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前
这些年和崔家相处不错,又知道蒟蒻婚期的人家纷纷派了女眷上门添箱。
添箱也叫添妆,是清河郡女子出嫁前的老习俗。
崔家虽来了东平县两年多,但崔清漪和蒟蒻两人都没将这习俗当回事。
毕竟她们在这里没什么亲友故旧,所以当范慧和锦绣坊老板娘一同来的时候,崔清漪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好在她看着两人一脸的喜色立刻便反应了过来,她们能来为蒟蒻添妆崔清漪很是高兴,急忙招呼着人进门。
龚绣也就是锦绣坊的女掌柜一脸的嗔怪:“我在女学看好的好苗子你没给我留下来也就算了,怎么如今蒟蒻出嫁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咱们说,我看崔掌柜这还是拿咱们当外人。”
范慧这会儿也跟着打趣:“可不就是,可谁让咱们是重情重义的,人家没说还巴巴的跑来了。”
范慧这几日心情甚好,齐圆顺利进宫安置下来,给家里捎来了信说是一切都好,让家里别惦记呢。
自打齐圆走后一直悬着的心放下,范慧也恢复了以往的精气神。
两人这一唱一和的打趣,崔清漪急忙笑着讨饶:“两位姐姐,好姐姐,是我的问题,是我错了,看在蒟蒻的份上原谅我吧。”
蒟蒻在屋子里听到动静也想出来,奈何本地的习俗,新娘子成婚头一天要好好的待在自己的闺房。
为着她将来成婚之后日子能顺顺利利的,这些习俗上能守不能守的崔清漪都要求蒟蒻守着。
此刻蒟蒻也只能在屋里说话:“范姐姐,绣姐姐快进来,咱们一块说说话。”
听到准新娘的声音,龚绣笑的更开怀了:“得了,今日谁的面子都能不给,但咱们新娘子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范妹子咱们进去吧。”
等着将这两位领到蒟蒻屋里坐着喝茶说话,院子外面李嫂子带着李苗也来了,陆陆续续女学里但凡知道蒟蒻要成婚的人家都到了。
好在都是相熟的,旺财和黑牙都很淡定,全程没出什么幺蛾子。
乔母本来忙着在家中准备,但听着对面崔家越来越热闹就知道这是添妆的人来了,叮嘱了乔老大一声急忙往对面去了。
崔清漪正在灶间忙的团团转,看到乔母简直像看到了救命稻草。
其实因着蒟蒻就要出嫁,就算是家里不摆席面但崔清漪还是预备下不少菜,有的还是从酒楼里直接订好让人家送过来的。
但崔清漪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最多只单独做过两个人的饭菜,这人一多就难免慌乱着急,不是找不到碟子就是找不到香醋,有人在旁边帮忙这情况就好了很多。
乔母不用崔清漪吩咐,挽着袖子就上手了,有了乔母这个得力帮手,事情立刻变得简单了许多。
蒟蒻坐在屋子里和众人说话心里也时时刻刻惦记着崔清漪,听到灶间多了乔母的声音悄悄松了口气,她不是害怕崔清漪忙乱间准备不好菜色给她丢脸。
而是她家姑娘虽自小算不得锦衣玉食,但好歹事事都有人伺候,如今竟然因为自己的婚事在灶间忙的团团转,蒟蒻觉得亏心。
本来范慧和龚绣都要去灶间帮忙,结果她们一动,屋子里其他人哪里还能好好坐着,崔清漪赶紧的拜托范慧和龚绣帮忙招呼客人。
眼下龚绣瞧着蒟蒻心神不宁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等着众人议论蒟蒻嫁衣上的刺绣,龚绣凑到蒟蒻跟前小声道:
“这话本不该我说,但咱们姐妹相处这么久你们也知道我是个什么性子,我有话就直说了。
虽说你们如今是在官府都挂了号的人,但一个女人住着一个宅子,时间久了难免招人眼,崔掌柜的没想着找一个?”
这话换了旁人确实不会问,说实在的东平县有不少人都对崔清漪从前的事情好奇,但人家不说也没人敢主动凑上来问。
就连最早和崔家接触的范慧都从未主动提过,龚绣还是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