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财神爷来了!

作者:吃饺子蘸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


    在苏浩的歌声中,嘎斯67驰出了正阳门,向城外开去。


    “哎,哎!别唱了。”


    旁边副驾驶座上的杨光林和后面的李东升都是一起喊着,“开错方向了。怎么把我俩拉到城外来了?”


    “没错。”


    “十里洋场有诨名呢!”


    苏浩则是继续扯着破锣嗓子唱着那首来自后世的歌,一边说着,“我打算把你俩拉到城外,刨个土坑,埋了。”


    “别闹了。”


    杨光林在一旁说着,“我这刚升任厂长,还没回机械厂过把瘾呢。再说了,折腾了一上午,还没吃饭呢。


    可没心情和你郊游!”


    “我也是!”


    后面李东升附和着,“我这刚升任总工……”


    “是啊,你们俩的事儿都办成了,我的事儿呢?”


    苏浩戴着墨镜,双眼紧盯着前方。


    车开得飞快。


    “你什么事儿?”


    “给我忘了是不?知道你就是个没良心的货!”


    苏浩骂了一句,“刘家庄拉电的事儿!”还是提醒着杨光林。


    “没忘!”


    杨光林的身子随着嘎斯车奔驰的节奏,上下晃动着,“那也得吃完饭,再去啊!这饿的,都前胸贴后背了。”


    “没事儿,到了刘家庄,我请你俩吃大餐。”


    苏浩则是若无其事地说着。


    “我们这是被绑架了?”


    杨光林回头,对李东升说着。


    不过,一听说到了刘家庄请他们吃大餐,二人还是消停了下来。


    “饿就饿一会儿吧。”李东升表示无奈,“不过,刘家庄不是有很多野猪吗?还有那种冷水鱼。


    有野兔,有野鸡……


    去了,大吃一顿,也不错。哎呀,不能说了,我都流口水了。”


    二人的心情显然很好。


    二人都高升了且不说,研发、建造5000mm初轧机、2万吨油压机的两个关键问题也解决了。


    他们的心也算是彻底落在了肚子里了。


    剩下的,干就完了。


    更主要的,苏浩把最大的那个“掣肘”,也给解决了。


    毕副部长的工作秘书是个敌特,还是个什么“玫瑰使”,被苏浩给当场揪了出来。这对毕副部长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估计这一段时间,他得想办法应付组织审查。


    也就没时间干涉第一机械厂的事情了。


    “苏老师,大电机的生产技术,是不是可以不给一重那边了?”


    李东升在后面问着。


    这技术虽然是苏浩提供的,但他们二人也着实在上面下了不少的功夫。李东升可不想让别人和他共享技术成果。


    “还是要给的。”


    苏浩开着车,晃动着身子,声音悠远,“毕副部长说得还是有道理的。不但要给一重,还要向种花家的电机生产企业公开!


    还要办一个学习班,手把手地教!”


    “为什么?”


    听了苏浩这话,杨光林和李东升一起皱眉,很是不情愿。


    大电机技术在手,他杨光林这个厂长当得就硬气;他李东升就是种花家电机界的大拿!


    到一机部当总工,都说不准!


    公开了,还手把手地教别人?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道理苏浩难道不懂?


    “电机,是工业的心脏。”


    苏浩的声音悠悠,“没有动力,什么事情都干不出。我们的飞机、轮船、军舰、坦克……都永远会落后于别人!


    你们乐意看着这现象一直存在?”


    “这……”


    二人还是犹豫,“我们第一机械厂可以生产,供应全国啊!”


    “种花家百废待兴,第一机械厂就算是浑身是铁,又能碾几根钉?不要小气,要有大局观。


    多会儿大电机烂大街了,我种花家的工业实力也就上去了。


    再说了,你们想封锁技术,封得住吗?”


    他们不知道,苏浩可是知道,再过两年,种花家的电机技术将迎来一个大突破。到时候,你再公开相关技术,反倒是被动。


    不过这话,苏浩不能说。


    “那你说的那种用稀土炼出来的‘特种钢材’呢?”


    二人又是问道。


    “那个得保密!”


    苏浩毫不犹豫地回答。


    对此,他早有打算。


    稀土材料,现在国外的研究,特别是脚盆鸡的研究已经远超种花家。


    按照前世记忆,种花家1961年才开始提出稀土研究项目,到了1975年,才有所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种花家大量的稀土原矿,都被买走了。


    所剩已知矿藏的40%都不到。


    苏浩打算从现在就开始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自然,对于各种稀土材料的用途,添加比例等,有的苏浩有记忆,但大部分他也不知道。


    他毕竟也只是一个体育系毕业的大学生。


    也是前世的“稀土热”,让他看过几个小视频,有所了解。


    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他打算把这些不多的记忆内容运用起来。并且,保住这些珍贵的矿藏!


    用稀土炼出的“特种钢”配方,那更是要保密的。


    这也是苏浩要单独和郑部长谈这件事情的原因。


    “不但要把大电机技术无偿分享给他们;李处长,你还得亲自去一趟一重,带着资料亲自送去,亲自手把手地教!


    不白分享,顺便地看一看他们的水压机!


    最好能换一台回来。”


    一重,是老毛子援建的156个大项目之一,厂内有老毛子的3000吨、6000吨等自由锻水压机的相关材料、图纸、样机等。


    互相交换,第一机械厂也不吃亏。


    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再搞2万吨油压机,就不那么吃力了。


    至于初轧机,那就得完全靠苏宇、苏宙出去抢一台回来、做样机了。


    对于两个项目怎么搞?苏浩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线路图”!


    “快到刘家庄了。”


    苏浩说着,汽车一拐,并没有直接开向刘家庄,而是直奔“南沟矿”而去。


    1958年,成立了门头沟区。


    原来的京西矿区也拆分为了4个,其中,南沟矿距离刘家庄最近。


    刘家庄的电,就打算从南沟矿拉。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距离较近,只需拉直线十几里的线路便是可以解决问题;第二,也是最主要的,矿上用电,那是国家保证的。


    不会像寻常的农用电那样,动不动就停电。


    当然,这是苏老爷子亲自出面,和南沟矿谈妥的。顺带的,还想拉一条电话线。让南沟矿提供一个电话号码。


    他现在带着杨光林、李东升去的地方,就是南沟矿。


    目的,是让他们看看地形、地势,讨论一下怎么埋电桩、拉线路,还需要南沟矿提供什么支持?


    这个,非得二人亲自走一趟不可。


    杨光林是做决策的人;花多少钱,提供什么设备,需要他心里有数。


    李东升毕竟是个11级技术员,而且是机械厂的技术处长,对拉电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可以提供相关意见,做出相关的规划。


    待到这一圈转下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


    苏浩这才拉着二人,来到了刘家庄。


    “二位,来了刘家庄,别客气,别把自己当外人。”


    说完,领着二人进门,“奶奶,有什么好吃的,快拿出来。我们的财神爷来了!”


    一进院门,苏浩便是高声大喊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