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大哉乾元,滚滚浪花【三国完】

作者:给钱就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随着董卓的话语落下,在场的将士也好,士卒也罢,全都一拥而入,拼杀了上来,将这几个人全都按倒在地上。


    袁基、杨修的脸上带着震惊而又茫然的神色。


    “将军!将军!”


    “我等乃是世家,如何能受如此之辱?我等愿为大乾效力啊!”


    “将军如此做,难道就不怕大乾天子怪罪吗?”


    这话说出,在场的众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董卓看着这两个家伙,怔了一下,忽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说陛下会因为你们这两个三姓家奴怪罪我?”


    “你们算是什么东西?!”


    “当初威逼大汉天子,进行逼宫,改朝换代,而后又因为先孝昭德皇帝的计谋,你们被迫远走琅琊之中。”


    “到了琅琊还是不安分,又与其他几个门阀世家联合在一起,一同去威逼当时的大汉天子刘康,之后再次改朝换代!”


    “再然后.....”


    董卓斜着眼睛,看着这两个人,眼神中的不屑几乎是要溢出来了。


    “再然后,你们两个人竟然又再次改换门庭,选择了司马氏那个逆贼,想要帮助他再次完成改朝换代,等到陈氏出手,将你们镇压之后,你们又携带着两汉回归之势,再次回到大汉朝堂之中。”


    “孝昭德皇帝逝世之后,你们看着幼主年幼无知,便霸占朝堂,而等到了大乾与大汉之间争斗的时候,却选择了再次开城门投降于大乾。”


    “你们真的以为,如你们这样子的人,当真有资格进入大乾吗?”


    “大乾天子不屑于与你们这等不忠不孝不义之人为伍,而本将....也不屑与你们这等杂碎为伍!”


    董卓越说越怒,而后一摆手,直接开口道:“不必将他们羁押了,传本将之令!似这等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将其给悬挂在城楼之上曝晒!”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将其放下!”


    “违令者.....斩!”


    董卓一声令下,麾下的士卒尽皆全都听令,而后将袁基、杨修二人悬挂在那城楼之上,被烈日灼晒。


    这样子的刑法是很残酷的一种刑法,但此时并没有人有什么意见。


    一方面来说,董卓乃是这一次大乾方面的最高将领,西凉铁骑更是被他一手带出来的,自然不会对他的命令有什么意见,而其余的大乾将领也都没有董卓的地位高。


    另外一方面....在场的这些人,从前哪个不是大汉的臣子?


    哪个不是?


    都是大汉的臣子,如今只是因为追随新的雄主,所以才与大汉对立了而已,可这不代表着他们已经忘记了大汉啊!


    大汉四百年,早已经深入人心,昔年的他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大汉的官职。


    如今看着这袁基、杨修二人如同跳梁小丑一样来回的蹦跶,他们怎么可能是心中没有怒火?


    当世英雄,谁人会与这等反复无常,甚至反复无常了三四次的阴险小人为伍?即便是心中觉着这袁基、杨修二人为了自己的家族,如此做并不算什么的门阀世家们,也并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


    否则一人一口唾沫能将他们喷死!


    也就是如此,董卓一行人便进入了长安城之中。


    那未央宫外的高楼早已经被焚烧殆尽,只剩下了一层灰尘,所有的一切都好似成为了一片虚无。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 .....


    望一三年,秋。


    大乾天子张一驾临长安城,对长安城之中的太祖、高祖庙宇进行了祭拜,并且在祭坛之上宣布了大乾的立国。


    而在这个时候,当初大汉最后一位皇帝刘禅的贴身侍从自人群之中走出,拿出了一封刘禅的遗诏。


    这是一封令张一都有些动然的遗诏。


    那位并不算聪慧的大汉天子在临死之前做了一件十分聪慧的事情,他留下来了一道禅让诏书——并且在诏书中写明,若是大乾天子不能够仁德与民,那么这封诏书便不会被拿出来。


    而如今,这诏书问世,便是大汉天子认可了大乾天子,将皇位正统传承于他。


    这是合理而又合法的!


    这世上的第一个王朝虽然并不是大汉,但持续时间之久,又深得百姓之心的却是大汉!


    大乾当然可以推翻大汉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国度,但那样多少会动荡些许时候。


    可是如今,来自大汉天子的承认,让大乾的传承更加有序。


    那一日正是一场秋雨,大乾天子张一在得到了这诏书之后,便准备给予那内侍奖赏,可谁人知道,那内侍竟然刚烈无比。


    在送出诏书之后,便当着所有人的面引颈自戮,并在临终前祈求大乾天子。


    “我主在北而死,不可使我面南!”


    “还请将我扶正叩向我主!”


    而后才是死去。


    .... .....


    望一三年,冬。


    大乾朝廷新立,但事情却还未曾了解,方才建立了朝廷的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长安城还适合当做大乾的国度吗?


    大乾的国度,是否要进行更换?


    这是一个问题。


    经过了数日的讨论,大乾天子张一拍板将此事定了下来。


    迁都!


    他的理由是,长安城在天下之西,而不在天下之中,所以不得以为都城,将都城迁徙至豫州的洛阳郡,以洛阳为京都!


    又称洛京!


    在望一五年的时候,漫长的迁都终于完成了,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天子宣布改元!


    改元为.....乾元!


    意思便是“乾坤之元始日”,以此来对应当时黄巾起义所高声喊道的口号——黄天当立。


    此为黄天的第一年!


    也是大乾的第一年!


    所以叫做乾元!


    .... .....


    乾元元年,秋。


    圃园


    张一不在洛阳待着,却来到了这圃园之中,此时的他看着床榻之上的陈元,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惋惜叹然之色。


    “陈公,您.....唉。”


    陈元看着张一眉宇中的神色,一如同当年那个年幼的孩子站在自己的面前,同样的哀愁,同样的演技....以及,同样的野心。


    一切就好像回到了当年刘恒来试探他的那个时候。


    这历史啊....


    是一个圆。


    但左右,他陈元已经跳了出来一部分。


    他长舒一口气,而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乾元元年,秋。


    十月一日。


    官渡公陈元,逝世于圃园之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