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苏哲稳固境界正式出关。
"资源分配方式改革?"
"天骄榜单!?"
短短半个月时光,苏哲感觉自己仿佛错过了诸多变化。
资源分配方式的改变倒是在情理之中。
现行分配方式虽不能说完全不公,却存在不少漏洞!
不过这也给普通武道大学提供了机会。
强者数量本就不是恒定数值。
大战损耗与寿命终竭等因素,始终制约着强者规模。
即便是顶尖武道大学,也无法长期维持庞大的强者基数。
至于天骄榜单!
虽老牌院校占据多数席位,但其他武道大学并非全无机会。
各品级榜单皆设有上千名额,足以为后来者留出空间。
当然弊端同样存在!
某些院校可能为维持高品武者数量,选择在万族战场消极避战。
但想来九品之上的存在早有考量。
届时目光必定聚焦战场。
若有强者胆敢懈怠,杀鸡儆猴之事未必不会上演。
苏哲推测大夏顶层强者或许正有此意。
从另一角度看,此举也能刺激更多强者诞生。
万族战场的压力显然非同小可。
随着时间推移,空间通道日益增多。
这意味着更多万族战场即将涌现。
若大夏实力不足,迟早会被这些战场拖垮。
相较于强者数量,苏哲更关注天骄榜单的设计。
榜单共分六档,对应武道一至六品。
以六品榜单为例,仅限四十岁以下武者登榜。
这意味着苏哲同样具备竞争资格。
除武道大学学子外,榜单另设特殊群体。
即未在任何武道大学修习的武者。
此类武者多出自家族传承或武馆培育。
其人数虽不多,却真实存在。
大夏并未将这类武者排除在榜单之外。
不过奖励机制有别于院校体系:
院校武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在读学生,其成就直接归属所属院校;
第二类为已毕业并留校任职者,苏哲即属此类,成就仍计入院校;
第三类为毕业未留校任职者。
此类武者可自由选择:或为母校增添资源配额,或兑换个人奖励。
天骄榜单细则明确详实。
因属新政试行阶段,特别注明。
后续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则!
目前且看成效如何,可能持续数年便见分晓。
大夏将先行公布初版榜单。
凡欲上榜者,只需击败榜上武者即可。
此后每年七月定为资源结算期。
"接下来所有武道大学怕是要疯狂了。"
苏哲不禁感慨道。
无论是为培养高品武者,还是为争夺天骄榜席位。
若有武道大学能在榜单占据足够多的天骄名额,
其分配所得资源绝非小数。
事实正如苏哲所料。
恰逢他出关之时,首期榜单新鲜出炉。
意料之中的是,榜单未见其名。
想必南海武道大学尚未提交他的资料。
通常榜单初定,先依据各校上报资料排序。
反正后续名次更迭频繁,资料稍有出入也无大碍。
何况各武道大学都需顾及颜面。
若虚报天骄实力,
待其遭人挑战落败时,必成笑柄。
苏哲粗略浏览各品级榜单。
南海武道大学仍有数人登榜。
既有在校学子,亦有毕业校友。
尤以四品五品上榜者居多,数量突破两位数。
六品武者则略显不足,全校仅有三人上榜。
非是南海武道大学再无其他六品,
实乃年龄门槛限制所致。
"倒有几位熟识的导师,竟已晋升六品。"
苏哲发现不少熟悉身影。
既有各院系主任,亦有普通教员。
未料其修为皆达五品乃至六品。
显然校方此前刻意隐藏了部分实力。
至于外校天骄,苏哲大多不识。
但见密密麻麻的榜单名录,纵是他也不由感叹:
大夏英才何其多矣!
除榜单本身外,苏哲还注意到关联新闻。
其中置顶热点颇为耐人寻味:
"神都武道大学天骄裴擎宇剑指群英,"
"扬言横扫各校,问鼎六品首席。"
苏哲轻声念出新闻标题。此名他似有耳闻,
早在天骄榜问世前,
此人便被称作 "宗师之下第一人"。
虚实几何尚不可知,
毕竟神都武道大学的背景本就显赫。
但能闯出名号者,终归有些真本事。
如此宣言,无异于视各校天骄如无物。
神都武道大学固然强盛,然与之比肩者亦不在少数。
其他一流武道大学同样不乏天骄。
裴擎宇能否横扫群雄着实要打个问号!
当然此事与南海武道大学及苏哲关联不大。
毕竟南海武大根本不在其考量范围。
整个南境堪为对手者,唯新安武道大学天骄而已。
"若当真要横扫各校,"
"届时必来南海武大走这一趟!"
"届时校方岂不颜面尽失?"
苏哲脸上不由浮现怪异神色低语。
念及此处亦无可奈何,纵是此刻的他亦非其敌手。
好在苏哲未作久虑,径自往院长办公室而去。
欲探询资源分配改革之下,校方可有应对之策。
对于南海武大,苏哲始终怀有特殊情谊。
若非当年南海武大破格录取,他根本无缘武道学府。
如今他与南海武大已是命运共同体。
校运昌隆自然惠及己身。
对于校方后续规划,自是想探个究竟。
如今既入六品境界,终是有了置喙资格。
虽无涉足校务之意,却难掩关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