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诸多南海据点的武者,陆续发现了苏哲的变化。
主要原因在于苏哲练习剑法时总会走出房间。
房间内部空间确实有些局促。
对于剑术演练而言,难免显得施展不开。
"苏哲竟然开始修行剑术?!"
"我记得他之前主修的是刀法。"
"最关键的是,他演练的似乎是基础剑术?"
围观武者们脸上满是疑惑,议论纷纷。
苏哲的举动着实令人费解。
要知道他的刀法造诣本就不俗。
如今却突然转修剑道!
其实这些议论声早已传入苏哲耳中。
高品武者的听觉远比常人敏锐。
即便不刻意释放精神力也能清晰捕捉。
但苏哲始终心无旁骛,对外界评价毫不在意。
"剑骨如龙" 的天赋确实非同凡响。
短短时间内他便感受到剑术的飞速提升。
第三日清晨。
一道凛冽剑意自苏哲精神意志中迸发。
触类旁通!
虽不知剑道对刀道有何助益。
但现有的刀道造诣确实为剑术修行提供了诸多启发。
在 "剑骨如龙" 加持下。
他的剑道修为堪称日进千里。
周围修习剑术的武者们感应到这股剑意,无不怔立当场。
不过三日光景竟能参悟剑意?!
须知数日前众人分明察觉。
那时苏哲的剑招尚显生涩笨拙。
而今不过转瞬之间!
此后苏哲练剑引发的关注与日俱增。
众多剑修开始持续关注他的修行进程。
每日未等晨光初现。
他惯常练剑的空地周围便聚满等候观摩的武者。
更令人意外的是,苏哲并不吝于指点他人。
在传授心得的过程中。
他自己对剑道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这天赋的恐怖程度远超预期。"
最初苏哲确实未曾料想。
本只是打算浅尝辄止的剑道修行。
结果现在突飞猛进。
虽然追上刀道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但已经达到七成水准。
这般水准已是不低,至少胜过多数中品武者的剑道修为。
除非遇到那些天赋异禀的剑道奇才。
当苏哲在南海据点练剑即将成为日常时。
关于他晋升八品的消息终于传遍整个据点。
聚集围观的人群愈发壮大。
众人提出的问题甚至不再局限于剑道范畴。
莫要忘记!
南海战场的武者并非全都来自学院体系。
还有许多草根出身的散修。
这些武者平日里根本得不到高品强者的指点。
苏哲的出现却让散修们看到了希望。
对此苏哲并不排斥。
若这些武者实力能有所提升,自然是件好事。
最终受益的终归是大夏。
此事也给他带来不少启发。
考虑是否该定期组织学院派中品武者为散修授课。
不过这类事务完全可以交由南海武道大学操办。
倒也不急于一时,等院长抵达后再商议不迟。
随着时间推移。
徐胜年的身影终于姗姗来迟进入南海据点。
先前需要处理的事务实在繁杂。
他不仅承接了多项高品丹药的炼制委托。
这些都需要逐一善后。
虽说在据点内也能炼丹。
但南海据点终究不是理想的炼丹场所。
当徐胜年寻到苏哲时不由愣住。
环绕在苏哲身侧的人群规模远超预期。
"这是怎么回事?"
他脸上浮现诸多困惑。
经过询问方知原委。
这个发现竟让徐胜年与苏哲产生相同念头。
散修武者群体长期被大夏忽视。
始终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若南海武大想要扩大影响力,这未尝不是突破口。
得知苏哲近期转修剑道,徐胜年神色顿时古怪起来。
他清楚记得苏哲此前从未涉足剑道。
相较而言,自己倒是对剑道有所研究。
此刻徐胜年倒也不着急。
驻守据点本就不差这点时间。
索性驻足旁听苏哲与散修武者的对话。
"没想到他竟有这般口才!"
徐胜年仿佛初次认识这位同事般感慨。
毕竟在南海武大日常教学中。
苏哲素来表现得十分沉默。
好在约莫一小时后,答疑环节便告结束。
苏哲不可能将时间全数耗费在答疑解惑上。
因此将时间严格限定为一小时。
对他而言尚在可接受范围。
答疑刚结束,苏哲便向徐胜年走去。
其实他早注意到徐胜年的到来。
但见徐胜年未曾传音联系。
自然也就不急着上前。
横竖要在据点驻守不少时日。
总有机会交流。
倒没料到徐胜年会等候这么久。
"院长,我以为您等会儿就会离开。"
苏哲开门见山道。
两人关系向来熟稔,交谈自然随意。
"平日不见你收徒授业。"
"如今指点众人倒是颇具章法。"
徐胜年直言不讳道出困惑。
提及学生,苏哲脑海中闪过南雪晴的身影。
自南雪晴归来后便再未联络。
仅在晋升八品时收到过一条祝贺信息。
苏哲对此并未过多关注。
当初收徒不过是为触发授徒返还机制。
"散修武者修行确实艰难。"
苏哲轻叹道。
他们大多缺乏背景支撑。
"我们可否在散修群体中做些文章?"
徐胜年的提议令苏哲侧目。
此言正中他下怀。
"此事我亦有考虑。"
"考虑设立校外编外班级。"
"向完成学业的散修颁发特殊毕业证书。"
"甚至搭建专属论坛和交易平台。"
苏哲逐条阐明构想。
南海武大坐拥渠道资源。
分润些许给散修群体并非难事。
此举既能替武大积累声望。
亦可开辟新的利益渠道。
"例如不同基地的散修难以互通资源。"
"武大若能促成此事......"
无论对提升影响力还是散修发展。
皆属双赢局面。
况且散修群体中。
不乏苏哲这般大器晚成者。
纵使万人中仅有一人脱颖而出。
对武大而言便是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