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这个条件对苏晴来说有点苛刻,甚至还带着一丝欺负,但她不在乎,生活给的苦她已经吃够了,为了孩子这点苦又算什么。
只希望以后二柱子能记得她的这点好,对她和丫丫能好一点。
“反正我说了不算,你们都翅膀硬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大伯母也没办法,直接一拍大腿站起身离开了。
现在两个人这副样子,就差要跪在她面前了,大伯和江辰都没意见,她想要不答应也不行。
回到家里,大伯父在前面抽着烟,看着手中的报纸。
这段时间,江辰跟他说过什么改革开放,国企改制什么的,他听不太懂。
不过他给上面打的修路的报告,已经批了下来。
眼下等着资金到位,等开春的农活忙完了,他就要开始组织社员们修路了。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总是没错了。
像花姐这种普通人,想要徒步从宜城来桃李村,总要经过一段老林子,一不留神就会迷路。
江辰的意思是直接修一条柏油马路,从村口直接通往市里,他们桃李村的农产品去往宜城就更方便。
以后,还要请市里开通一条公交专线,这样的话,以后桃李村可以成为景区,防止普通人再迷路,毕竟未来的趋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你呀,你还是江家的大伯吗,你现在一天到晚的就是看书看报,你一个村书记还要想要考大学吗,你能不能关心一下自己的儿子。”
大伯母气的一把将江大伯手里的报纸扯下来丢到一边。
“哎呀,你这是干什么嘛!”
江大伯重新把报纸捡起来,开口说道:“我知道你心里什么意思,里外不过是看苏晴做过舞厅小姐,所以觉得二柱子配她不合适。”
“不就是这样吗,难道你想要儿子娶个三陪。”
江大伯呵呵一笑问道:“平心而论,你觉得如果没有江辰的话,咱们这个憨傻的儿子,能娶上媳妇吗?你忘了当初你请媒婆给二柱子说亲时候的遭遇了。”
听到这话,大伯母沉默不语,不再搭话。
当初二柱子刚成年的时候,她也张罗过说亲,可一听到是傻子,十里八乡所有的人都在笑话她,傻子怎么可能娶媳妇。
何况,当时江辰还没有发迹,江家穷的叮当响,外面还有李狗田一家虎视眈眈,二柱子能活下来都难,亲事人家一打听就没信儿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愿意倾尽所有的去帮江辰,一来都是江家弟子,二来江辰无父无母,他们也想着能过继江辰给自己养老送终。
“不过咱们平心而论,苏晴老师人是不错的,就算犯过错,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是以前的话,苏晴愿意嫁给二柱子,你怕是都要烧高香了。”
大伯母不满的说道:“可,可现在不是以前嘛,咱们家能挑更好的,为什么……!”
“所以说你不知足!”
江大伯打断她的话说道:“要不是江辰的话,二柱子还不是讨不了老婆,说你的见识能比江辰更远吗,现在二柱子的婚事儿,连江辰都主动做担保了,现在所有人都愿意,就你还在这里不知足的着急,有什么用。”
大伯母叹了口气,闭上了嘴,也不再吭声。
就在江大伯准备乘胜追击,再好好的摆摆家主的威风时,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招呼。
“她江大伯在家吗?”
两人抬起头,家门口的外面有几个人影走了进来。
“呦,怎么是赵家婶子。”
对面的来人正是邻居赵家,除了身后扭捏的赵大妮之外,还有两个婶子和赵家的老头子。
“江支书,晚上过来看着你家还亮着灯,估计你还没睡,就过来看看!”
大伯母客气的说道:“赵老哥,你看你说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这儿也没打扫。”
“行,就这样就行!”
说着,来人直接坐在椅子上,顺势用手碾了撮烟叶放在烟杆里,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
“江支书,我今天来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想给你家结个亲你看怎么样?”
“结亲?”
大伯和大伯母对视了一眼。
赵老头吧嗒了一口烟说道:“俺们家大妮这些年跟二柱子都是一起长大的,往小了说也是青梅竹马,咱们家邻里也隔几十年了,从咱们爹那一代就是好朋友,往大了说也算是世交。”
“这些年,大妮年纪也到了,看合适的话,要不让两个小孩子试试,行的话就把亲给定了吧。”
“这……”
大伯母迟疑了一下说道:“赵大哥,不是俺们不想结亲,其实我早就看中大妮了,可现在都是新时代了,孩子结婚这种事儿,咱们当父母的也做不了主,都得看孩子愿不愿意!”
“有啥不愿意的,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你们咱们愿意,他们还有什么说的,咱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老赵头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大妮这些年也是你看着长大的,什么品行我就不说了,那在十里八乡也是挑着走的好丫头,多少人为了提亲把俺们家门槛都踏破了。”
“是啊,这次她看上你们家二柱子,本来我们是不愿意的,毕竟二柱子小时候脑袋不灵光,不过孩子愿意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
一旁的赵家婶子接过话头,继续说道:“你看看行的话,咱们就把彩礼说一下,日子定一下,等到时候了喜事儿一办,咱两家就是亲家了,江老哥你看怎么样?”
“没错,我们家大妮的彩礼可不低,毕竟二柱子的脑子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好了,这也是看在你家条件不错,大妮嫁过来不会过苦日子才愿意的。”
大伯母皱了皱眉头问道:“那,赵大哥你看多少彩礼合适。”
“听说江辰在外面挣了不少钱,还带着二柱子一起打拼,两兄弟不分你我,我们这边彩礼就定三千块吧,剩下的五转一响,再加村里一套房县里一套房,怎么样?”
“啊?”
听到这个要求,大伯母直接就傻眼了。
眼下高彩礼这个习俗还没有开始,普通农村人娶嫁媳妇的喜事儿,大家就是求能吃上一口饱饭。
所谓的彩礼,更多是走一下形式,有个几十几百块过过样子就行。
毕竟大家都是一穷二白,谁也不比谁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