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章 刘彘拜师,夺嫡波澜

作者:给钱就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世人都以为,这一场夺嫡之争已经落下了帷幕,最后的胜利者便是在深宫中的皇长子了——事实上,不管是刘彘还是刘荣、甚至是栗姬都觉着,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了可以争执的余地。


    如今皇帝的身体本就好像是回光返照,回光返照能坚持多长时间?


    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皇十子年幼无知,只有十岁而已,就算是皇帝能够再活个三五年的时间,也不过是十三四五岁,难道皇帝还能够将朝政交给这样子一个年幼的孩子吗?


    交给皇十子,不就是等同于将皇权交给太后、乃至于皇后?


    无论是窦太后还是如今的王夫人,这两位谁掌权都会滋生出外戚势力——甚至窦太后掌权的话则是更为恐怖,因为她说不定会废黜皇帝,让梁王登基。


    皇帝会让自己的皇位落在自己的弟弟手里吗?


    不会。


    所以皇帝目前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了。


    皇长子刘荣!


    只有两个人对这件事情有些“质疑”,一位觉着皇位不一定会落在皇长子刘荣的手里,而另外一位则是完全确定,这个皇位落不到皇长子刘荣的手里。


    觉着一定不会落到皇长子手里的人,乃是“官渡侯”陈熙。


    而觉着皇位不一定会落到皇长子手里的人,乃是“皇帝”刘启。


    是的.....


    景帝同样不想将皇位给刘荣!


    有且只有一个原因。


    “此子不类我”


    非常简单、非常干脆,也非常具有杀伤力的一个原因!


    太祖皇帝刘邦为何不愿意将皇位传给刘盈?因为“此子不类我”,所以他先是想要将皇位传给“此子类我”的赵王刘如意,甚至不惜因此和多年夫妻吕雉闹掰。


    后来发现赵王刘如意不过是表面上“类他”,所以就干脆利落的放弃了戚姬,只是把赵王打包扔到了赵地,留下一个戚姬给吕雉出气。


    文帝为何会想要将皇位传给刘启?难道只是因为刘启是他的嫡长子?


    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已,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此子类我”。


    此子不类我是刘氏皇帝们心中最畏惧也是最痛恨的、是他们内心深处谁都不能触碰到的一个伤疤!


    触及此事者。


    死!


    而刘启之所以会犹豫的原因,其实也正是世人以为夺嫡之争落幕的原因——刘彘实在是太过于年幼了!哪怕是有陈熙这个官渡侯在,他也不能够确定陈熙到底是不是能够压得住太皇太后+太后的双重组合!


    若是能压得住,他自然而然就可以放心了。


    若是压不住.....


    景帝长长的叹了口气,心中带着些许的犹豫和悲悯。


    若是压不住的话,就只能够看看上苍会不会再给他几年的光阴了!


    .... .....


    景帝十五年,夏末。


    磅礴大雨落在地面上,在刘荣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受皇位的时候,此时的刘彘也在拼了老命的想找到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是的,他必须是要找到一个机会才能活下去。


    刘彘明确的知道,自己参与到了夺嫡之争后,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刘荣大抵上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他之所以帮刘荣,是因为他知道,梁王登基之后一定不会放过自己!


    一个有可能不会放过自己,一个一定不会放过自己,这还用选吗?


    不过是瘸子里挑个身体好的而已。


    在这一年的夏末,一场大雨落下,而刘彘终于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拯救自己,并且他有足够的办法和理由,让这个人帮助自己。


    .... .....


    未央宫中


    景帝看着面前的刘彘,脸颊上的笑容似笑非笑:“哦?”


    “你前些时日不还说,自己尚且年幼不愿意拜师吗?怎么这个时候又想要拜师求学了?”


    刘彘低着头,他此时只是赌一把而已。


    赌什么?


    赌他的父亲不愿意让刘荣登上皇位!


    至于为什么....


    若是愿意让刘荣登上皇位,为何此时了还不愿意设立皇太子?


    世人都以为皇帝是在考验刘荣,唯有刘彘以自己敏锐的直觉看出来了——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皇帝不能做的,如果有,那就是他不想做!


    皇帝不想让刘荣当皇太子,这其中的意味还不明显吗?


    于是,刘彘来赌了。


    “孩儿前些日子不过是尚且年幼孩童天性,回宫中后,思来想去,终于是明白了父皇的苦心,父皇令我读书,是为了让我开智,让我明理。”


    “孩儿深念父皇的一片慈父之心,终究是明悟了,这才是愿意读书。”


    “还请父皇为儿臣指定一个老师吧。”


    说完,眼巴巴的看着景帝,而景帝的眉宇中也是多出了几分的笑意,眼眸的深处还有几分满意的神色。


    这小子,不错。


    于是便假装沉吟,思索了片刻后道:“既然是你的老师,一定是要你能够接受的。”


    “朝中有军司马陈庆、上将军周亚夫、郎中令、廷尉陈熙,此三人皆有大才,你便从中择选一个吧,朕亲自去为你说说情,说不得能够让他们其中一人收你为徒。”


    刘彘几乎没有思考,直接说道:“儿臣愿拜郎中令陈熙为师。”


    他只说郎中令,不说廷尉。


    而景帝自然是明白他言语中的讨好,当即指着他笑骂道:“你这个滑头的,罢了罢了,官渡侯那边便由朕亲自去为你说和吧。”


    他神色瞥了一眼刘彘说道:“朕却不能确保他收你为徒,若是他不愿意,你便拜军司马为师,如何?”


    刘彘明白景帝的一片苦心,当即纳头便拜:“儿臣多谢父皇,父皇费心了。”


    .... .....


    景帝十五年,冬。


    当第一场大雪纷纷落下的时候,本已经平静的夺嫡之争再次掀起了波澜。


    皇十子,刘彘,拜师陈世家主、官渡侯、郎中令、廷尉,陈熙。


    成为了陈熙的第一个弟子, 也是唯一一个弟子。


    ... .....


    皇宫之中


    栗姬看着面前的刘荣,脸上带着傲慢之色:“儿啊,你舅舅那边都传来好几封信了,难道你还没有决定好给他一个什么官职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