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9章 大劫之数,争端之法

作者:给钱就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个想法浮现的一瞬间,张角的心中一阵寒颤——但随即就将这个想法给强行否定了。


    毕竟陈氏完全没有理由这样子做不是吗?


    想要搅动天下风云的人,必须是要有一个能够经得起揣摩的理由。


    想要更进一步?想要获得权力?想要独霸天下?想要成为新的皇帝?


    只有这几个合适的理由。


    但.....对于陈氏来说,这几个理由根本都不成立。


    为什么?


    更进一步?


    陈氏是什么人?


    公爵加身、累世王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高祖亲自许诺金刀之谶,而光武皇帝洛水之誓无可指摘的说出了陈与刘天下共这样子的话语。


    陈氏想要更进一步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了。


    皇位。


    可是陈氏如今的行为是想要皇位的行为吗?不是。


    不管是谁获得了胜利,最后都不会是陈氏获得皇位——更何况,就依照陈氏的强大,这些年有多少机会可以登上皇位,而且是无可置疑的登上皇位?


    事实上,若是陈氏想要皇位,甚至不用搞这些东西,直接揭竿而起,一半的天下迅速会落入陈氏的手中,而另外一半的天下也会在半年之内归附。


    其他的几个所谓理由就更加荒谬了。


    张角按着自己的额头,苦笑一声:“我怎么能够如此揣摩猜测陈氏呢?陈氏绝非是这样子的人,只是我实在是看不透这其中的缘由啊。”


    .... .....


    北汉承志六年,南汉安统二年,同样是公元185年,甲子年之后的一年。(因为本书时间线和历史版本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之后写时间,我都把不同国家的时间写出来,同时对应公元年,好让大家来看哈。)


    官渡


    圃园


    前后三批人来到了圃园之中,而最先见到陈元的自然是刘备,因为他的长安城是距离官渡最近的。


    “老师,多年不见,您身体可还一向安好?”


    他的神色中带着些许的恭敬谦逊之色,但面容之上的沧桑与苦楚却让他看起来更加的疲惫了。


    反倒是陈元,因为这些年基本上都在游山玩水,根本不操心朝廷天下政务,反而看起来十分年轻,甚至比刘备看起来还要年轻不少。


    他只是淡淡一笑,之后为刘备倒了一杯茶:“我身体倒是一向还好,只是不知道你身体如何?”


    陈元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关心:“朝廷政务吗,总是处理不完的,要照看好自己的身体,唯有身体康健,才能够完成心中的志向啊。”


    刘备神色只是苦楚,他看着陈元,不想要拐弯抹角,反而是直接询问道:“老师,您可知道孟德....谋....孟德带着那个孩子出走琅琊,建立了新汉的事情?”


    陈元点头,并没有否定此事。


    刘备的神色中带着些许激动,刚准备说什么,却又停顿了一下,因为此时院落外正好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而后,张角、曹操两个人并肩而来,他们两个人的神色中倒是没有带着多少的情绪。


    对于曹操来说,张角的起义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而对于张角来说,曹操是他制衡刘备朝廷的关键一步。


    四个人坐在这院落中,远处的秋风起来,刮在四个人的身上,好像一如当年一样。


    而此时却与当年完全不同了。


    昔年,这四个人中,唯有陈元能够左右天下局势,但如今这院子中的四个人,却都是跺跺脚就能够让这天下动荡的人物了。


    天下局势,竟然只在这师徒四人的茶会上便能够决断。


    这也是古往今来,甚至往后数千年间唯有的一次了。


    曹操、刘备实际上只是在当年拜师的时候见到过张维民一次,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所以此时的他们自然是记不得张维民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只是见到老师没有什么反应,所以也就将张角当做了张维民。


    张角自己心里倒是较为紧张,毕竟他是知道的,自己是个冒牌货。


    陈元只是淡淡一笑:“你们三个人倒是罕见,怎么会一起来我这里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曹操微微躬身道:“老师,有个人想要见您一面,但是弟子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他此时还在院落外等着。”


    陈元一挑眉:“你竟然舍得将他带出来?”


    曹操见到陈元已经猜到了是谁,当即神色不变:“是陛下自己想要来的。”


    “还请老师看在刘陈昔年情谊的份上,见他一见吧。”


    陈元只是微微摇头:“他并不能够代表刘氏,所以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只是说道:“但是,你们此次来找我,我是明白你们到底是想要做什么的,陈氏并不想参与到任何一个人的争斗之中,陈氏只想看顾这天下的黔首百姓。”


    陈元看着三人,神色颇为严肃:“自古以来,战争从来都是消耗黔首士卒的凶器,轻易之间不可使用。”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同样是无可争议的历史大趋势,我们不能够阻挡,只能够顺从。”


    刘备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却又停了下来,只是等着陈元继续说。


    而陈元则是长叹一声说道:“玄德啊,大汉之天命,该有此劫。”


    他看着刘备说道:“上一次大汉的天命之劫便是王莽篡汉,但是当时的光武皇帝承运而生,所以大汉再次延续了两百年的光阴。”


    “如今,便是大汉的第二次大劫。”


    “也是最大的一次。”


    “所谓事不过三者,若是此次大劫能够挺过去,那么日后的大汉便不会再有如此劫难了。”


    陈元手中羽扇轻摇,随口编出来了一个所谓的大劫。


    他只是看着面前的三人:“渡劫之事,陈氏不愿意参与其中,但天下黔首却不能够因为大汉的劫数而受到苦难。”


    “因此,陈氏的门生故吏看顾天下黔首,身居郡守县令之职。”


    “但你们三人的争端,却是终究要有一个结尾的。”


    “今日,便在这圃园之中,为师看着,你们商议出来一个办法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