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苏哲还是薇莉娅。
都没有避讳关于深渊的话题。
两人讨论了诸多相关内容。
不过薇莉娅好歹是深海女妖种族的女王。
她接触深渊的时间远比苏哲要长。
对于深渊的了解自然更为深刻。
"如今深渊之中时不时就有入圣级别的魔种脱逃。"
"借助特殊手段,我们尚能将其剿灭。"
"这些魔种冲出通道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完全随机的。"
"这些入圣级魔种似乎完全没有智慧。"
薇莉娅分享的情报让苏哲获得了大量信息。
他顿时明晰了一个关键事实:
这个深渊的强度远超之前遭遇的异域。
入圣级魔种频繁现世。
根据统计目前已有五尊入圣级魔种脱逃。
若非深海女妖种族坐镇着多位入圣强者。
加之薇莉娅这位女王迈入入圣阶段已久。
否则局势恐怕难以掌控。
若同时遭遇两尊入圣级魔种侵袭。
深海女妖种族便只能采取守势。
因为同时剿灭两尊入圣级魔种的难度将成倍增长。
面对这种困境,深海女妖种族同样束手无策。
这个深渊的棘手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推移。
近期甚至出现过两到三尊入圣级魔种,同时突破通道的案例。
深海女妖种族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
对于这些困境,女王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在她看来:
当前局势已无隐瞒的必要。
须知深渊的存在早已传遍整个蓝星世界。
就连诸多异域种族也对此有所耳闻。
各域种族对深渊都保持着敬畏之心。
毕竟这种能够感染生物的特性,即便对异域种族也极具威胁。
尤其当深渊魔种与魔物大规模现世时。
任何异域种族都无力独自抗衡。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
各方异域种族都不愿与深海女妖交恶。
倘若深海女妖放弃镇守深渊通道。
最终遭殃的还不知会是哪些势力。
正因如此,薇莉娅女王并不介意透露深渊相关情报。
"不知能否带我去深渊通道实地探查?"
苏哲适时提出了请求。
这个念头早在他抵达前便已萌生。
只是深渊通道必定由深海女妖重兵把守。
这种情况下:
自然需要征得主人的许可。
"无妨!"
所幸薇莉娅女王毫不迟疑地应允。
毕竟大夏不可能做出危害通道的举动。
女王当即亲自引领苏哲前往深渊通道。
此处通道确实由重兵镇守,入圣境强者除外。
仅封王境守卫就超过三十尊。
如今大夏虽也能凑齐这等数量的封王。
但需计入被征服的异域种族战力。
由此可见深海女妖种族的底蕴之深厚。
不过对于如今的苏哲而言,封王层次已不值得关注。
他的目光完全聚焦在深海通道上。
这条通道构造类似于曾经的万族战场。
但其坚固程度更胜一筹。
甚至能够承受入圣级力量冲击。
整条通道几乎被特殊黑色物质包裹。
此前遭遇的魔物也携带过类似物质。
"似乎凝聚着海量怨念与阴秽气息。"
苏哲轻蹙眉头低声自语。
通道尚且如此,真正的深渊内部可想而知。
"确实如此,低阶生灵接触这些物质瞬间便会沉沦。"
薇莉娅在旁无奈补充道。
至少需要高品修为才能勉强抵御。
这些高品武者还不能在通道内停留太久,否则很容易被气息同化。
遭遇大规模魔种侵袭时,薇莉娅等人通常会将敌人引出通道。
即在蓝星范围内展开截杀,实属无奈之举。
唯有少量魔种出现时,才可能在通道边缘就地歼灭。
苏哲暂时无法解析这些黑色物质的本质。
他并未贸然深入深渊探查。
未知风险实在过高。
即便身负至尊境修为,面对未知存在仍需保持谨慎。
决定暂驻通道附近观察数日。
女王对此并未反对。
甚至亲自在旁择地坐镇。
薇莉娅并不认为这位能研究出成果。
但入圣强者向来意志坚定。
这类存在往往不撞南墙不回头。
劝阻不过是徒费口舌。
恰好她出关不久尚有余暇。
倒要看看这位能否带来惊喜。
二人遂各自沉浸于事务中。
正当苏哲研究深渊之际,苏小瑾正推动大夏内部变革。
核心策略是通过特殊手段提升整体国力。
类似此前苏哲提议的限时资源折扣政策。
该方案已正式落地。
得益于国库充盈,本次优惠力度空前。
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这般机遇实属罕见。
须知常规时期,诸多资源价位令人望而却步。
如今终于迎来消费良机。
民众自然疯狂抢购。
所幸大夏早有预案实施限购。
在苏哲专心研究深渊时,大夏的实力同样迎来显著提升。
……
时光飞逝。
转瞬已过去二十年。
随着时间推移,大夏发生了诸多变化。
借助苏小瑾早年的布局,如今强者数量远超往昔。
封王级存在也新增不少。
沈清颜更是在叶灵儿的刺激下,成功踏足封王境界。
不过无论是叶灵儿还是沈清颜,想要继续突破都近乎不可能。
即便转修肉身成圣之道,希望依旧渺茫。
要知道先前转修的老牌封王强者,至今仍未成功。
连苏哲都开始怀疑肉身成圣的体系是否存有缺陷。
按他推演的结果,这本该是条正确道路。
所幸那些老牌封王虽未突破,却也仍未出关。
说明修炼尚未终止,未必全无机会。
"不知父亲是否研究出什么成果。"
神都办公室内,苏小瑾轻声自语。
尽管苏哲潜入深海的消息隐秘,仍被她捕捉到痕迹。
面对深渊这种未知存在,她难免为父亲担忧。
但想到父亲如今的实力,也只能选择信任。
在自身修为陷入瓶颈后。
苏小瑾如同神兵分身般,将重心转向培养苏家后辈。
这可苦了苏家子弟。
原本就有神兵分身严格督促,如今又多了位老祖宗。
对苏家年轻一代而言,堪称双重磨难。
不过苏小瑾的关注范围远不止苏家。
整个大夏教育体系都在她的推动下,竞争愈发激烈。
武道高校若想争取更多资源,就必须培养出更多天骄。
早年因交通不便,各校交流多有阻碍。
但传送阵普及后,跨区域交流变得轻而易举。
在苏小瑾的默许下,甚至兴起 "踢馆" 风潮。
此类事件已非个案。
对于新兴武道高校,通过压制老牌院校来快速扬名,成为最有效手段。
尤其在大夏统一整合的背景下。
各校师资力量正逐渐趋于均衡。
资源分配不再如早期那般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