等着换班的官差们开始频频向院子里张望。
等着周武带着换班的人过来时,就瞧见崔家宅子大门大咧咧开着,门槛上一字排开蹲着好几个兄弟。
每人手中还捧着个大盘子,里面是满满登登的面条。
院子里还传出陈妈的吆喝声,“放开了吃啊,面条有的是,还有谁要菜码的?”
一个黑脸官差在周武的注视下义无反顾的举起了手,“我要我要,陈妈再给我来上一点,那个什么辣椒油也要。”
周武没看到人,就见一个长柄的大勺伸了出来,一勺卖相极佳的肉菜结结实实盖在了黑脸小子的盘里。
紧接着,崔家的傻丫头端着碗过来,将一勺红彤彤的佐料盖在了菜码上面。
黑脸汉子登时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没出息家伙,’周武咬着牙暗暗吐槽。
半晌后,周武接替了黑脸汉子的位置蹲坐在门槛上,手里端着个大碗一边吸溜面条,一边夸陈妈:“陈妈,您这手艺可不得了,这面条也太筋道了。”
陈妈今日收到了一箩筐的夸奖,“哈哈,俺老家是豫州的,做面食最拿手了。”
至于那些来换班的官差,陈妈和崔清漪都不晓得他们还要换班自然没有准备这么多的面条,一行人只能立在外面,内心狂骂黑脸汉子等人不厚道,明明知道他们就快来换班了,怎么就不能提一嘴他们呢。
‘呜呜呜,连狗都有香香的面条吃.....”
大晋皇城,太后寝宫
太后和皇帝面前一人摆着一个蒸土豆,太后仔细瞧了又瞧,不确定道:“这东西当真能让百姓们吃饱肚子?”
皇帝点点头,“砚修折子里是这样说的,您尝尝。”
可怜的太后和皇帝陛下,因为要最大限度的留下种子给司农们去试种,最终两人分食了一个土豆,剩下那个留给了紧赶慢赶进宫的大司农。
大晋朝的大司农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大概是常常待在田间地头的原因,这人脸庞红黑,精气神十足。
“陛下,听闻民间送上来新发现的粮食,可是真的?”
瞧见自己的大司农一心扑在农事上的模样,皇帝陛下满意极了,指了指桌上的土豆,“此物名为土豆,你尝尝看可能让咱们大晋的百姓吃饱肚子。”
大司农不会小看任何一种其貌不扬的食物,小心翼翼将土豆掰了一块送进口中,半晌后缓缓吐出一个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