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丞相真乃神人也

作者:陈年老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方镜说:“好在阴差阳错之下,白莲教的上线下线都在我们手中。那两个家伙就算想要做些什么你我也能知晓。”


    沈子山也没想到造反事件变得如此儿戏,“只能说,不幸中的万幸。”


    “眼下丁儒行还在等时机,我让他提早准备足够的粮饷军械,应该能拖延一段时间。”


    所谓堵不如疏,沈子山知道一味让丁儒行等待说不定会引起疑心,因此让他先行筹备起义所需物资。


    粮草、军械、兵员,哪一项都能拖延很长时间。


    方镜也说:“徐鸿儒拉我跳槽,但还不知道他的计划是什么,过几天我再去问。”


    “对了,你会搜魂吗?”


    沈子山脸拉得老长,“我怎么可能会这种手段!”


    “那就不好搞了,徐鸿儒狡猾得很,各种大刑都被他用幻术躲了,不用搜魂恐怕很难听到实话。”


    方镜想起牢里的所见所闻,“要是能禁止他使用法术就好了。”


    “这倒不难。”


    沈子山拿出一本诸葛亮留下的法术,《八阵锁魂》


    方镜嘴角抽搐,“不是,他怎么什么都会啊!”


    沈子山也想问这个问题,这个年轻般的丞相太超模了,要不是还能在大明帮主公搜罗读书人,他都不知道自己待在刘备阵营有什么用。


    两人翻看这本《八阵锁魂》发现竟然不是修炼的法术,而是一种阵法。


    “可能是丞相根据八阵图修改出来的,用来防止军阵中出现妖邪。”


    不是凭空制造,而是根据已有的八阵图改造而来,这样听起来就容易接受。


    容易接受才怪!


    这特么好像更离谱了,把两个体系的东西捏在一起,这是让人能干出来的事?


    “好了,不要纠结这些,他毕竟是丞相。”


    方镜无语,心说不愧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智多而近妖,不是说说而已。


    在诸葛亮的设想中八阵锁魂一共有三个规模,最小规模需要二百四十名士卒,阵法成型后可以围杀阳神以下的修炼者。


    中间规模需要三千六百名士卒,成型后可以用来镇压整个营寨,使法术失效。


    最大规模需要四万两千名士卒,理论上布置成功以后可以禁绝方圆百里一切法术。


    不过看起来应该还只是设想,目前只有最小规模的可以使用,而且缺陷很多。


    比如不分敌我,比如布置下后就无法移动。倒也不是完全无法移动,要是精通奇门遁甲之人,自然可以操纵自如。


    但无论方镜还是沈子山都没这个能力,沈子山好歹还有《易经》的底子,方镜就是真的只能开挂。


    好在他们也用不到军阵,方镜在牢房下开了一条隧道,只要在中途找个地方布置,等徐鸿儒路过就行。


    “别说隧道,就是信城大牢也装不下二百四十人,看来只能试试用石头代替。”


    方镜一拍腰间的乾坤袋,“何必用石头,咱们有更好的材料。”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数据化的乾坤袋装不了僵尸,他只能把乾坤袋现实化后挂在身上。


    “对啊!”


    沈子山眼前一亮,控尸符下的僵尸可比士兵更容易指挥。而且布阵需要的贯通气机,并不是要定要用士卒。


    “不过丞相在书中说八阵锁魂敌我不分,会不会导致僵尸出问题?”


    “先试试吧。”


    反正僵尸不值钱,方镜他们可以使劲折腾。


    两人研究诸葛亮留下法术,诸葛亮也在研究丞相治蜀的手段。


    无论是平南中还是蜀锦官营都是了不起的手段,越看越是让人心中佩服。


    更不用说至今蜀中还有汉人头裹白巾,谓之戴天孝(不保真,有说是清朝湖广填四川导致的。)


    而且无论走到哪,都能听见戏班唱诸葛戏。


    《借东风》《卧龙吊孝》《斩马谡》《空城计》《上方谷》


    甚至周瑜为主角的《群英会》也能来一波草船借箭。


    蜀地对诸葛的喜爱简直是无与伦比,甚至有人因为诸葛亮手持羽扇的样子像极了年轻时代的丞相,而被人拦住请吃饭。


    越是这样,诸葛亮心中的压力就越大。


    名传千古,甚至凭一己之力把诸葛这个姓氏和智慧挂钩,他真的能做到吗?


    “葛公子,此行入蜀可是有什么要事?”


    这位蜀商一见到诸葛亮,就想把女儿嫁给他。


    可惜说了几次都不行,只好作罢。


    但也只是嘴上不提,背地里已经让家人去接女儿过来,想要创造巧遇的机会。


    诸葛亮哪能看不明白他的意思,这已经是第五个想要这么干的人,不过他也有应对的办法。


    “乃是仰慕丞相之名,特意来蜀中祭拜。”


    果然,这话一出,那蜀商立刻端正了态度。


    “这样啊,那我派人送公子去吧。”


    没想到这位竟然这么执着,诸葛亮只好拱手道。


    “如此便多谢吴员外了。”


    应该装扮成乞丐的,诸葛亮难得感到后悔。


    吴员外叫来管家,“吃完饭你送葛公子去武侯祠祭拜,提前把贡品准备好。”


    “小的明白。”


    管家立刻下楼准备,诸葛亮继续和吴员外聊三国。


    三国题材真的很受欢迎,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富商巨贾,甚至是士人官员,都能轻易打开话题。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不过因为时间久远,书中谬误甚多,诸葛亮这个三国时期过来的人竟然辩不过这些狂热的三国爱好者。


    午时刚过,管家便置办了双份祭品,来到楼下等待诸葛亮。


    诸葛亮辞别吴员外,看到车上的祭品心生疑惑。


    抬头看了眼楼上的吴员外,知道他肯定是把相亲地点安排在了武侯祠。


    这就有点过分了,在武侯祠相亲,丞相什么时候又多了姻缘的职能。


    诸葛亮没说什么,只是想着等见到丞相后一定要申请居家学习,蜀地百姓过于热情,实在招架不住。


    架!


    车夫挥动马鞭,车子缓缓往武侯祠移动。


    车上管家向诸葛亮介绍武侯祠的具体情况,场面十分奇妙。


    过了没多久,车子停下,武侯祠到了。


    诸葛亮脸色复杂地走下马车,马上就要看见另一个自己了,真是...


    诸葛亮看着武侯祠的牌匾瞪大了眼睛。


    汉昭烈庙?


    他回头看向管家,不是说好武侯祠的吗?怎么带他到主公的庙来了。


    管家不明所以,“公子不是要来武侯祠吗,这就是啊。”


    诸葛亮回头看门匾,的确是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还是洪武年间建造的。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